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洋
- 作品数:19 被引量:106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农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云南省烟草公司项目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闽楠群体遗传结构分析与核心种质库构建被引量:10
- 2024年
- 【目的】基于SSR分子标记技术研究珍稀濒危保护树种闽楠群体的遗传结构,构建核心种质资源库,为种质资源的科学管理、有效保护和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33对多态性SSR引物,分析来自福建、江西、湖南、浙江、广西5省(区)27个种源地218个闽楠家系425份种质资源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应用DateTrans1.0联合Popgene32软件计算观测等位基因数(N_(a))、有效等位基因数(N_(e))、观测杂合度(H_(o))、期望杂合度(H_(e))、Shannon信息指数(I)和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运用STRUCTURE 2.3.4软件对9个闽楠群体进行遗传类群划分。采用最小距离逐步取样法构建核心种质库,通过对相关遗传参数的t检验验证核心种质库的有效性。【结果】依据种质来源地的地理分布,218个家系可分成9个群体;种质资源群体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_(e))、观测杂合度(H_(o))、期望杂合度(H_(e))均值、Shannon信息指数(I)分别为2.159、0.224、0.477和0.841,表明闽楠种质资源群体具较高遗传多样性;群体遗传结构分析表明,9个群体可划分为3个亚群;425份原始种质经最小距离逐步聚类取样得到85份核心种质和340份保留种质,核心种质占原始种质的20%,其N_(a)、N_(e)、H_(o)、H_(e)、I和H保留率分别为92.318%、103.803%、116.652%、105.052%、103.341%和104.664%。t检验表明核心种质和原始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参数无显著差异,能充分代表原始种质的遗传多样性。【结论】构建的核心种质库在保留原始种质库遗传多样性的基础上,去除遗传冗余,有利于闽楠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和科学利用,为进一步育种工作奠定基础。
- 张俊红王洋周生财吴小林吴仁超杨琪张毓婷童再康
- 关键词:闽楠SSR分子标记核心种质库
- 一种提高杂交水稻种子充实度的叶面喷施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杂交水稻种子充实度的叶面喷施方法,本发明首次创造性地发现在水稻制种的抽穗杨花期,通过S‑诱抗素、GA<Sub>3</Sub>和水杨酸的叶面喷施,能够有效提高水稻种子的充实度,进而提高种子发芽率、发芽指...
- 王晓敏赵光武王洋韩庆辉
- 铁皮石斛双杂交F1遗传变异研究
- 本文通过18个铁皮石斛双杂交F1苗期、1.5年生子代测定,分析双杂交F1间农艺性状和主要功效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取得如下成果: 1、铁皮石斛双杂交F1家系间株高、萌条数、苗基部粗、苗中部粗、叶长、叶宽、叶长宽比、根系长...
- 王洋
- 关键词:铁皮石斛杂交育种农艺性状
- 浙江省杂草稻种子逆境萌发能力鉴定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究浙江省杂草稻Oryza sativa f.spontanea种子对不同胁迫环境的耐受性,为稻种遗传改良和杂草稻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以浙江省杂草稻和同一田块采集的栽培稻‘南粳46’O.sativa‘Nangeng 46’种子为材料,分别在室内标准发芽条件、盐胁迫(0.15 mol·L-1 NaCl)、干旱胁迫(质量分数为15%的聚乙二醇溶液模拟)、淹水胁迫(5cm水深模拟)和低温胁迫(15℃低温)下研究种子的发芽情况和幼苗品质,并测定了干旱和盐胁迫下幼苗的抗氧化物酶活性和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结果】室内标准发芽条件下,杂草稻种子的各项发芽指标均显著优于栽培稻(P<0.05)。不同环境胁迫均抑制了种子萌发,影响了幼苗品质。盐胁迫下,杂草稻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显著高于栽培稻,幼苗长度低于栽培稻(P<0.05)。干旱胁迫下,杂草稻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显著高于栽培稻(P<0.05)。干旱和盐胁迫后,杂草稻幼苗的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栽培稻,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显著低于栽培稻(P<0.05)。淹水胁迫下,杂草稻的发芽势、发芽指数均显著低于栽培稻(P<0.05)。低温胁迫后,杂草稻和栽培稻种子的发芽指标无显著差异,杂草稻幼苗质量较栽培稻更好。【结论】浙江省杂草稻在适宜环境下的萌发能力显著强于栽培稻,但对淹水胁迫敏感。与栽培稻相比,杂草稻更耐干旱和盐胁迫,这种能力可能与其具备更强的抗氧化活性有关。
- 王蓓孙莉肖婷王洋赵光武
- 关键词:杂草稻种子萌发环境胁迫抗氧化能力
- 一种基于高温发芽试验的晚稻种子活力测定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高温发芽试验的晚稻种子活力测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晚稻种子预先在三氯异氰尿酸水溶液中浸种,之后取出,用水冲洗后,立刻进行高温发芽试验:将晚稻种子置于38℃或41℃高温条件下进行发芽,第14天计算发芽率,...
- 王洋朱镕一赵光武郑李杰游思洋吴蓉
- 文献传递
- 紫楠天然群落物种多样性对不同干扰强度的响应被引量:23
- 2019年
- 以紫楠Phoebe sheareri全分布区内20个典型天然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群落物种组成、植物区系类型、物种多样性水平,研究紫楠群落物种多样性对不同干扰强度和气候条件的响应。结果表明:10 400 m2的调查样地内共计维管束植物103科236属363种,种子植物科、属区系类型丰富,以北温带、泛热带成分为主;干扰强度和气候条件共同作用,影响紫楠群落物种多样性,物种丰富度Patrick指数、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优势度Simpson指数和均匀度Pielou指数均表现出差异。处于5级干扰的绿荷塘群落,紫楠在乔木层占绝对优势,而在灌木层处于次优势地位,且整体多样性水平低,不利于该群落的可持续发展;乔木层Patrick指数、 Shannon-Wiener指数与干扰强度呈显著相关,即干扰越强,群落乔木层物种丰富度与多样性程度越低;灌木层Shannon-Wiener指数、 Simpson指数、 Pielou指数的最大值都出现在2级干扰时,说明中等强度的干扰对灌木层物种多样性具有促进作用。相比气候条件,干扰强度对紫楠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更大。
- 李军陆云峰杨安娜柏志靓王洋楼炉焕童再康
- 关键词:森林生态学天然群落物种多样性
- 20个烟草品种干旱胁迫下发芽和苗期生理特性及耐旱性评价被引量:37
- 2012年
- 试验对干旱胁迫下20个烟草品种发芽和苗期生理生化特性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耐旱性进行了鉴定。在正常供水和15%PEG-6000模拟干旱条件下测定了种子发芽特性及幼苗生长、生理生化等指标,将各性状在正常供水与干旱胁迫下测定值的比值作为耐旱性评价指标。相关性分析表明,相对发芽指数、相对活力指数、相对幼苗鲜重和相对幼苗干重之间显著相关,是较好的耐旱性评价指标。通过聚类分析,将20个品种分为耐旱型、中等耐旱型和干旱敏感型3类,聚类结果与相关性分析结果一致。研究结果将为烟草抗旱性机理研究和育种以及烟草区域化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 马文广崔华威李永平郑昀晔王洋秦国臣胡晋
- 关键词:干旱胁迫烟草发芽耐旱性
- 闽楠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及其核心种质资源构建
- 2025年
- [目的]旨在分析闽楠种质资源的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并以此为基础比较不同方法构建的核心种质代表性性状差异,优化闽楠种质资源的保存策略,构建可靠的初级核心种质群体,以提升闽楠种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效率。[方法]基于来自福建、江西、湖南、浙江、广西的221个半同胞闽楠家系的生长性状和叶部性状,采用欧几里得法(欧氏距离)和马哈拉诺比斯法(马氏距离)计算样本间性状遗传距离,类平均法、离差平方和法、最长距离法和最短距离法进行层次聚类,随机取样法、优先取样法和偏离度取样法进行取样。通过4个核心种质代表性参数对各核心种质进行检验,并进一步比较7个取样比例(10%、15%、20%、25%、30%、35%、40%),最终筛选出最优取样策略。通过主成分分析和样品分布图比较核心种质与原始种质的代表性。[结果](1)闽楠种质资源中9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范围为23.70%~33.84%,遗传多样性指数均大于1,表明闽楠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和广泛的多样性;(2)通过马氏距离—离差平方和聚类—随机取样法(30%取样比例),构建的包含66个家系的闽楠核心种质,其均值差异百分率为0.00%、方差差异百分率为55.56%、极差符合率为96.00%、变异系数变化率为121.00%,能够最有效地代表原始种质群体;(3)原始种质与核心种质的样品主成分分布总体相似,核心种质重叠部分较少,表明核心种质在去除遗传冗余的同时,很好地代表了原始种质的总体遗传特征。[结论]闽楠种质资源各性状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变异,筛选出的66个核心种质能够较好地代表原始种质群体,为闽楠种质资源的保存与优良种质的选育提供了材料基础。
- 王洋丁凯张毓婷张俊红童再康
- 关键词:闽楠表型性状核心种质
- 一种基于高温发芽试验的晚稻种子活力测定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高温发芽试验的晚稻种子活力测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晚稻种子预先在三氯异氰尿酸水溶液中浸种,之后取出,用水冲洗后,立刻进行高温发芽试验:将晚稻种子置于38℃或41℃高温条件下进行发芽,第14天计算发芽率,...
- 王洋朱镕一赵光武郑李杰游思洋吴蓉
- 文献传递
- 铁皮石斛2种采收方式的比较被引量:3
- 2015年
- 为了规范铁皮石斛采收方式,提高药材质量与产量,通过田间试验、多糖与浸出物含量的测定,比较保留母条与全采2种采收方式对铁皮石斛农艺性状、产量与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收方式显著地影响铁皮石斛生长,保留母条能显著地促进铁皮石斛萌蘖数和茎长、茎节数、茎节间距的生长,提高单位面积茎鲜重、叶鲜重、总鲜重、茎干重,对茎粗、茎中多糖含量没有促进作用。铁皮石斛采收过程中,适度保留部分母条,有利于促进新芽萌动与生长,提高铁皮石斛药材的产量,并可通过调整栽培密度与光照保证多糖含量。
- 王洋诸燕斯金平刘京晶朱玉球刘秀娟
- 关键词:铁皮石斛采收方式农艺性状多糖浸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