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丽娜

作品数:7 被引量:72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市房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死亡率
  • 2篇死因
  • 2篇死因顺位
  • 2篇潜在减寿年数
  • 2篇减寿
  • 2篇减寿分析
  • 2篇减寿年
  • 2篇减寿年数
  • 1篇疫苗
  • 1篇人口死因
  • 1篇通事
  • 1篇肿瘤
  • 1篇肿瘤死因
  • 1篇麻疹
  • 1篇麻疹抗体
  • 1篇免疫
  • 1篇抗体
  • 1篇老年人口
  • 1篇疾病负担
  • 1篇交通事故

机构

  • 4篇北京市房山区...

作者

  • 4篇张丽娜
  • 3篇马淑玲
  • 3篇赵清水
  • 1篇孟毅
  • 1篇吴涛

传媒

  • 2篇公共卫生与预...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国慢性病预...

年份

  • 4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2008-2013年北京市房山区居民恶性肿瘤死因及减寿分析被引量:12
2015年
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中国恶性肿瘤的死亡率处于世界较高水平,严重威胁我国居民的健康[1]。为了解北京市房山区居民恶性肿瘤死因构成及疾病负担情况,为恶性肿瘤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本研究中我们对房山区2008-2013年居民恶性肿瘤死因资料进行分析。
马淑玲张丽娜赵清水
关键词:恶性肿瘤死亡率死因顺位潜在减寿年数
北京市房山区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调查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房山区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为采取有效的麻疹预防措施和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probability proportion to size,pps)在房山区随机选取10个村居委会,在当地连续居住6个月以上的10个年龄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共260人。采用调查问卷收集研究对象人口学特征、含麻疹成分疫苗免疫史、麻疹患病史。采集静脉血5ml,用ELASA方法检测麻疹Ig G抗体水平。结果调查对象抗体阳性率为86.54%,标化阳性率为89.73%,抗体水平中位数为1 135.22 IU/L。不同年龄组人群中,麻疹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4.77,P〈0.01;H=30.61,P〈0.01)。〈1岁组麻疹抗体阳性率最低,为60.87%;15~19岁组抗体阳性率最高,为100.00%。1~4岁组儿童麻疹抗体水平最高,为2 743.98 IU/L;20~24岁组人群麻疹抗体水平最低,为579.37IU/L。平原、丘陵和山地三类地区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9,P〈0.01;H=8.92,P=0.01);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人群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水平明显低于有接种史和接种史不详的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45,P〈0.01;H=12.15,P=0.02)。结论北京市房山区常住人口中,5~19岁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较高,可有效阻断病毒传播,发生大范围麻疹暴发和流行的风险较小,〈8月龄婴儿和20~29岁人群麻疹抗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孟毅吴涛张丽娜
关键词:麻疹抗体疫苗免疫
北京市房山区2009-2014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死因及减寿分析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房山区60岁以上居民死因构成,为老年居民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YLL)、潜在减寿年数率(PYLLR)、平均减寿年数(AYLL)等来评估老年人口死亡原因导致的减寿情况。结果 2009-2014年房山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平均死亡率为2 623.31/10万,标化死亡率为34 955.13/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χ2=391.349,P<0.05)。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为2 460.31/万,占全部死因的92.32%。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YPLL为62 400.00人年,AYLL为2.91年/人,RPYLL为84.63%。结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是房山区老年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心脑血管、恶性肿瘤等疾病的防控、干预措施,提升老年人口的生存质量。
马淑玲张丽娜赵清水
关键词:老年人口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死因顺位
2003—2013年北京市房山区居民交通事故死亡分析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房山区居民交通事故死亡情况。方法对房山区居民2003—2013年的死因监测资料进行分析,描述交通事故死亡情况,使用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去死因期望寿命、潜在减寿年数(PYLL)、标化潜在减寿年数(SPYLL)等指标来评估交通事故死亡导致的疾病负担。结果 2003—2013年期间房山区交通事故导致死亡的人数为1382人,粗死亡率为16.45/10万,标化死亡率为15.69/10万。去死因期望寿命为80.42岁,去除交通事故导致的死亡后,预期寿命可增加0.42岁。因交通事故死亡的潜在减寿年数为58 386.5人年,标化潜在减寿年数为55 693.33人年。结论交通事故死亡是威胁房山区居民健康及生命安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应加强交通事故伤害的预防,制定合理的应对政策。
马淑玲张丽娜赵清水
关键词:交通事故疾病负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