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朝阳
- 作品数:19 被引量:24H指数:2
- 供职机构:闽南师范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艺术更多>>
- 试论传播媒介的更叠被引量:2
- 2012年
- 媒介可分为传播符号和传播平台两个层面。媒介的更叠既有传播符号的发展变化引起的,也有因为传播平台的更新换代产生的。媒介传播符号的发展变化具有明显的承继性、稳定性。媒介平台的发展是跳跃的、不稳定的。媒介符号形态的发展是遵循拟真具象符号——抽象符号——记真具象符号轨迹的。媒介的发展有记真化、环境化趋势。将来可能有些媒介会由物理的转化为物理——生理式的,它侵入到我们的有机体中,产生亦真亦幻的效果。
- 戴朝阳
- 关键词:传播媒介
- 内容同质·覆盖有限·单打独斗——我国数字广播发展缓慢原因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英国广播公司于1995年9月27日首次进行数字声音广播(DAB),我国佛山电台在1996年12月15日也开始数字广播,并且于1999年10月13日开始数字多媒体广播(DMB)。在国外数字卫星广播(World Space)和数字调幅广播(DRM)出现后不久,我国也进行了试验并获得满意的效果。
- 戴朝阳
- 关键词:广播发展数字多媒体广播数字声音广播数字广播
- 美国电影特技演员的发展概览及其文化特征
- 2008年
- 本文从美国特技表演的历史入手,对电影特技替身演员的发展简史进行概览,并解读特技演员因自身特殊的成长方式而展现出的一些文化特质,内容主要针对特技演员在好莱坞男明星制度中的角色位置、与明星的关系以及特技演员的文化属性变化进行论述。
- 戴朝阳
- 关键词:电影
- 泉州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构设想被引量:1
- 2015年
- 泉州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是一项泉州本地闽南话的普查,意义重大。论述了泉州语言资源的种类、建构设想及实施方案,提出了这一工作的后续展望。
- 王勇卫曾德万戴朝阳
- 减法:媒介特征新阐释被引量:1
- 2009年
- 一种媒介,人们如果只知道可以做什么,而不明了不能做什么,这种媒介在运作中肯定存在很多盲目的因素。减法媒介特征阐释法通过排除的操作,现出事物的本质。具体在媒介的分析上是在避短的基础上扬长。在现有的科技水平下还没有全方位的体验式的媒介,只有采用减法媒介特征阐释法才能自觉地启动媒介补偿机制。采用减法媒介特征阐释法能促使媒介操作规范形成,还能发现媒介所产生的非切身性的特殊感受也可称为媒介感受。
- 戴朝阳
- 关键词:媒介
- 中国广播的第二次危机及其对策
- 2017年
- 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大多出现了生存危机,但广播似乎是例外,几年前广播的受众反而有所增加。就在广播人盲目乐观的时候,广播的危机已潜伏着。造成中国广播危机的主要原因来自广播本身,如何应对,应根据广播自身的特色采取相应的策略。
- 戴朝阳
- 关键词:广播
- 论体育播音的转型被引量:1
- 2000年
- 戴朝阳
- 关键词:播音风格
- 我国广播电台的运作模式与发展走向
- 2008年
- 1986年是我国广播的一个转折点。由于受到电视的冲击,广播的受众急剧下降。广播开始寻找新的出路。这一年,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开播,它动摇了人民台模式,以平视甚至仰视受众的观念、低成本的经营方式进行运作,它使广播退出了主流媒体。这种模式被称为"珠江模式",全国各地方台基本采用这种模式进行运作。中央一套于1987年推出的新的节目表,走的是精办节目的路,并试探性地进行节目创新。之后,中央一套改为中国之声。中国之声坚守主流媒体的地位,但在珠江模式的影响下,它不免在一些具体节目上出现了在主流和非主流媒体运作方法之间摇摆。交通广播虽然采用非主流媒体运作方法,却能吸引主流受众,但这种模式目前还很难用在其他大众化类型广播上。小众化类型广播和网络广播现在还未形成气候,但早晚会普及的,其广播面貌将有新的变化。我国大陆广播模式出现了多样化倾向。
- 戴朝阳
- 关键词:广播电台主流媒体中国之声珠江模式
- “中国之声”在差异化中走自己的路
- 2009年
- 上世纪80年代中期,珠江模式迅速走红。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除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其他电台几乎都采用了这种办台模式。在低成本办台的强大潮流冲击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及之后的中国之声在与珠江模式碰撞、借鉴的同时,走出一条有特色的办台之路。
- 戴朝阳
- 关键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差异化珠江模式节目
- 媒介认知论被引量:9
- 2009年
- 凡媒介都是符号表达,媒介感不可能等同于现实生活感。视觉形象符号系列表面上看似与客观世界等真,其实它是仿真,有的还是拟真,它是对现实形象的重构,其形象是幻象。形象认知中的声音符号认知是介于形象认知和抽象认知中的认知,但它偏向于形象认知。媒介认知是媒介制作者和发布者与接受者的合谋,主动权在媒介的制作者和发布者那里。不能误把在陌生化、新鲜感驱使下受众接近媒介的现象当成受众建立了相应的媒介认知。认知系统建立后,媒介人就要遵循它,如果背离了它就会被受众拒绝。
- 戴朝阳
- 关键词: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