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朝晖
- 作品数:18 被引量:30H指数:4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211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树突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肺癌3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树突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在治疗肺癌中的作用。方法对33例恶性肿瘤患者行DC/CIK方法治疗,观察近期效果。结果 33例DC/CIK培养均获成功。在生物治疗方法下观察8-10个月,血液中免疫细胞大幅增加,肿瘤标记物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治疗(DC/CIK)作为恶性肿瘤的新疗法,对恶性肿瘤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 李建忠高峰梁兵马朝晖
- 关键词:肺癌生物治疗树突状细胞
- 室间隔缺损患者体外循环前后血管活性因子水平的变化被引量:1
- 2001年
- 姜辉张仁福宫汉东马朝晖李新民宋恒昌
-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体外循环血管活性因子ET-1ANP
- 难治性气胸37例综合治疗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难治性气胸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对37例难治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治疗经验。结果手术治疗组均治愈,无复发,保守组复发1例,总治愈率97.2%。结论难治性气胸的治疗要手术与保守方法综合应用、分类施治。
- 辛少伟马朝晖梁兵杨宇张鸿飞
- 关键词:难治性气胸胸腔镜手术胸膜固定胸膜粘连术
- 吸入一氧化氮对室间隔缺损手术后肺动脉高压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00年
- 目的 观察吸入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治疗室间隔缺损 (ventricularseptaldefect,VSD)术后肺动脉高压 (pulmonaryhypertension ,PH)的疗效。 方法 2 0例VSD术后PH病人分别吸入 2 0×10 -6 、6× 10 -6 NO ,监测吸入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氧合指标。结果 吸入 2 0× 10 -6 NO后明显降低肺动脉压、肺循环阻力、肺内分流率、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 ,提高动脉血氧分压、氧供指数 ;以上指标停吸NO后恢复吸入NO前水平 ;再吸入 6× 10 -6 NO后恢复吸入 2 0× 10 -6 NO后水平 ,并维持至停吸NO后。吸入前后体循环压及阻力无变化。结论 吸入NO是治疗VSD手术后PH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姜辉张仁福马朝晖宫汉东侯明晓李春华李新民
- 关键词:一氧化氮室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
- 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与肺细小动脉形态变化的关系被引量:5
- 2002年
- 目的 探讨内皮素 ( ET- 1)、一氧化氮 ( NO)在肺动脉高压 ( PH)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60例室间隔缺损患者分为两组 ,无 PH组 :2 0例 ,不合并 PH,平均肺动脉压 ( MPAP) <2 0 mm Hg( 1k Pa=7.5 mm Hg) ;PH组 :4 0例 ,合并 PH,MPAP>2 0 mm Hg。测定两组血浆 ET- 1和 NO含量 ,作肺组织活检 ,观察肺血管的病理改变及测定肺细小动脉显微形态指标。 结果 全部肺标本按阮英茆的 级分类进行病理分级 :无 PH组患者肺血管无明显病理改变 ,PH组患者 级 7例、 级 13例、 级 2 0例 ,未见 级病理改变。随着肺血管病理改变分级的增加 ,血浆ET- 1、NO、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肺细小动脉显微形态指标测定均呈阶梯样变化 ,除 NO、血管腔面积 /血管总面积 ( EA/ TA)逐渐减小 ,其它指标均逐渐增高 ,ET- 1、NO、MPAP、肺血管阻力 ( PVR)、肺细小动脉中膜厚度 ( m MTPA)、血管壁面积 /血管总面积 ( WA/TA)、EA/ TA和肌型肺细小动脉 /微动脉总数的比值 ( TWPV) ,无 PH组与 PH组 级、PH组 级与 级、 级与 级之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 P<0 .0 5 ,0 .0 1) ;血浆 ET- 1与 MPAP、PVR、m MTPA、WA/ TA和 TWPV均呈显著正相关 ,血浆 NO均呈显著负相关 ;血浆 ET- 1与 EA/ TA呈显著负相关 ,血浆 NO呈显著正相关 ( P<0 .
- 姜辉张仁福宫汉东马朝晖李新民宋恒昌
- 关键词:肺细小动脉室间隔缺损内皮素一氧化氮
- 应用3种对离体兔心心肌保护方法的再灌注损伤研究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评估 3种停跳液的抗心肌再灌注损伤作用。方法 30只大耳白兔离体心随机分为温血停跳液灌注组 (温血组 ,n =10 ) ,冷血停跳液灌注组 (冷血组 ,n =10 ) ,及冷晶体停跳液灌注组 (冷晶体液组 ,n=10 )。观察心肌缺血后血浆心肌肌钙蛋白T(cTn -T)、内皮素 (ET - 1)、心钠素 (ANP)和心肌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①cTn -T在冷晶体液组较其它 2组明显增高 ;②ET - 1在冷晶体液组含量最高 ;③ANP在温血组最高 ;④心肌超微结构冷晶体液组损伤最重 ,温血组最轻。结论 血浆cTn -T、ET - 1、ANP及心肌超微结构改变 ,反映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
- 马朝晖张仁福姜辉
- 关键词:心肌肌钙蛋白T内皮素心钠素心肌超微结构
- 一氧化氮吸入疗法临床应用的问题与对策被引量:8
- 2001年
- 姜辉马朝晖张仁福
- 关键词:一氧化氮吸入疗法肺动脉高压
- 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脊柱骨折同期行内固定手术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4年
- 随着社会发展,外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创伤现已成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胸部创伤伤情重,尤其合并颅脑、腹腔脏器或脊柱四肢等复合伤,病情变化快,伤死率高[1,2].近年来,在沈阳军区第211医院心胸外科收治肋骨骨折合并脊柱骨折有明显增多的趋势,2008年3月前采用分期行肋骨骨折内固定术和脊柱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患者术后恢复慢,住院周期长且并发症较多[3].
- 李建忠梁兵高荣浩高峰杨宇张鸿飞辛少伟马朝晖
- 关键词:多发肋骨骨折脊柱骨折
- 吸入一氧化氮对二尖瓣狭窄术后早期肺动脉高压的效果观察
- 2000年
- 姜辉张仁福马朝晖宫汉东侯明晓李春华
- 关键词:一氧化氮二尖瓣狭窄肺动脉高压围手术期
- 吸入一氧化氮治疗二尖瓣狭窄术后肺动脉高压的研究被引量:4
- 2000年
- 目的 观察吸入NO治疗二尖瓣狭窄 (MS)术后肺动脉高压 (PH)的疗效。方法 30例MS二尖瓣置换 (MVR)术后PH病人 ,吸入 2 0ppmNO 30min后 ,停吸NO ,15min后再吸入 6 ppmNO ,直至脱离呼吸机。采用Swan Ganz导管技术监测吸入前后的血液动力学及氧合指标。结果 吸入2 0 ppmNO 5min后 ,肺动脉压、肺循环阻力、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及肺内分流率明显降低 ,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含量、氧供指数明显提高 (P <0 0 5或 0 0 1) ,而肺毛细血管楔压、中心静脉压、心率、心排血量、心脏指数、体循环阻力无显著性改变 (P >0 0 5 )。停吸NO 15min后 ,以上指标恢复至吸入NO前水平 ;再次吸入 6ppmNO 15min后 ,以上指标又恢复至吸入 2 0 ppmNO后水平 ,持续 6 ppmNO吸入 5h ,各指标维持稳定 ,脱离呼吸机后 15min以上指标亦无明显变化。结论 吸入NO是治疗心脏病手术后PH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姜辉张仁福马朝晖宫汉东侯明晓李春华
- 关键词:一氧化氮二尖瓣狭窄手术后并发症肺动脉高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