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桂
- 作品数:8 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深圳市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一种具有治疗肾性贫血功效的化学成分群的筛选方法
-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治疗肾性贫血功效的化学成分群的筛选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筛选方法主要包括利用UHPLC‑QTOF/MS分析扶正泄浊颗粒及其体内原型及代谢产物的化学特征,预测核心靶点、核心化学成分群及通...
- 陈剑平 李常慧李中桂郑平张尚斌李顺民
- HPLC-MS测定小儿安神补脑颗粒中8个成分的含量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小儿安神补脑颗粒中8个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TC-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A)-10 mol·L-1乙酸铵(B)水溶液,梯度洗脱;进样量10μL。质谱条件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同时检测,扫描方式为选择离子扫描模式。结果:甘草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甘草酸铵,柚皮苷,3,6'-二芥子酰基蔗糖,橙皮苷,新橙皮苷和黄芪甲苷线性范围分别在0.019 5~2.5 mg·L-1(r=0.999 1),0.078 1~5 mg·L-1(r=0.999 2),0.078 1~5 mg·L-1(r=0.999 8),0.312 5~50 mg·L-1(r=0.999 9),0.019 5~2.5 mg·L-1(r=0.999 2),0.078 1~10 mg·L-1(r=0.999 0),0.312 5~20 mg·L-1(r=0.999 4),0.019 5~1.25 mg·L-1(r=0.999 0);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2%;平均回收率在95.07%~97.79%,RSD均〈2%;甘草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甘草酸铵,柚皮苷,3,6'-二芥子酰基蔗糖,橙皮苷,新橙皮苷和黄芪甲苷样品含量测定结果依次为187.5~188.1,330.0~331.0,312.1~319.5,1 509.0~1 510.2,172.2~173.0,180.0~181.0,639.0~639.8,37.5~38.2μg·g-1。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灵敏、重复性好,可用于小儿安神补脑颗粒的质量评价与控制。
- 高厚明胡兆流郑平李中桂郑琳邱静宇易铁钢张尚斌陈剑平
- 关键词:甘草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甘草酸铵橙皮苷新橙皮苷
- HPLC-MS法同时测定健脾益肾丸中8个成分的含量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健脾益肾丸中8个主要成分(丹参素钠、丹酚酸B、松果菊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毛蕊花糖苷、甘草苷、黄芪甲苷、芒柄花素)的含量。方法:采用ZORBAX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A)-10 mmol·L^(-1)乙酸铵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1.2 min,5%A;1.2~2 min,5%A→20%A;2~4 min,20%A→40%A;4~8 min,40%A;8~10 min,40%A→95%A;10~17 min,95%A;17~25 min,5%A),流速为0.8 m L·min^(-1),进样量为5μL;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SIM模式,正负离子同时检测方式。结果:丹参素钠、丹酚酸B、松果菊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毛蕊花糖苷、甘草苷、黄芪甲苷和芒柄花素检测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4~2.5μg·m L^(-1)(r=0.999 7)、0.035~1.0μg·m L^(-1)(r=0.999 5)、0.15~20μg·m L^(-1)(r=0.999 2)、0.04~20μg·m L^(-1)(r=0.999 8)、0.004~2.0μg·m L^(-1)(r=0.999 9)、0.06~2.0μg·m L^(-1)(r=0.999 4)、0.035~2.5μg·m L^(-1)(r=0.999 8)和0.006~0.2(r=0.999 5)μg·m L^(-1);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小于3%;平均回收率(n=6)均在97.0%~102%范围内,RSD均小于3%。3批样品中丹参素钠、丹酚酸B、松果菊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毛蕊花糖苷、甘草苷、黄芪甲苷和芒柄花素含量测定结果分别为0.490~0.500、1.792~1.812、0.505~0.511、0.680~0.684、0.609~0.615、0.100~0.110、0.056~0.057和0.020~0.022 mg·g^(-1)。结论:所建立可作为健脾益肾丸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 陈剑平郑平李中桂邹美南江霞何泰东张尚斌易铁钢李顺民
- 关键词:丹参丹参素钠松果菊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素
- 中医专业临床实习大纲与《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中医学专业》的对比研究
- 2023年
- 文章分析了国内高校中医专业临床实习大纲的培养目标与内容,并与《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中医学专业》进行比较,为优化国内高校中医专业临床实习大纲提供建议。搜集对比国内各高校中医专业临床实习大纲培养目标与内容,研究分析其与《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中医学专业》要求的差异。各高校中医专业临床实习大纲差异不大,需将思想道德与职业素养目标列入中医专业临床实习大纲的具体要求中,推动中医专业临床实习大纲的规范化建设。
- 赵瑞祺彭立生曾真郑夏洁李中桂
- 关键词:实习大纲中医学
- 健脾益肾丸对肾脏纤维化大鼠TGF-β1/Smads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研究健脾益肾丸对5/6肾切除大鼠模型肾损伤的改善作用,并分析探讨其可能存在的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健脾益肾丸低剂量组(2.06 g/kg·d^(-1))、健脾益肾丸高剂量组(10.89 g/kg·d^(-1))、培哚普利组(4 mg/kg·d^(-1)),每组10只。造模4个月后开始给药,连续给药6周。6周后处死大鼠,留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肾组织TGF-β1、Smad2、Smad3 mRNA基因表达。结果:健脾益肾丸不同剂量均可明显降低大鼠血清Scr、BUN水平(P<0.01/P<0.05),下调TGF-β1、Smad2、Smad3 mRNA基因表达(P<0.01);培哚普利作为西药阳性对照,可明显降低大鼠血清Scr、BUN水平(P<0.01/P<0.05),下调TGF-β1、Smad2、Smad3 mRNA基因表达(P<0.01)。结论:健脾益肾丸能有效改善5/6肾切除慢性肾衰大鼠模型肾功能;其机制可能与下调TGF-β1、Smad2、Smad3水平,从而抑制过度激活的TGF-β1/Smads信号通路有关。
- 邹美南郑平李中桂郑琳魏俊婷王曼茹江霞易铁钢李顺民陈剑平张尚斌
- 关键词:肾纤维化慢性肾衰脾肾阳虚
- 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岗位胜任力的研究现状被引量:1
- 2024年
- 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是为满足中国中医事业发展对中医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而培养的具有中医临床能力的更高层次医疗人才,其临床思维与能力主要通过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进行提升,其培训成果可以通过岗位胜任力进行评估。本文通过整理目前国内外医师岗位胜任力模型研究,梳理国内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岗位胜任力研究进展,以及对比现有临床医师岗位胜任力模型内容,进行综述,旨在基于现有岗位胜任力模型研究现况,融汇中医特色,探索适合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规范化培训体系,更好地提升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整体水平,为我国中医事业发展输送更多高质量的人才。
- 马澜月赵瑞祺彭立生曾真郑夏洁李中桂谭丽虹曹彦李孟儒
- 关键词: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岗位胜任力
- 正交试验优化健脾益肾丸的水提工艺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优化健脾益肾丸的水提工艺。方法:以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以提取液中丹酚酸B含量和干膏量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优化健脾益肾丸的提取工艺。结果:最优提取工艺为提取2次,第1次加12倍水,第2次加8倍水,每次提取1 h。验证试验中综合评分平均值为95.5(RSD=0.52%,n=3)。结论:优化的水提工艺简便、可行,结果稳定,可用于健脾益肾丸的提取制备。
- 陈剑平张尚斌郑平余晓丹何泰东索娟李中桂李顺民
- 关键词:丹酚酸B正交试验水提工艺
- 大枣神经保护作用的活性组分筛选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的:筛选大枣神经保护作用的活性组分,并初步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以大枣多糖富集组分(1 mg/ml)、大枣多糖去除组分(1 mg/ml)、7种大枣黄酮类成分(儿茶素、原花青素B2、表儿茶素、金丝桃苷、芦丁、槲皮素-3-β-D-葡萄糖苷、山柰酚-3-O-芸香糖苷,记为A、B、C、D、E、F、G,浓度均为3、13、30μmol/L)和2种大枣核苷类成分(环磷酸腺苷、环磷酸鸟苷,浓度均为3、13、30μmol/L)分别培养类神经细胞(PC12细胞)24 h后,以叔丁基过氧化氢(t BHP,150μmol/L)作用于PC12细胞3 h诱导细胞氧化损伤,MTT法检测PC12细胞的存活率。按上述方法培养转染了报告基因质粒(p ARE-Luc)的PC12细胞24 h,采用荧光素酶(Luc)法检测各组细胞中抗氧化元件(ARE)的转录水平(以Luc活性反映),以考察各组分抗损伤机制。结果:大枣多糖富集组分能显著提高氧化损伤PC12细胞的存活率,升高转染细胞内ARE转录水平。大枣所含的黄酮类成分中A(30μmol/L)、B(3~30μmol/L)和C(10~30μmol/L)均能显著高细胞存活率,且A(30μmol/L)、B(3~30μmol/L)、C(30μmol/L)、E(30μmol/L)和F(3~30μmol/L)能显著提高转染细胞内ARE转录水平。大枣中核苷类成分环磷酸腺苷和环磷酸鸟苷则无明显提高氧化损伤PC12细胞存活率和和转染细胞内ARE转录水平的作用。结论:大枣多糖类成分和大枣黄酮类成分可能是大枣神经保护作用的活性组分,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ARE转录相关。
- 陈剑平李中桂张尚斌郑平董婷霞詹华强
- 关键词:大枣神经保护PC12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