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丹凤

作品数:4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临朐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疗效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胶囊
  • 2篇梗死
  • 1篇盐酸
  • 1篇盐酸氟桂利嗪
  • 1篇盐酸氟桂利嗪...
  • 1篇炎性
  • 1篇依达拉奉
  • 1篇尤瑞克林
  • 1篇症状
  • 1篇治疗急性脑梗...
  • 1篇治疗脑梗死
  • 1篇中风
  • 1篇神经功能
  • 1篇神经功能缺损
  • 1篇疏血通
  • 1篇通络
  • 1篇通络胶囊

机构

  • 4篇临朐县人民医...

作者

  • 4篇冯丹凤
  • 1篇刘明

传媒

  • 1篇环球中医药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世界复合医学...
  • 1篇反射疗法与康...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消栓通络胶囊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2024年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消栓通络胶囊联合尤瑞克林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治疗方法不同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0月临朐县人民医院神经内三科收治的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35例)。对照组采用尤瑞克林治疗,观察组采用消栓通络胶囊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清学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91.43%(32/35)vs 71.43%(2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29,P<0.05)。观察组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白细胞介素-8、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均更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5.71%vs 2.8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栓通络胶囊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血流动力学和血清学指标均显著改善,用药安全性较高。
冯丹凤刘明康吉亮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消栓通络胶囊尤瑞克林临床疗效
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
2015年
目的在对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疗效客观评价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提升脑梗死患者疗效的临床方案。方法以随机方式选择本院2013年07月-2015年07月收治的34例脑梗死患者(实验组),予以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同时选取34名脑梗死患者(对照组),予以疏血通单独治疗,观察2组入选患者治疗情况,再予以客观比较。结果上述入选患者中,实验组入选患者有效率91.18%,对照组73.53%,且实验组入选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度分数、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等都比对照组高,2组比较有差距(P<0.05)。结论对于脑梗死患者,予以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除了可以提升患者疗效,而且还能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度状况和日常生活能力,效果突出,可推广。
冯丹凤
关键词:疏血通依达拉奉脑梗死
前庭康复操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对前庭性偏头痛患者临床症状及EQ-5D评分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前庭康复操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对前庭性偏头痛患者临床症状及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78例前庭性偏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于此基础上加用前庭康复操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眩晕程度、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主症评分(1.95±1.02)分、次症评分(4.01±1.24)分、兼症评分(10.49±2.33)分、舌苔脉象评分(1.30±0.54)分、症状总评分(17.75±5.13)分、眩晕障碍程度评定量表评分(15.08±1.40)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61±1.33)分、(8.44±2.51)分、(21.65±4.13)分、(3.39±1.55)分、(38.42±7.52)分、(32.55±4.61)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EQ-5D评分(79.52±10.03)分高于对照组的(60.72±8.6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庭康复操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明显改善前庭性偏头痛患者临床症状评分,缓解患者眩晕程度,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冯丹凤
关键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临床症状
ABCD3-I评分联合炎性及凝血指标对TIA近期卒中风险的预测分析
2024年
联合使用ABCD3-I评分与炎性及凝血指标预测分析短暂性脑缺血(TIA)患者近卒中发生风险。方法 对2024年3月至2024年9月期间,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首次发作的TIA患者基线资料进行整理,经过整理后共计106例患者的资料与研究要求相符。按照患者近期是否发生卒中作为分组依据,将36例近期发生卒中的患者列入卒中组,将70例近期未发生卒中的患者列入非卒中组。对所有患者开展ABCD3-Ⅰ评分,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患者的sCD40L、Fib水平进行检测并对比,通过绘制ROC曲线对各组患者相关指标预测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卒中组与非卒中组相比,ABCD3-Ⅰ评分、sCD40L水平、Fib水平显著上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预测TIA患者发生近期卒中风险具有一定价值。结论 ABCD3-I评分联合炎性及凝血指标可有效预测TIA患者近期卒中发生风险,具有高度的临床实践价值。
冯丹凤王洋王蕾
关键词:TIA卒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