目的探讨司美格鲁肽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为其临床安全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司美格鲁肽”“不良反应”等的中英文为检索词,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SpringerLink、中国知网、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医学网及维普医药信息资源系统,收集司美格鲁肽致ADR的病例报道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共计17例患者。17例患者中,女性9例、男性8例,年龄25~80岁;8例患者合并应用2种及2种以上药物;8例患者以0.25 mg为起始剂量;大多ADR(94.12%)发生在用药后6个月内;16例患者经停药和/或对症治疗后均好转或痊愈;11例患者未提及后续是否继续使用司美格鲁肽;9例患者进行了ADR相关性评价,断定为“肯定”“很可能”“可能”“有可能”的分别有1、3、1、4例。司美格鲁肽致ADR可累及多个器官或系统,以消化系统最多(35.29%),其次为皮肤组织(29.41%);其中,急性胃扩张、重度肝损伤、结石性胆囊炎、大疱性类天疱疮、嗜酸性筋膜炎、急性肾损伤、急性间质性肾炎、抑郁症、急性溶血性贫血均为药品说明书未记载的ADR。结论司美格鲁肽所致ADR可发生在各年龄段,以用药后6个月内发生为主,主要累及消化系统、皮肤组织等。临床使用时,应重点加强对肝肾功能不全、神经精神疾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等人群的药学监护,出现相关ADR时应及时停药和/或对症治疗,以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目的:研究阿贝西利致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自建库以来至2024年7月关于阿贝西利发生不良反应的个案报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34篇,涉及患者35例,其中包括女性31例(88.57%)和男性4例(11.43%),且以60岁以上的患者居多(18例,51.43%)。所患疾病多为乳腺癌(30例,85.71%)。发生不良反应时间为服药后4 d~23个月,主要集中在开始服药6个月内(25例,71.43%),主要累及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等。其中23例(65.71%)患者采取对症治疗后不良反应症状改善,2例(5.71%)患者因肺损伤治疗无效死亡。可见,阿贝西利存在潜在致死风险。结论:医务工作者应加强对阿贝西利不良反应的防范与监测,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