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勇

作品数:24 被引量:58H指数:4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篇腹腔
  • 7篇腹腔镜
  • 6篇细胞
  • 5篇增殖
  • 5篇手术
  • 5篇前列腺
  • 4篇修补术
  • 4篇前列腺癌
  • 4篇疝修补
  • 4篇疝修补术
  • 4篇细胞增殖
  • 4篇腺癌
  • 3篇癌细胞
  • 3篇成人
  • 2篇凋亡
  • 2篇修补手术
  • 2篇抑郁
  • 2篇源性
  • 2篇脂肪干细胞
  • 2篇神经生长

机构

  • 24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24篇王勇
  • 14篇郭永连
  • 13篇李国灏
  • 12篇陈琳
  • 9篇罗文
  • 9篇段鑫
  • 8篇余家俊
  • 8篇柯文杰
  • 4篇吴钉
  • 4篇万志华
  • 4篇程薇
  • 4篇张伟

传媒

  • 4篇中华疝和腹壁...
  • 3篇中国肿瘤生物...
  • 3篇腹部外科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遵义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19
  • 1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腔镜下腹腔内补片植入修补术治疗成人胸骨旁疝被引量:1
2022年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疝与腹壁外科采用腹腔镜腹腔内补片植入(IPOM)修补治疗的13例成人胸骨旁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初发病例。13例患者胸骨旁疝腹腔镜下IPOM修补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无肝脏、膈肌、纵隔及肠管损伤发生;术后疼痛需使用镇痛剂辅助治疗患者2例,使用时间2 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2±1.0)d;所有患者术后3 d时均未见呼吸及吞咽功能障碍、肺部感染、伤口感染及出血发生。13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24个月,均未见疝复发、慢性疼痛及补片感染发生。本研究表明腹腔镜下IPOM修补是治疗成人胸骨旁疝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罗文王勇段鑫石念柯文杰武英翔杜晨阳
关键词:修补手术腹腔内肠管损伤
疝修补术后慢性疼痛的临床特征和诊断治疗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观察疝修补术后慢性疼痛病人的临床特征,完善其临床诊断及治疗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9年6月期间,疝修补(包括腹股沟疝、切口疝疾病)术后≥3个月,术区及手术周围(包括下肢,腰部,扩展至颈部等肢体区域)疼痛就诊治疗的病人47例,影像学检查后进行精神心理学分析治疗,观察其临床特征,完善相关临床诊断和进一步分析处理。结果 47例病人中,影像学检查发现股骨头坏死1例,前列腺癌耻骨转移1例,感染1例,其余病人均被诊断心因性疼痛。其中25例病人诊断攻击(控制)人格冲突(男性19人,女性6人),12例病人诊断依赖人格冲突(男性6人,女性6人),4例病人诊断孤独人格冲突(男性4人)。3例病人(男性2人,女性1人)拒绝接受访谈分析治疗。11例病人访谈后予以抗焦虑及抑郁药物治疗,再次自行于门诊复诊,主诉疼痛缓解,30例病人接受1次访谈后失联,3例病人仍反复门诊就诊并诉慢性疼痛持续无缓解, 1例病人先后接受过3次手术治疗,每次术后均表现疼痛立刻缓解,但3个月后疼痛均再次复发及加重。1例病人右侧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后发生疼痛,再次因左侧腹股沟疝行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治疗,术后病人疼痛加重导致医患纠纷。结论疝修补术后慢性疼痛绝大多数属于心因性疼痛,躯体化症状多样化,正确认识心因性疼痛的本质并结合抗焦虑抑郁治疗,有助于疝修补术后慢性心因性疼痛的治疗和缓解。
罗文段鑫柯文杰石念王斌王勇
关键词:慢性疼痛疝修补术焦虑抑郁睡眠障碍
miR-1271-5p在肾细胞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A-498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miR-1271-5p在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其对RCC细胞株A-498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检测手术切除并经病理确诊为RCC组织和癌旁组织,以及RCC细胞系ACHN、A498、HK-2、786-O、Ca Ki-1和人胚肾细胞株HEK293中miR-1271-5p的表达水平。用miR-1271-5p(实验组)和miR-NC(对照组)分别转染A-498细胞。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鸟嘌呤交换因子DOCK1为miR-1271-5p可能的靶基因,构建DOCK1基因的3’UTR野生型及突变体序列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并进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q PCR检测两组细胞中DOCK1 m 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两组细胞中DOCK1、p-ERK、p-AKT、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情况,MTS法、集落形成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A-489细胞增殖、集落形成数目和凋亡情况。结果:RCC组织和细胞系中miR-1271-5p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和人胚肾HEK293细胞(均P<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结果显示DOCK1是miR-1271-5p的靶基因(P<0.01)。与miR-NC组细胞相比,miR-1271-5p组A-498细胞中DOCK1 m 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DOCK1、p-ERK、p-AKT、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Bax蛋白明显上调(P<0.05);A-498细胞增殖活力显著降低(P<0.01);集落形成数显著减少(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增高(P<0.01)。结论:RCC组织和细胞系中miR-1271-5p表达下调,通过干扰DOCK1基因表达能明显抑制A-489细胞的增殖及诱导其凋亡,miR-1271-5p可能成为未来RCC治疗的分子靶标。
王勇郭永连陈琳李国灏应诚诚程薇
关键词:肾细胞癌增殖凋亡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腔内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目的:探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腔内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175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腔内剜除术,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冲洗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及术后前列腺国际症状评分...
彭松郭永连舒博胡卫峰李国灏徐长庚陈琳吴钉周海红余家俊梁铸林韩伟伟应诚诚郭斌张元杰李凡张秀涛汪志顺楼宁张伟王勇万志华
3D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57例
目的:探讨3D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优缺点.方法:总结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使用Storz及蛇牌3D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57例.年龄51~81岁,平均65.2岁,Gleason评分6~9分,平均7.5分.
郭永连舒博陈琳胡卫峰李国灏彭松李忠远吴钉周海红余家俊梁铸林徐长庚韩伟伟应诚诚郭斌张元杰李凡张秀涛汪志顺楼宁张伟王勇万志华
3D腹腔镜结合模拟3D打印行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门部肾肿瘤:19例报道
目的:3D腹腔镜结合模拟3D打印行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门部肾肿瘤的安全性,可行性,评价手术疗效,探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3月至2018年1月本单位完成214例腹腔镜行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其中"肾...
郭永连舒博陈琳胡卫峰李国灏徐长庚吴钉周海红余家俊梁铸林韩伟伟应诚诚郭斌张元杰李凡张秀涛彭松汪志顺楼宁张伟王勇万志华
日间手术模式下开展腹股沟疝手术的临床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日间手术模式下腹股沟疝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20年6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武汉市中心医院疝与腹壁外科行手术治疗的1512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行日间手术者1052例,常规手术者460例。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命名为日间手术组及常规手术组。分析比较2组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统计分析2组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包括发热、恶心呕吐、出血、脂肪液化、血清肿、瘀斑、伤口裂开、感染及复发等),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疼痛变化情况。结果日间手术组患者在住院时间[TEP手术:(22.62±2.1)h比(28.10±2.3)h;局麻李金斯坦手术:(23.55±1.6)h比(31.76±8.2)h]及住院费用[TEP手术:(13572±381.68)元比(15176±329.81)元;局麻李金斯坦手术:(8974±149.32)元比(9782±134.27)元]方面均显著优于常规手术组(P<0.05)。2组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日间手术组患者较常规手术组术后1周[(1.69±0.46)分比(2.17±0.51)分]、1个月[(1.06±0.38)分比(1.74±0.89)分]、3个月[(0.51±0.37)分比(1.13±0.81)分]疼痛更轻,患者恢复更快(P<0.05)。结论在日间手术模式下开展腹股沟疝手术安全可行,能降低患者住院时间及费用,减轻术后疼痛,促进患者恢复。
杜晨阳王勇段鑫柯文杰石念武英翔罗文
关键词:日间手术腹腔镜微创疼痛
dsP21-625通过激活P21基因表达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人工合成小分子双链RNA-625(double-stranded RNA-625,ds P21-625)对前列腺癌细胞P21基因的激活作用及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将人工合成的ds P21-625(ds P21-625组)和ds Ctrl质粒(ds Ctrl组)分别转染至前列腺癌细胞株PC-3和DU-145。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转染后各组前列腺癌细胞中P21、细胞周期素E(Cyclin E)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CDK2)m 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MTT实验和克隆形成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周期分布、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结果:与ds Ctrl组比较,ds P21-625组PC-3和DU-145细胞中P21 m RNA水平升高(均P<0.01),Cyclin E和CDK2 m RNA表达水平下调(均P<0.01);ds P21-625组PC-3和DU-145细胞中P21蛋白表达上调(均P<0.01),Cyclin E和CDK2蛋白表达下调(均P<0.01);ds P21-625组细胞S期和G2/M期的细胞比例减少(均P<0.05),G0/G1期的细胞比例增加(均P<0.01);ds P21-625组细胞增殖活力降低(均P<0.05)、克隆形成数减少(均P<0.05)。结论:ds P21-625上调前列腺癌细胞中P21 m RNA及蛋白的表达,下调Cyclin E和CDK2 m RNA及蛋白的表达,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能力。
王勇郭永连陈琳李国灏应诚诚程薇
关键词:前列腺癌PC-3细胞P21基因增殖
不借助X光定位下的高压球囊扩张术治疗输尿管良性狭窄
目的:研究并评价在不借助X光定位下行腔内高压球囊扩张治疗输尿管良性狭窄的可靠性及有效性。方法:对我院2016年5月至2018年4月因输尿管良性狭窄行输尿管镜高压球囊扩张术治疗的20例患者,采取回顾性分析研究。
王勇郭永连陈琳李国灏余家俊
新型Dual Lap修补手术治疗成人复杂造口旁疝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新型腹腔镜联合开腹杂交手术修补方法(Dual Lap)治疗成人复杂造口旁疝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采用开腹经腹壁修补和腹腔镜修补相结合的杂交手术修补方式(即Dual Lap术式)治疗的21例成人复杂造口旁疝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6例,女性5例;年龄(63.6±5.2)岁(51~78岁);其中膀胱癌术后回肠代膀胱造口病人3例,结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病人15例,溃疡性结肠炎全结肠切除术后永久性回肠造口病人2例,家族性结肠息肉病全结肠切除术后永久性回肠造口病人1例;嵌顿性造口旁疝6例,复发造口旁疝4例,合并腹壁切口疝11例。结果21例病人Dual Lap杂交修补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探查造口旁疝疝环直径为(6.8±1.7)cm(3~15 cm),切口疝疝环直径为(4.8±1.3)cm(3~7 cm),手术修补时间为(100.7±21.5)min(90~140 min);术中无肾脏、输尿管及肠管损伤;术后72 h内疼痛需使用镇痛剂辅助治疗的病人8例,使用时间3 d;术后住院时间为(8.1±2.7)d(7~13 d);术后7 d时所有病人均未见肠梗阻、肠漏、局部血肿及伤口感染发生,术后伤口脂肪液化2例,经换药处理后愈合。术后随访时间为(11.6±4.2)个月(12~48个月),所有病人均获随访,术后均未见肠梗阻,未见造口疝及切口疝复发,未见造口肠管脱垂、慢性疼痛及补片感染发生。结论新型Dual Lap术式是治疗成人复杂造口旁疝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应用。
罗文王勇段鑫石念武英翔杜晨阳
关键词:造口旁疝疝修补术切口疝腹腔镜手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