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彬

作品数:14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疗效
  • 3篇磨牙
  • 3篇矫治
  • 2篇带环
  • 2篇牙周
  • 2篇乳磨牙
  • 2篇颌畸形
  • 2篇细胞
  • 2篇疗效观察
  • 2篇静磁场
  • 2篇畸形
  • 2篇肌细胞
  • 2篇间隙保持器
  • 2篇矫治器
  • 2篇保持器
  • 2篇SD大鼠
  • 2篇磁场
  • 2篇磁力矫治器
  • 1篇第三磨牙
  • 1篇碘仿

机构

  • 8篇大庆龙南医院
  • 5篇齐齐哈尔医学...
  • 3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昆明医学院

作者

  • 10篇张彬
  • 7篇果利
  • 6篇王铁瑛
  • 5篇殷忠平
  • 4篇杨丽华
  • 4篇许艳华
  • 3篇付黎明
  • 2篇郝怡
  • 2篇徐芸
  • 2篇郑杰
  • 1篇姜玲
  • 1篇于金玲
  • 1篇黄云
  • 1篇于立红
  • 1篇李潇潇
  • 1篇尤欣
  • 1篇王孪双
  • 1篇王清
  • 1篇陈红
  • 1篇刘国华

传媒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黑龙江医药科...
  • 1篇牙体牙髓牙周...
  • 1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实用口腔...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4篇200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庆市错颌畸形青少年第三磨牙牙胚发生发育情况调查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调查大庆市错颌畸形青少年第三磨牙的发生和发育情况,为口腔疾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为正畸拔牙及保持提供依据。方法对650名13~18岁青少年全牙列曲面断层片的第三磨牙牙胚的发生发育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第三磨牙牙胚发生率为92.6%,男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全部病人中,第三磨牙先天缺失率以人数计为26.93%、以牙胚数计为15.9%;无论上颌还是下颌,第三磨牙牙胚缺失率与左右侧无关;上颌第三磨牙牙胚的缺失率明显大于下颌(P<0.05);第三磨牙因萌出位置出现阻生的发生率较高。
张彬杨丽华果利王铁瑛
关键词:第三磨牙阻生
大庆市西城区208名老年人牙体磨损的调查分析
2009年
目的:调查并分析大庆市西城区老年人牙体磨损的发病情况。方法:对208名大庆市西城区老年人进行牙体磨损的检查,同时填写调查问卷。结果:①大庆市西城区老年人牙体磨损发病率为96.15%;②Ⅱ度磨损为最多,占52.0%;③牙体磨损中刷牙不正确者为最多。结论:①男性牙体磨损发生率高于女性;②牙体磨损与刷牙方式不正确和个人的饮食习惯等有关。
杨丽华张彬付黎明尤欣郑杰于金玲李潇潇
关键词:老年人牙体磨损
牙颌畸形患者矫治前准备体会
2011年
正畸矫治前做好各项咨询解释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是矫治治疗成功实施的首要前提条件,帮助患者做好心理调整,排除影响矫治的其他疾病,认识到建立良好的口腔保健行为的重要性,使患者及家属明确矫治治疗的费用,在正畸矫治前准备充分,在治疗过程中保持良好的遵医行为,其作用和效果是不容忽视的。
王铁瑛王孪双殷忠平张彬果利
关键词:牙颌畸形矫治
Vitapex 1次性治疗乳磨牙慢性窦道型根尖周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比他派克斯糊剂进行1次性根管填充治疗乳磨牙慢性窦道型根尖周炎的疗效。方法:将186例206颗慢性窦道型根尖周炎的乳磨牙,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比他派克斯糊剂和碘仿氧化锌糊剂进行驶次性根管充填,并进行1年的临床观察:结果:用比他派克斯糊剂是一种很好的乳磨牙根管充填剂,用它进行根管治疗术1次性治疗漫性窦道型根尖周炎简便。
杨丽华王清于立红张彬付黎明郑杰郝怡
关键词:慢性窦道型根尖周炎疗效观察VITAPEX乳磨牙碘仿氧化锌糊剂根管充填剂
复合树脂高强纤维间隙保持器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评估复合树脂高强纤维(GFRCR)间隙保持器力学性能及临床应用疗效。方法应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测量GFRCR和带环丝圈式间隙保持器的最大抗剪切力值;临床选双侧下颌第二乳磨牙均缺失需要缺隙保持患儿43例,一侧用GFRCR间隙保持器(GFRCR组),对侧用带环丝圈式间隙保持器(带环丝圈组),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操作时间和患者主观疼痛程度,以及配戴1、3、6和12个月后2种间隙保持器的成功率。结果两组间隙保持器最大抗剪切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FRCR组临床操作时间短于带环丝圈组(P<0.05);GFRCR组患者基本无疼痛,主观舒适程度优于带环丝圈组(P<0.05);第1、3和6个月配戴成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月配戴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FRCR组低于带环丝圈组。结论2种间隙保持器具有可比拟的机械强度;GFRCR间隙保持器操作省时、简单、舒适、疼痛小、短期疗效优。
殷忠平张彬王铁瑛果利何苗许艳华
关键词:间隙保持器力学性能
磁力矫治器模拟静磁场对面颌肌细胞形态及超微结构影响研究
2013年
目的研究磁力矫治器产生静磁场对SD大鼠面颌肌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于2010年6月至2012年11月在昆明医学院口腔医学研究所完成。将SD大鼠面颌肌细胞加载磁场强度为971.77mT的静磁场,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正常,细胞生长适应性良好;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质游离核糖体、高尔基体、糖原、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和微丝均较发达。结论磁力矫治器模拟静磁场对细胞形态和细胞内部结构无损伤,其可产生促进细胞生长的生物学效应。
殷忠平许艳华张彬果利王铁瑛徐芸
关键词:SD大鼠静磁场磁力矫治器透射电镜
呀可宁脱敏凝胶治疗龈下刮治所致根面牙本质敏感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09年
杨丽华张晶付黎明张彬黄云郝怡殷同平
关键词:龈下刮治牙本质敏感症
对19例牙周病患者进行正畸治疗的临床观察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研究牙周炎患者的正畸治疗和保持。方法对19例牙周炎导致前牙唇向移位,散开的患者进行正畸治疗。结果 19例患者,疗程最长30个月,最短7个月,平均疗程15个月。治疗后均可达到关闭散在间隙,去除咬合创伤的效果。结论牙周炎患者是完全可以接受,并且应该进行正畸治疗的,在矫治结束后若能进行永久保持,是可以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的。
张彬果利姜玲刘国华
关键词:牙周炎正畸治疗
磁力矫治器模拟静磁场对SD大鼠面颌肌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2014年
目的:研究磁力矫治器产生静磁场对SD大鼠面颌肌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第3代面颌肌细胞实验组加载磁场强度为971.77 mT的静磁场,对照组无磁场处理。用酶联免疫检测仪和流式细胞仪测定培养48 h和72 h后各组细胞的吸光度(A)值和细胞周期,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A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细胞周期结果显示实验组G0/G1期比例比对照组低(P<0.05),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PI值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磁力矫治器静磁场有促进面颌肌细胞增殖的作用,促进细胞由G0/G1期向S期、S期向G2/M期转化。
殷忠平王铁瑛果利张彬许艳华徐芸
关键词:静磁场磁力矫治器增殖细胞周期
复合树脂高强纤维与带环丝圈式间隙保持器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评估传统带环丝圈式间隙保持器(BLSM)与复合树脂高强纤维(GFRCR)间隙保持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下颌双侧第二乳磨牙均缺失需缺隙保持患儿42例,其中一象限用GFRCR制作间隙保持器,另一象限用传统BLSM,比较佩戴前和1、3、6个月后基牙的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探诊深度(PD),并比较2种间隙保持器成功率。结果:2组患儿在配戴间隙保持器1、3、6个月后PLI、SBI均高于佩戴前,且GFRCR组优于BLSM(P<0.05);而PD在GFRCR组佩戴前和佩戴后1个月无显著差异(P>0.05),与3、6个月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均小于BLSM组(P<0.05);2组间隙器保持器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GFRCR间隙保持器是一种可供临床上选择的理想间隙保持器技术。
殷忠平许艳华徐芸陈红果利张彬王铁瑛
关键词:间隙保持器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