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丽
- 作品数:6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间歇式充气压力泵联合踝泵运动对肝动脉灌注化疗患者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间歇式充气压力泵联合踝泵运动对肝动脉灌注化疗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120例肝动脉灌注化疗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间歇式充气压力泵联合踝泵运动,比较2组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水平等。结果干预前,2组DD、FIB、FD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DD、FIB、FD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肿胀情况、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为15.00%(9/60),高于对照组的3.33%(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00%(57/60)]高于对照组[78.33%(4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式充气压力泵联合踝泵运动能有效改善肝动脉灌注化疗患者凝血功能,缩短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降低下肢DVT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 秦琳代宇洁刘丽婷曹丽张景云赵兆
- 关键词:肝动脉灌注化疗下肢深静脉血栓
- 微动力负压护创敷料在促进难愈性烧伤创面愈合及降低创面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 2025年
- 目的:探讨微动力负压护创敷料在促进小面积烧伤慢性难愈性创面愈合及降低创面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96例小面积深Ⅱ度和Ⅲ度烧伤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无菌纱布敷料覆盖创面,观察组采用微动力负压护创敷料覆盖创面;对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效果、创面肉芽组织病理学评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伤口周围皮肤评分情况、炎症指标水平、细菌阳性率及换药次数和不良事件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创面缩小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于治疗第1、2、3、4周时,创面肉芽组织病理学评分、VEGF含量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两组于治疗第1、2、3、4周,伤口周围皮肤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7 d后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及C反应蛋白水平更低,细菌阳性率更低(P<0.05),二次手术清创率、换药次数更低(P<0.05)。结论:微动力负压护创敷料用于小面积烧伤慢性难愈性创面,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能够明显缩短愈合时间,降低炎性反应,有效促进创面愈合。
- 曹丽吴华邵凯哲
- 关键词:烧伤慢性创面愈合
- 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疾病控制效果的影响评价
- 2018年
- 分析支气管哮喘疾病经过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干预后的控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以护理方式为依据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进行护理,每组42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患者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控制,但是组间比较可见,观察组患者控制程度更加明显,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针对支气管哮喘疾病患者进行护理的时候,采用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进而提高治疗效果。
- 曹丽
-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
- 一种急诊护理箱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急诊护理箱,包括箱体,箱体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分类盒,箱体内部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A隔板,箱体的一侧内壁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限位板,限位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限位环...
- 关红艳李小华曹丽许丽红
- 对行机械通气治疗的老年呼吸衰竭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的效果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 :探讨对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老年呼吸衰竭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2年9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78例老年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7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9例患者。在这两组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期间,为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患者应用预防性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在进行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的体温、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接受护理后VAP(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死亡率和住院的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的体温、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接受护理后VAP的发生率、死亡率和住院的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老年呼吸衰竭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地降低其VAP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缩短其住院的时间。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曹丽
- 关键词:预防性护理呼吸衰竭机械通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老年
- 临床护理干预路径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中的应用
- 2019年
- 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干预路径,并观察、分析相应的应用情况。方法: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本院一共收治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90例。入组患者被随机划分为2组,每组45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甲组)、临床护理干预路径下的护理(乙组)。结果:乙组护理后肺功能各项指标测量结果均明显优于甲组,P<0.05。乙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甲组,P<0.05。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干预路径可更好的促进患者肺功能的改善,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效果十分理想。
- 曹丽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