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雨晨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诱发电位
  • 2篇手术
  • 2篇手术中
  • 2篇体感
  • 2篇体感诱发电位
  • 2篇脊柱
  • 2篇脊柱侧
  • 2篇脊柱侧凸
  • 2篇监护
  • 2篇侧凸
  • 1篇体感诱发电位...
  • 1篇皮层
  • 1篇皮层体感
  • 1篇皮层体感诱发...
  • 1篇躯体
  • 1篇躯体感觉
  • 1篇躯体感觉诱发...
  • 1篇基线
  • 1篇感觉诱发电位

机构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2篇李佳良
  • 2篇贠阳
  • 2篇齐华光
  • 2篇宋潇
  • 2篇郑丽萍
  • 2篇王雨晨
  • 2篇袁涛
  • 1篇刘雪梅

传媒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

  • 2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脊柱侧凸手术中躯体感觉诱发电位监护的基线选择与警戒标准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 通过对脊柱侧凸手术术中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监护波形进行分析,记录术后神经功能状态,探讨基线的选择时机和警戒标准,以更精确地指导手术.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2011年3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113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脊柱侧凸患者,比较麻醉后切皮前(以下简称麻醉后)和暴露椎板后(以下简称暴露后)的SEP潜伏期、波幅的差异性,并将术中SEP波幅变化与暴露椎板后的基线进行比对,按波幅降低幅度的大小分为4组:A组(降低<40%),B组(降低40%~50%),C组(降低50%~60%)和D组(降低>60%以上),记录各组患者术后的神经功能状况.结果 麻醉后和暴露后的SEP波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暴露后的潜伏期较麻醉后延长(3.28±1.72)ms(左下肢)和(3.30±2.09) ms(右下肢),暴露后的波幅较麻醉后降低0.17(0.39)μV(左下肢)和0.19(0.40) μV(右下肢);C、D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损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脊柱侧凸手术术中SEP监护以暴露后的SEP波形作为基线可提高SEP监护的准确性.术中若以波幅降低超过50%作为报警标准过于敏感,以波幅降低超过60%作为报警标准方可降低报警的假阳性率.
齐华光李佳良王雨晨郑丽萍贠阳刘雪梅宋潇袁涛
关键词:脊柱侧凸皮层体感诱发电位监护基线
脊柱侧凸手术中皮层体感诱发电位监护的基线选择与警戒标准的研究分析
目的:通过对脊柱侧凸手术术中皮层体感诱发电位监护波形进行分析,记录术后神经功能状态,探讨基线的选择时机和警戒标准,以更精确地指导手术。方法:回顾性分析脊柱侧凸患者术中SEP监护资料113例,比较麻醉后切皮前(以下简称麻醉...
齐华光李佳良王雨晨郑丽萍贠阳宋潇袁涛
关键词:脊柱侧凸体感诱发电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