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光宇

作品数:8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镇江市科技支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3篇消融
  • 2篇电解剖标测
  • 2篇电图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心电
  • 2篇心电图
  • 2篇血管
  • 2篇三维电解剖标...
  • 2篇射频
  • 2篇射频消融
  • 2篇肾上腺
  • 2篇肾上腺素
  • 2篇肾上腺素受体
  • 2篇室性
  • 2篇特发性
  • 2篇体表
  • 2篇体表心电
  • 2篇体表心电图

机构

  • 8篇江苏大学附属...
  • 2篇溧阳市人民医...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作者

  • 8篇李光宇
  • 6篇杜荣增
  • 5篇张劲松
  • 3篇钱骏
  • 2篇周庆
  • 2篇张保海
  • 2篇杜明昭
  • 2篇徐三荣
  • 1篇张进
  • 1篇陈瑶

传媒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山东医药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安徽医药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β3肾上腺素受体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8年
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慢性心力衰竭等是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现已明确脂代谢功能障碍、糖尿病等是心血管疾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心肌结构的变化、Ca^(2+)信号传导、细胞代谢、氧化应激、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激活和线粒体功能障碍都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自1989年发现β_3肾上腺素受体(β_3-AR)以来,研究者又陆续发现β_3-AR与心血管疾病存在相关性,并且激动β_3-AR可以调节脂代谢,改善心脏功能及重塑,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
张梓桑张薪茹李光宇张劲松杜荣增
关键词:Β3肾上腺素受体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
Ensite Velocity指导的X线零曝光射频消融特发性右心室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特发性右心室室性期前收缩在三维电解剖系统Ensite Velocity指导下的X线零曝光射频消融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右心室特发性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在Ensite Velocity系统指导下X线零曝光导管射频消融的临床资料。重建右心房、三尖瓣环及右心室流出道及流出道的三维解剖图,结合心内电生理标测指导导管放置,送入10极标测电极至冠状窦、冷盐水灌注消融导管至右心室相应部位。消融终点:室性期前收缩消失,观察30min,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条件下,均不能诱发右心室室性期前收缩。结果 18例患者中,10例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期前收缩、5例流入道室性期前收缩、3例三尖瓣环,均消融成功,平均手术时间(90.3±17.3)min、标测时间(23.5±9.4)min、放电次数(5.5±1.6)次、放电时间(6.4+1.2)min,放置冠状窦时间(24.1±4.9)min,手术全程为零射线,随访6个月,1例复发,术中及术后无并发症。结论 Ensite Velocity系统指导的零射线射频消融右心室室性期前收缩安全、有效。
李光宇钱骏张薪茹张保海杜明昭张劲松张梓桑杜荣增
关键词:ENSITE导管消融室性期前收缩
心房颤动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β_3肾上腺素受体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检测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β_3肾上腺素受体(β_3-AR)的表达水平,探索β_3-AR表达水平对房颤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经临床确诊的98例房颤患者作为房颤组(包括35例阵发性房颤患者、33例持续性房颤患者和30例永久性房颤患者),并选择31例门诊健康体检成年人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受试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相关实验室指标。采用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两组受试者外周血淋巴细胞β_3-AR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表达量并进行比较。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β_3-AR mRNA相对表达水平对房颤的预测价值。结果:房颤组β_3-AR 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相对表达水平为3.16±2.50(P<0.05)。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患者的β_3-AR mRNA相对表达水平依次为1.90±0.96、2.92±1.45、4.89±3.54,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β_3-AR mRNA相对表达水平与左心房内径(LAD)呈正相关(r=0.256,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β_3-AR mRNA相对表达水平与房颤相关(OR=16.644,95%CI:1.106~250.503,P=0.027)。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β_3-AR mRNA相对表达水平预测房颤的曲线下面积为0.734(95%CI:0.639~0.829,P<0.05)。结论:房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β_3-AR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β_3-AR mRNA表达水平升高可能参与心房重构。由此推断,β_3-AR mRNA表达水平可能是预测房颤的生物标志物。
张梓桑张薪茹张庄李光宇张劲松杜荣增
关键词:肾上腺素受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心房颤动
胆宁片在ERCP+EST取石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25年
目的:探讨胆宁片对胆囊结石伴有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取石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后临床症状和胆总管结石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8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80例胆囊结石伴有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均分为胆宁片组、熊去氧胆酸组及对照组,每组各60例。胆宁片组患者术后服用胆宁片,熊去氧胆酸组患者术后服用熊去氧胆酸胶囊,对照组患者术后不采用药物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术后1年疾病相关症状情况,术前、术后6个月胆汁成分相关指标水平,术后6个月、12个月胆总管结石复发率。结果:随访1年后,胆宁片组患者随访脱落1例,不能坚持连续服药1例;熊去氧胆酸组患者随访脱落2例,不能坚持连续服药1例;对照组患者随访脱落1例。胆宁片组和熊去氧胆酸组患者上腹不适、食欲不振、胆绞痛及黄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222、6.735、6.397,P<0.05);三组患者胃肠功能紊乱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98,P>0.05)。术后6个月,胆宁片组和熊去氧胆酸组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GGT)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胆宁片组和熊去氧胆酸组患者胆总管结石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58,P<0.05)。结论:胆宁片具有预防胆囊结石伴有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EST取石联合LC术后疾病相关症状的发生和胆总管结石复发的作用,且用药安全性高。
张进江宇航李光宇徐三荣周庆
关键词:胆宁片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体表心电图联合三维电解剖标测指导射频消融特发性流出道室性早搏的价值研究
李光宇杜荣增钱骏杜明昭张保海张劲松张薪茹
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在肝纤维化中的治疗机制
2025年
肝纤维化以瘢痕形成为特征,是由慢性肝损伤向肝癌转变的中间病理过程。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具备多向分化潜能,可参与多种疾病的损伤修复过程。MSCs来源的外泌体治疗肝纤维化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式,具备传统MSCs移植治疗的优点。目前较多研究关注于分析MSCs外泌体所含成分对于肝纤维化的治疗机制,其在细胞实验及动物实验中已取得一定成果。以MSCs外泌体为主的无细胞疗法是未来肝纤维化治疗的研究趋势。
李光宇周庆李宏达江宇航徐三荣
关键词:肝纤维化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
体表心电图联合三维电解剖标测指导的左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射频消融70例分析
李光宇杜荣增钱骏
血管外膜在动脉粥样硬化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6年
动脉粥样硬化(AS)是由脂质代谢紊乱、炎症介质、细胞因子等诸多遗传或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的血管系统多病灶慢性免疫炎性疾病。AS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内膜和中膜在AS形成中发挥了主要作用;然而,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血管外膜是作为反应的先导者从外向内参与了AS的发生发展。在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等作用下,激活血管外膜,并在AS的形成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张薪茹丁英鹏陈瑶李光宇张劲松杜荣增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