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敏
- 作品数:6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在晚期前列腺癌免疫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晚期前列腺癌存在预后差、易复发、易转移以及耐药等预后不良的情况,其特点为间质结缔组织显著增生。目前,在治疗晚期前列腺癌时,免疫疗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其作用是通过免疫活化来实现。既往研究显示,在肿瘤微环境中,患者的预后与其自身免疫反应相关。肿瘤微环境主要由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免疫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组成。其中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是肿瘤间质的主要成分,不仅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还可通过与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来影响免疫细胞的活性,进而影响患者的免疫治疗效果。但是,目前关于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文详述了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对前列腺癌免疫细胞的调节机制,以期推动晚期前列腺癌的免疫治疗策略。
- 谢敏蒋恩琰郭晓
- 关键词:晚期前列腺癌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免疫细胞细胞因子免疫治疗
- 从智能手环的热潮看现代信息化健康管理
- 随着科技进步发展,智能设备迅速普及,智能手环作为热门的健康管理设备在市场上迅速铺开,本文通过对智能手环发展进行分析,提出了应将智能设备在健康管理中的作用理性定位,促进健康管理产业信息化的发展。
- 陈念昭谢敏
- 关键词:健康管理
- 文献传递
- 耳穴治疗血液透析口渴患者90例及作用机理初探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观察耳穴按压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口渴的疗效。并进行机理探讨。方法: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口渴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耳穴治疗组,应用口干渴强度评分表作为评定口渴程度的量化指标,日净增体重比作为与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的指标,分别于治疗4周和8周后观察结果。结果:治疗4周和8周后,46例常规治疗组患者口干渴程度变化不明显,耳穴治疗组44例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口干渴强度评分明显下降(P<0.01),日净增体重比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耳穴按压治疗可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口渴症状,控制透析间期体重的增加,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推广应用。
- 谢敏胡振奋
- 关键词:针灸疗法耳针口渴针灸效应体重针灸效应
- 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预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病理分级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建立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invasivebladder cancer,NMIBC)病理分级预测模型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嘉兴市第二医院病理确诊的81例NMIBC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接受增强CT检查,收集其皮髓期和实质期影像资料,对膀胱肿瘤轮廓进行勾勒,提取一阶变量、纹理变量、形状特征、小波变换变量,总计1980个特征变量。采用最大相关最小冗余(max-relevance and min-redundancy,mRMR)算法与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算法进行特征选择,最后利用多种机器学习算法结合有意义的特征变量建立预测模型,用于比较其预测NMIBC病理分级的敏感度、特异性和准确率。结果运用mRMR联合LASSO筛选出19个特征变量,使用K近邻分类(K-nearest neighbor,KNN)、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s,NNET)、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SVM)4种机器学习算法建立模型并验证。4种模型建立成功且结果相对一致,其中RF模型表现相对稳定,在验证集中准确率为91.4%。在测试集中准确率为70.0%。结论通过术前增强CT影像组学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可精准预测NMIBC病理分级,对推动膀胱癌个性化治疗具有科学意义。
- 谢敏蒋恩琰唐晨野郭晓
- 关键词: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病理分级
- 阿帕他胺治疗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伴淋巴转移2例
- 2025年
- 1病例资料1.1病例1患者男性,77岁,因“下腹痛8天”于2022年1月28日入院。查体:前列腺Ⅲ度增生,质地硬,表面凹凸不平。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100 ng/mL,游离PSA>30 ng/mL,未做激素检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为14.80 ng/mL。
- 谢敏蒋恩琰郭晓
-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激素敏感性淋巴转移皮疹
- 结直肠腺瘤组织幽门螺杆菌富集与腺瘤临床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观察结直肠腺瘤患者腺瘤组织幽门螺杆菌(Hp)富集情况,分析其与结直肠腺瘤临床及病理特征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中西结合医院内镜中心1622例胃肠镜检查者的资料。比较结直肠腺瘤组(743例)和检查阴性对照组(879例)的一般资料、胃黏膜Hp感染情况、结直肠腺瘤临床及病理特征、腺瘤Hp甲基蓝特殊染色、腺瘤Hp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腺瘤人Toll样受体5(TLR5)蛋白免疫荧光结果。结果结直肠腺瘤组共743例,年龄(54.5±12.3)岁,男性占56.0%(416/743)。对照组共879例,年龄(55.6±12.1)岁,男性占58.4%(513/879)。结直肠腺瘤组胃Hp阳性361例(48.6%),对照组胃Hp阳性331例(3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胃黏膜Hp感染与腺瘤组织Hp富集存在明显相关性(OR=28.590;95%CI:18.554~44.055,P<0.001)。同时发现结直肠腺瘤Hp富集与腺瘤数目、直径、腺瘤病理类型、腺瘤恶性度等存在相关性(RR=0.804、3.163、3.089、2.463,均P<0.001),且发现Hp富集的腺瘤组织TLR5蛋白表达增高。结论胃Hp感染与结直肠腺瘤Hp富集事件相关,而腺瘤组织Hp富集与腺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之间具有相关性,其促瘤作用可能与Hp上调黏膜TLR5蛋白表达有关。
- 庄肇朦余炳取谢敏张益光
- 关键词:结直肠腺瘤幽门螺杆菌TOLL样受体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