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蛋白
  • 2篇血清
  • 2篇抗原
  • 1篇蛋白酶
  • 1篇性关节炎
  • 1篇血清纤维连接...
  • 1篇血清肿瘤
  • 1篇血清肿瘤标志
  • 1篇血清肿瘤标志...
  • 1篇幽门螺
  • 1篇幽门螺杆菌
  • 1篇原体
  • 1篇院校
  • 1篇诊断价值研究
  • 1篇质量管理
  • 1篇实证
  • 1篇实证研究
  • 1篇特异
  • 1篇特异性
  • 1篇特异性抗原

机构

  • 6篇安徽中医药大...
  • 2篇安徽中医药大...

作者

  • 6篇陈首慧
  • 4篇王庆保
  • 4篇朱俊
  • 1篇李保启
  • 1篇沈安鲁
  • 1篇吴媛媛
  • 1篇张兰慧
  • 1篇许金鹏
  • 1篇朱俊
  • 1篇王书凤
  • 1篇卜素
  • 1篇陈影
  • 1篇邢昕

传媒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安徽中医药大...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16
  • 1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6σ质量管理及方法学性能评价在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对雅培ARCHITECT12000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的定量项目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进行方法学性能指标评价,并应用标准化6σ质量管理方法进行整体评价。方法:建立方法学性能评价标准,应用雅培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测定TPSA的精密度、正确度、功能灵敏度、分析测量线性范围、临床可报告范围、携带污染率等指标;并使用Excel软件制作标准化6盯方法性能决定图,评价TPSA的方法性能;计算质量目标指数(QGI),实现质量持续改进。结果:TPSA的低、高值水平批内精密度CV分别为2.92%、2.80%,中间精密度CV分别为4.64%、4.24%;正确度偏倚为3.60%,功能灵敏度为0.028ng/mL,分析测量线性范围为0.228。99.148ng/mL,临床可报告范围最大稀释比1:10.携带污染率为0.00204%,各项指标均达到要求。TPsA的叮值为4.80,位于标准化6σ方法性能决定图的第3区域,属于良好水平;QGI为0.39,需优先提高TPSA的精密度。结论:TPSA各项方法学性能指标均满足要求,6σ质量管理可进行整体评价。有助于质量持续改进。
朱俊许金鹏陈首慧王书凤甄宜兰
关键词: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6Σ质量管理
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幽门螺杆菌感染特征及胃功能状态评估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PGⅠ/PGⅡ比值(PGR)、胃泌素-17(G-17)与幽门螺旋杆菌(Hp)抗体分型检测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70例慢性胃炎病人,其中CAG组79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NAG)91例,比较2组指标的变化。结果:170例病人中Hp阳性92例,阳性率54.12%。与CNAG组比较,CAG组Hp抗体阳性率、Ⅰ型Hp感染阳性率、PGⅡ和G17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P<0.01),PGR水平降低(P<0.01)。Ⅰ型Hp阳性组与Ⅱ型Hp阳性组相比,PGⅡ和G17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PGR水平降低(P<0.05)。PGⅠ、PGⅡ、PGR、G17和Hp抗体分型的AUC分别为0.548、0.606、0.361、0.660、0.589;联合检测的AUC为0.690。结论:PGⅡ、PGR、G17水平变化及Hp抗体分型可作为萎缩性胃炎筛查指标,联合检测可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可靠的实验室依据。
王庆保余金芸程平朱俊张波克陈首慧杨晔
关键词:胃炎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幽门螺杆菌
血清肿瘤标志物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病的诊断价值研究被引量:4
2024年
目的 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中的表达,探讨相关肿瘤标志物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并发间质性肺病(RA-ILD)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4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科住院的101例RA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高分辨率CT(HRCT)确诊RA-ILD患者31例(RA-ILD组),类风湿性关节炎不伴间质性肺病(RA-non-ILD)患者70例(RA-non-ILD组)。收集两组患者的病历资料及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血细胞沉降率(ESR)等实验室检测数据。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糖类抗原199(CA199)、细胞角蛋白-19片段(CA21-1)和人附睾蛋白4(HE4)的表达。结果RA-ILD组血清RF、CRP、ESR水平均高于RA-non-ILD组(P <0.05)。RA-ILD组血清CA125、HE4水平均高于RA-non-ILD组(P <0.05)。<50岁、50~<60岁、≥60岁RA-non-ILD患者血清HE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年龄段(35~72岁)RA-ILD组HE4水平高于≥60岁RA-non-ILD组(P <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HE4、CA125、RF、CRP、ESR诊断RA-ILD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42.45 pmol/L、19.85u/mL、112.00KIU/L、18.23mg/L和54.50mm/h,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7、0.672、0.668、0.676和0.729,敏感性分别为80.00%、38.71%、64.52%、58.06%和58.06%,特异性分别为74.29%、94.29%、67.14%、77.14%和85.71%。本研究将HE4、CA125分别与RF、CRP、ESR进行联合诊断时发现,HE4与RF、CRP、ESR联合诊断时的AUC为0.874,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4.29%和80.65%;CA125与RF、CRP、ESR联合诊断时的AUC为0.752,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4.29%和58.06%。结论 血清肿瘤标志物中HE4对RA-ILD的诊断效能最佳,且与RA活动性指标联合诊断RA-ILD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王庆保朱俊张兰慧陈首慧刘亚婷卜素胡立张波克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间质性肺病肿瘤标志物
血清纤维连接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2025年
目的 探讨血清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本研究首先通过TIMER2.0数据库、GTEx数据库、人类蛋白质图谱HPA数据库分别评估FN在NSCLC中的基因和组织蛋白表达水平。然后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154例高度怀疑肺癌的患者,根据病史与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组织结果等将患者最终分为81例NSCLC患者、73例良性肺部疾病患者。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FN的浓度,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CEA、SCC、CYFRA21-1的血清表达水平。结果 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FN的基因表达和组织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正常组织。在血清学分析中,晚期NSCLC患者(StageⅢ—Ⅳ)以及早期NSCLC(StageⅠ-Ⅱ)的血清FN浓度(249.50 ng/mL、305.00 ng/mL)均明显低于肺良性疾病组(429.16 ng/mL)(P <0.001)。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FN可明显预测NSCLC的存在。血清FN诊断早期NSCLC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90,明显优于CEA(0.618)、SCC(0.653)、CYFRA21-1(0.601)。血清FN鉴别早期NSCLC和良性疾病的最佳临界浓度为347.6 ng/mL,敏感度(71.93%)明显优于CEA(19.30%)、SCC(12.28%)、CYFRA21-1(8.77%)。结论 血清FN在NSCLC表达水平降低,可能成为一种早期诊断NSCLC的生物标志物。
王庆保陈首慧刘亚婷朱俊张波克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纤维连接蛋白癌胚抗原鳞状细胞癌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
11项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2016年
探讨11项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2015年1-12月在该院住院的呼吸道感染的875例儿童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11项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的检测。结果 在儿童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中,11项呼吸道病原体抗体谱检出的总阳性率为78.28%,其中流感病毒 B 型检出率为62.74%,流感病毒 A 型检出率次之为40.57%,肺炎支原体检出率为32%,柯萨奇病毒 A 型检出率为19.31%,其他依次为柯萨奇病毒 B 型、埃可病毒、副流感病毒、嗜肺军团菌、肺炎衣原体、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在875例患儿中,男性患儿病原体阳性率(74.66%)和女性患儿阳性率(79.14%)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中,1岁以内组病原体阳性率(49.10%)显著低于其他三个年龄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11项呼吸道病原体检测提示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和柯萨奇病毒的发病率较高,性别和年龄也是儿童呼吸道病原体感染的特异性因素,提示该检测在儿童早期呼吸道病原体感染中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陈首慧朱俊王庆保陈影邢昕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儿童
多课程融合的床边教学模式在中医院校的实证研究
2025年
目的 探讨医教协同视角下多课程融合的床边教学模式在中医院校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准实验设计,在安徽中医药大学四年级中医学专业选取58名学生作为试验组进行床边教学,61名学生作为对照组进行传统临床教学。通过问卷调查获取学生对12个教学效果指标的评价情况及教学满意度,并比较两组学生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诊断学基础、医学影像学4门课程的考试成绩。结果 试验组对提高课堂参与度、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促进理论知识学习、训练采集病史能力、增强职业认同感、提升医患沟通能力6个教学效果的评价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学生的医学影像学课程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4门课程教学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多课程融合的床边教学模式能有效提升中医学专业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学习效果,促进医教协同育人机制的形成。
沈安鲁吴媛媛吴媛媛刘祥彪陈赛赛陈首慧陈首慧
关键词:床边教学中医院校教学改革临床实践能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