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骆飞

作品数:20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赣州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9篇血管
  • 9篇减压术
  • 7篇血管减压
  • 7篇血管减压术
  • 7篇三叉神经
  • 7篇三叉神经痛
  • 7篇神经痛
  • 7篇经痛
  • 5篇减压术治疗
  • 4篇电生理
  • 4篇电生理监测
  • 4篇乙状窦
  • 4篇原发性
  • 4篇原发性三叉神...
  • 4篇微血管
  • 4篇微血管减压
  • 4篇微血管减压术
  • 3篇电刺激
  • 3篇血压
  • 3篇手术

机构

  • 19篇赣州市人民医...

作者

  • 19篇骆飞
  • 12篇杨瑞金
  • 5篇曾海兰
  • 5篇罗德芳
  • 4篇唐知己
  • 3篇黎燕群
  • 3篇张金石
  • 2篇叶新运
  • 1篇张敏
  • 1篇李卫
  • 1篇李意华
  • 1篇黄乾亮
  • 1篇蒋秋华
  • 1篇魏文金

传媒

  • 4篇当代医学
  • 3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赣南医学院学...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0
  • 4篇2019
  • 6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2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叉神经痛合并高血压患者在电生理监测下行微血管减压术疗效的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合并高血压患者在电生理监测下行微血管减压术疗效的研究。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三叉神经痛并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微血管减压术的基础上再进行电生理监测治疗,并且在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发生面瘫、听力下降等不良症状的发生。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发生面瘫、听力下降等不良反应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三叉神经痛并高血压患者,相对于常规微血管减压术,电生理监测下采取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效果,不仅治疗效果明显,并且术后的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骆飞杨瑞金曾海兰罗德芳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高血压电生理监测微血管减压术
硬膜下腔缩小技术在癫痫外科的应用
目的探讨硬膜下腔缩小技术在癫痫外科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1例大面积脑软化灶或需要大面积切除病理脑组织的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经严格评估需要大面积切除脑组织,术中先切除病理脑组织后,剪取自体硬膜或颅骨骨膜贴敷正常脑组织表...
杨瑞金唐知己曾海兰罗德芳骆飞叶新运蒋秋华
关键词:癫痫手术硬膜下腔观察疗效
文献传递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重叠综合征患者肺动脉高压的影响研究
2016年
目的 了解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重叠综合征患者血清心肌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内皮素-1(ET-1)、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平均肺动脉压(m PAP)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7月-2016年6月诊治的80例重叠综合征患者,将其分为正压通气组(42例)和氧疗组(38例),正压通气组给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氧疗组给予夜间吸氧治疗。以30例健康成人为对照,比较两组组治疗前后的血清HIF-1α、ET-1、EPO和m PAP水平变化。结果 氧疗组和正压通气组治疗前的HIF-1α、ET-1、EPO和m PA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HIF-1α、ET-1、EPO和m PA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其中氧疗组治疗后的HIF-1α、ET-1、EPO和m PA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压通气组(P〈0.05)。结论 与常规氧疗比较,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可有效降低重叠综合征患者血清中的HIF-1α、ET-1、EPO及m PAP水平,缓解肺动脉高压和改善缺氧状态。
黎燕群骆飞张敏
关键词: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重叠综合征内皮素-1
气管切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临床运用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本院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79例,其中有258例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对其临床资料及预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58例患者经过治疗...
黄乾亮李卫骆飞
关键词:气管切开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文献传递
经乙状窦后路入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经乙状窦后路入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2),观察组采用经乙状窦后路...
骆飞杨瑞金
关键词:血管减压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文献传递
择期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择期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对768例择期开颅手术患者采用逐步Logistic分析方法分析其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择期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为6.12%,单因素分析显示,颅内感染及非颅内感染组在手术时间,术后有无切口脑脊液漏,合并基础疾病,术后有无术区出血,术后在重症监护室住院天数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术后有无切口脑脊液漏,手术时间,合并基础疾病是择期开颅手术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有无术区出血及术后在NICU住院天数是非独立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择期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协同导致,围术期严格管理至关重要。
唐知己张金石杨瑞金魏文金骆飞
关键词:开颅手术择期颅内感染
NICU脑出血患者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NICU脑出血患者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易感因素、病原学及防治方法。方法:对42例NICU脑出血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NICU脑出血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几率较高,占28.57%。高龄、机械通气、气管切开、常患有多种基础疾病是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常见危险因素。痰培养显示病原体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结论:脑出血患者院内获得性肺炎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检测病原体,正确使用抗生素,有利于减少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降低病死率。
骆飞黎燕群
关键词:脑出血医院获得性肺炎病原学药敏
经乙状窦后路入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骆飞
联合fMRI、DTI、神经导航、皮质电刺激、术中唤醒等技术切除脑功能区胶质瘤的体会
骆飞
经乙状窦后入路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骆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