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向辉

作品数:20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新疆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经济管理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农业
  • 4篇影响因素
  • 4篇乡村
  • 3篇DEA-TO...
  • 2篇扦插
  • 2篇熵权
  • 2篇绿枝
  • 2篇绿枝扦插
  • 2篇苗木
  • 2篇苗木成活
  • 2篇苗木成活率
  • 2篇木质化
  • 2篇牧户
  • 2篇根系
  • 2篇根系长度
  • 2篇河砂
  • 2篇城镇化
  • 2篇粗度
  • 1篇地城
  • 1篇新疆农业

机构

  • 19篇新疆农业大学

作者

  • 19篇苏向辉
  • 16篇马瑛
  • 2篇彭妮
  • 2篇周龙
  • 2篇秦伟
  • 2篇刘立强
  • 1篇李婷
  • 1篇张静

传媒

  • 3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现代化农业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江西农业学报
  • 2篇中国农机化学...
  • 1篇农村经济与科...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合作经济与科...
  • 1篇中国草地学报
  • 1篇南方农业

年份

  • 6篇2025
  • 3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昌吉州人口-土地-经济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分析与预测
2025年
基于2012—2021年面板数据,构建人口-土地-经济城镇化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选取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GM(1,1)灰色预测模型测算分析人口-土地-经济城镇化的综合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发展情况,并预测2022—2024年人口-土地-经济城镇化耦合协调情况。结果表明,2012—2021年人口-土地-经济城镇化及各子系统的发展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土地城镇化子系统发展速度最快;人口-土地-经济城镇化系统耦合水平较高,耦合度在研究期为0.816~0.964,耦合协调发展水平也由2012年的初级协调发展至2021年的良好协调;2022—2024年人口-土地-经济城镇化系统耦合协调度将呈持续上升趋势,预计在2023年实现优质协调。虽然昌吉州人口-土地-经济城镇化耦合协调良好,但迈向更高质量发展之时,现存土地利用低效、开发动力不足、产业失衡、人的城镇化重视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建议推进土地、户籍制度改革,完善新型城镇化建设投融资体制,升级产业结构,构建城镇化功能互补体系,强化系统联动发展。
柴婧苏向辉马瑛杨凯栋
关键词: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灰色预测
农户农业绿色生产政策认知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以新疆呼图壁县为例被引量:1
2022年
农业绿色生产政策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保障,而农户对农业绿色生产政策的认知是促进农业绿色生产的重要助推器,探索如何提升农户农业绿色生产政策认知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新疆呼图壁县的306份问卷数据,对农户农业绿色生产政策认知情况做了调查,并运用有序Logit模型对影响农户农业绿色生产政策认知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是否参与技术培训”“亲戚朋友是否是村干部或政府工作人员”“当前生态环境问题严重与否”“耕地质量变化情况”“农业绿色生产政策传播力度”等5个因素对农户农业绿色生产政策认知有显著影响。需要持续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继续做好政策宣传,努力提升后续保障,由此提升农户农业绿色生产政策认知水平,进而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苏向辉曾德鹏马瑛李婷杨宏伟赵和萍
关键词:农户影响因素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探究——以新疆奇台旱作农业系统为例
2025年
运用PEST与SWOT模型,从国家政策、经济、社会、技术等维度,以及新疆奇台旱作农业系统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的视角对新疆奇台旱作农业系统的保护与发展进行分析,提出了推动新疆奇台旱作农业系统的保护与发展策略,即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优化产业链结构;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升科技创新意识,培养创新人才;强化遗产保护工作,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旨在促进新疆奇台旱作农业系统的保护与发展,助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王倩倩马瑛苏向辉王蒙蒙郑淇淇
关键词:农业文化遗产PEST模型SWOT模型
一种天山樱桃绿枝扦插快速生根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山樱桃绿枝扦插快速生根方法,该方法为了克服天山樱桃绿枝扦插难生根和生根慢的不足,采用半木质化的天山樱桃一年生新梢,通过三种植物生根剂的组合液体浸蘸后,进行扦插,在河砂做成的基质上,保持湿度,温度,遮阳网遮...
周龙秦伟刘立强苏向辉彭妮
文献传递
草原补奖政策下牧户绿色生产意愿与行为悖离研究——以新疆昭苏县为例被引量:3
2024年
畜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支柱产业,促进畜牧业绿色发展是今后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牧业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着力点与主攻方向。在新一轮草原补奖政策实施背景下,基于新疆昭苏县277个牧户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ISM模型探索影响牧户绿色生产意愿与行为悖离的显著性因素及其层次结构。结果表明:57%的样本牧户绿色生产意愿与行为发生悖离;性别、受教育程度、草场规模、牧业收入、草原补奖政策认知、经济效益认知、技术可获得性、补贴发放及时度及牧业生态基础设施等因素对牧户绿色生产意愿与行为悖离存在显著影响;进一步剖析影响因素间层级结构后发现,性别、受教育程度、草场规模和补贴发放及时度是深层根源因素,牧业收入、技术可获得性是中层间接因素,而草原补奖政策认知、经济效益认知及牧业生态基础设施是表层直接因素。据此提出加强政策宣传与扶持力度;增强牧户绿色生产意识,激发牧户绿色生产的内生动力;强化绿色科技支撑,提供专业技术指导;完善牧业配套设施,改善外源约束性条件等建议,以期促使牧户绿色生产意愿转换为实际行为,实现绿色兴牧、畜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李淑敏苏向辉马瑛林文姬赵和萍
关键词:牧户
昌吉州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文章基于昌吉州208个家庭农场的调研数据,运用熵权法,从经济、社会、生态、创新以及持续5个维度对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家庭农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会发展、持续发展与创新发展情况则处于中等水平,促进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主要在于提升家庭农场的收入水平,大力发展经济,提高家庭农场的可持续性发展,从而实现家庭农场的高质量发展。
邱慧洁马瑛苏向辉刘佳雨
关键词:家庭农场
一种天山樱桃绿枝扦插快速生根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山樱桃绿枝扦插快速生根方法,该方法为了克服天山樱桃绿枝扦插难生根和生根慢的不足,采用半木质化的天山樱桃一年生新梢,通过三种植物生根剂的组合液体浸蘸后,进行扦插,在河砂做成的基质上,保持湿度,温度,遮阳网遮...
周龙秦伟刘立强苏向辉彭妮
文献传递
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约束及破解对策研究——以新疆奇台县为例
2022年
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合作社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而目前融资难却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以新疆奇台县为例,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约束问题展开调研,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从合作社社长特征、合作社基本情况、融资状况、政府政策及银社关系等层面探析影响合作社融资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社长年龄、合作社成立年限、固定资产规模、年净收入、合作社信用情况、贷款频率、贷款利率以及与金融机构的亲密程度8个变量对融资约束具有显著影响。基于上述结果,提出合作社应注重制度建设、提高自身综合实力,金融机构应在简化贷款流程的同时注重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匹配,政府应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与保险体系、优化融资环境等对策建议。
何小方苏向辉马瑛兰宇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约束破解对策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疆农业绿色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2025年
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的背景下,新疆农业不断向现代化、绿色化农业发展。虽然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生态环境改善、农业绿色产业发展、农业绿色机制构建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促进了新疆农业增产增收,但还存在农业要素投入产出结构不合理、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率低、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弱等问题,阻碍了新疆农业的绿色发展。为进一步改善以上问题,推动新疆农业绿色发展,新疆农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当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升新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孙正岚马瑛苏向辉
土地利用隐性形态与生态福利绩效耦合协调及其影响因素--以黄河下游沿岸城市为例
2025年
[目的]明晰黄河下游沿岸城市土地利用隐性形态与生态福利绩效的耦合协调时空格局演变规律,揭示其影响因素作用方向,为助推黄河下游沿岸城市群绿色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2012-2021年黄河下游沿岸1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综合指数模型与Super-SBM模型对其土地利用隐性形态和生态福利绩效进行测度,并运用ArcGIS可视化、核密度分析和耦合协调模型深入剖析各地市土地利用隐性形态、生态福利绩效水平及二者耦合协调度在时空维度上的演变趋势,借助Tobit回归模型探析影响因素。[结果](1)各城市的土地利用隐性形态指数稳中有进,生态福利绩效水平经历了“先降后升”的阶段性演变过程。(2)研究期内黄河下游沿岸城市整体生态福利绩效和土地利用隐性形态的耦合协调度经历了“濒临失调-勉强协调”的转变,有向初级协调类变化的趋势。(3)对外开放,产业结构、空间聚集会对耦合协调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科技创新、城市环境则对耦合协调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高程、坡度、教育水平并不会对耦合协调产生影响。[结论]未来应因地制宜促进土地合理利用,制定科学的环境保护政策,加强对城市的监控与管理,强化省会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市间绿色协同发展。
常婧琳马瑛苏向辉付文凯瞿成龙
关键词:影响因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