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洁

作品数:7 被引量:73H指数:5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石家庄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糖尿
  • 7篇糖尿病
  • 5篇糖尿病合并
  • 4篇利拉鲁肽
  • 4篇2型糖尿
  • 4篇2型糖尿病
  • 4篇2型糖尿病合...
  • 3篇心病
  • 3篇冠心病
  • 3篇冠心病患者
  • 3篇病患
  • 2篇心绞痛
  • 2篇心血管
  • 2篇血管
  • 2篇血脂
  • 2篇炎症
  • 2篇炎症因子
  • 2篇尼可地尔
  • 2篇绞痛
  • 2篇二甲双胍

机构

  • 7篇石家庄市第二...
  • 3篇石家庄市第一...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河北省人民医...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邯郸市中心医...

作者

  • 7篇郭洁
  • 5篇孙耀东
  • 3篇王雅依
  • 3篇贾万明
  • 3篇张玉
  • 1篇陈晋波
  • 1篇王丽娜
  • 1篇牛素贞

传媒

  • 2篇中国循证心血...
  • 1篇中国临床药学...
  • 1篇西北药学杂志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仙茅苷通过PTEN/AKT通路调控糖尿病心肌病心肌重构和血管生成的机制
2025年
目的 探究仙茅苷(curculigoside A,CA)通过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通路调控糖尿病心肌病患者心肌重构和血管生成的机制。方法 使用35 mg·kg^(-1)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构建大鼠糖尿病心肌病模型,造模成功后,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仙茅苷治疗组,每组20只。仙茅苷治疗组采用500μmol·kg^(-1)仙茅苷灌胃治疗,每3 d 1次,连续治疗4周。采用超声心动仪检测大鼠心脏功能,Masson染色检查大鼠心肌细胞胶原纤维沉积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大鼠心肌细胞血管生成能力。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分为正常组、高糖组(30μmol·L^(-1)葡萄糖培养细胞)、高糖+CA组(30μmol·L^(-1)葡萄糖和100μmol·L^(-1) CA培养细胞)、高糖+AKT组(30μmol·L^(-1)葡萄糖和5μmol·L^(-1) AKT激活剂SC79培养细胞),AKT组(5μmol·L^(-1)AKT激活剂SC79培养细胞),AKT+CA组(5μmol·L^(-1) AKT激活剂SC79和100μmol·L^(-1) CA培养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UVEC细胞的凋亡情况,管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生成血管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PTEN/AKT通路、血管生成因子以及凋亡相关蛋白[PTEN、p-PTEN-Ser380、AKT、p-AKT-S473、BCL-2、BCL-2相关X蛋白(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左心室收缩末期直径均显著增加,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收缩功能以及心率均显著降低(P<0.001);心肌细胞胶原纤维沉积,血管生成因子VEGF表达均显著降低,血管生成能力显著减弱(P<0.001)。与模型组比较,仙茅苷治疗组上述指标均改善(P<0.001)。AKT激活剂SC79培养下的HUVEC细胞VEGF因子分泌降低,管形成能力降低,细胞凋亡增加,PTEN、AKT蛋白磷酸化增加,B
吕小棉边亚郭洁李志涛谭姗马会
关键词:糖尿病心肌病仙茅苷心肌重构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5
2018年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石家庄市第二医院于2016年2月~2017年9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11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二甲双胍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利拉鲁肽皮下注射治疗。比较两组血糖水平、血脂水平、心功能、生活质量(QOL)、冠状动脉易损斑块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均较对照组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最大峰值速度/舒张晚期最大峰值速度(E/A)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QOL评分较对照组高(86.65±8.46)分vs.(72.29±8.5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冠状动脉易损斑块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可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糖、血脂水平,改善其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率,安全性较高。
郭洁张玉孙耀东贾万明边亚王雅依
关键词:2型糖尿病冠心病利拉鲁肽二甲双胍心功能血脂水平
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被引量:16
2018年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石家庄市第二医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接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1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63例给予阿司匹林、二甲双胍和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组患者63例加用利拉鲁肽注射液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分别测定血糖、血脂、炎症因子和同型半胱氨酸,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空腹血糖、总胆固醇、C反应蛋白、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血糖、甘油三酯、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显著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显著升高(P <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利拉鲁肽治疗可有效控制血糖外,同时可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炎症因子,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郭洁孙耀东贾万明边亚张玉王雅依
关键词:利拉鲁肽2型糖尿病冠心病炎症因子同型半胱氨酸
尼可地尔辅助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2025年
目的评估尼可地尔在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心绞痛治疗中的效果及对心率变异性、氧化/抗氧化指标及西雅图心绞痛调查表(SAQ)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医院老年T2DM合并心绞痛患者10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52)和观察组(n=53)。2组患者均接受标准降糖治疗。对照组采用冠心病标准二级预防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5 mg,po,tid)。2组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2组心绞痛疗效,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不良反应,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心率变异性[相邻NN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NN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NN间期差值>50 ms的百分比(pNN50)],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元件(Nrf2-ARE)信号通路[ARE、Nrf2、醌氧化还原酶(NQO1)、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氧化/抗氧化指标[8-羟基脱氧鸟苷(8-OHdG)、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糖水平及SAQ评分。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0.57%vs 75.00%,P<0.05);治疗3、6个月后,观察组RMSSD、SDNN、pNN50均高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少于对照组,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SAQ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个月后,观察组ARE、Nrf2、NQO1、SOD、CAT高于对照组,Keap1、MDA、8-OHdG、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ACE总发生率和其他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5.66%和9.4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可地尔辅助老年T2DM合并心绞痛效果确切,可改善心率变异性,缓解心绞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安全性较高,这可能与调节Nrf2-ARE信号通路,稳定氧化/抗氧化平衡有关。
边亚刘广阔曹卫广郭洁孙耀东
关键词:尼可地尔2型糖尿病心绞痛心率变异性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趋化素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被引量:25
2019年
目的研究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清趋化素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于石家庄市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治疗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联合治疗,治疗4周后分析两组患者血糖、心功能、血清趋化素、胰岛素抵抗及不良反应间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t=2.27,P=0.03)、餐后2 h血糖(t=2.04,P=0.04)、糖化血红蛋白(t=3.32,P=0.0001)、血清趋化素(t=14.15,P<0.01)和稳态模型IR指数HOMA-IR(t=5.59,P<0.01)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t=4.29,P<0.01)的控制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从患者的心脏功能而言,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t=11.53,P<0.01),左心室收缩末期的内径大小(LVESD,t=9.46,P<0.01),左心室舒张末期的内径大小(LVEDD,t=4.85,P<0.01)的改善优于对照组,从安全角度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之间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利拉鲁肽和二甲双胍联合应用,不仅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糖,血清趋化因子及胰岛素抵抗等情况有明显改善,且对患者的心功能起到最大程度的保护作用,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郭洁张玉孙耀东贾万明边亚王雅依
关键词:利拉鲁肽二甲双胍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胰岛素抵抗
尼可地尔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和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9
2022年
日的 探究尼可地尔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9月石家庄市第二医院收治的老年T2DM合并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84例,采用简单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2例。两组入院后均接受糖尿病健康教育,采用统一降糖方案,在上述治疗方案基础上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尼可地尔。两组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心绞痛疗效、治疗前及治疗3、6个月后心绞痛相关指标(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脑钠肽(BNP)〕、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人软骨糖蛋白-39(YKL-40)〕及不良反应、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心绞痛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方法与时间在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LVEF、LVEDD、LVESD、BNP、hs-CRP、sICAM-1、YKL-40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治疗方法、时间在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LVEF、LVEDD、LVESD、BNP、hs-CRP、sICAM-1、YKL-40上主效应均显著(P<0.05);两组治疗3、6个月后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量、LVEDD、LVESD、BNP、hs-CRP、sICAM-1、YKL-40分别小于本组治疗前,心绞痛持续时间分别短于本组治疗前,LVEF分别大于本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量、LVEDD、LVESD、BNP、hs-CRP、sICAM-1、YKL-40分别小于本组治疗3个月后,心绞痛持续时间分别短于本组治疗3个月后,LVEF分别大于本组治疗3个月后,且试验组治疗3、6个月后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量、LVEDD、LVESD、BNP、hs-CRP、sICAM-1、YKL-40小于对照组,心绞痛持续�
边亚刘广阔郭洁陈晋波吕小棉
关键词:糖尿病冠状动脉疾病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心绞痛尼可地尔炎症
观察利拉鲁肽对糖尿病病人血脂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对糖尿病病人血脂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80例2型糖尿病病人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格列美脲治疗,试验组给予利拉鲁肽治疗。治疗前与治疗4个月后,分别观察病人体重指数(BMI)、血糖、糖化白红蛋白、血压、血脂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试验组治疗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hs-CRP、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可显著降低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同时对心血管系统具有保护作用。
郭洁孙耀东边亚牛素贞王丽娜
关键词:糖尿病利拉鲁肽心血管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