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会芬
-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泗洪县分金亭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严重多发伤伴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不同液体复苏方式对其临床疗效的影响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分析严重多发伤伴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不同液体复苏方式对其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120例严重多发伤伴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救治过程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积极液体复苏方式,观察组则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病死情况、复苏时间、治疗前后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血清乳酸变化情况、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病死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04,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APTT、PT均有所延长,但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729、13.259,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乳酸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27,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17%,低于对照组的19.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84,P<0.05)。结论严重多发伤伴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方式治疗的病死率低,利于改善凝血,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陈锋王莉王二义袁素梅汤海梅李会芬
- 关键词:严重多发伤创伤失血性休克限制性液体复苏临床疗效
- 气管切开病人ICU内肺部感染分析与护理对策
- 2020年
- 分析气管切开患者ICU内肺部感染发生情况,总结有用护理措施。方法:以2017年1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48例接受气管切开治疗的ICU住院患者为对象,记录48例患者中肺部感染发生情况,总结有用护理措施。结果:48例接受气管切开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为35.42%,其中病菌入侵气管导致的肺部感染占29.41%,气道分泌物积聚占23.53%,药物因素占35.29%,交叉感染占5.88%,免疫力低下占5.88%;肺部感染发生在气管切开后3-4天的占5.88%,5-6天的占29.41%,7-8天的占35.29%,9-10天的占23.53%,11天及以上的占5.88%;肺部感染患者感染消除时间(5.29±1.37)天,转出ICU时间(7.26±2.13)天。结论:气管切开患者ICU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尤以肺炎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要致病菌,通过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有助于加快感染消除,使患者更快转出ICU,因此应该加强对护理实施的重视。
- 李会芬
- 关键词:气管切开ICU肺部感染护理
- 用机械通气疗法联合乌司他丁对重症胸部创伤合并ARDS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观察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用机械通气疗法联合乌司他丁对重症胸部创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9年4月在江苏省泗洪县分金亭医院就诊的重症胸部创伤合并ARDS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平均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机械通气治疗,对研究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机械通气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乌司他丁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炎性因子的水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PaO2、SaO2、PaO2/FiO2、生活质量的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血清TNF-α、IL-6、hs-CRP、VEGF的水平、PaCO2、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重症胸部创伤合并ARDS患者采用机械通气疗法联合乌司他丁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 陈锋王莉王二义袁素梅汤海梅李会芬
- 关键词:机械通气乌司他丁重症胸部创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