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丽霞

作品数:11 被引量:63H指数:3
供职机构:邯郸市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理
  • 2篇血管
  • 2篇食管
  • 2篇外伤
  • 2篇脑外伤
  • 2篇护理
  • 1篇蛋白
  • 1篇蛋白类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损伤
  • 1篇心理干预
  • 1篇心理状态
  • 1篇血管功能
  • 1篇血管生成
  • 1篇血管生成拟态
  • 1篇血清
  • 1篇血清炎症
  • 1篇血清炎症因子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因子

机构

  • 8篇邯郸市第一医...

作者

  • 8篇张丽霞
  • 2篇朱晓林
  • 2篇李洁
  • 2篇骆莉
  • 1篇潘慧娴
  • 1篇霍瑞民
  • 1篇李炜莉
  • 1篇张静
  • 1篇石换丽
  • 1篇张利婷

传媒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中国医药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个体化系统营养支持结合心理干预对食管癌放疗患者心理状态、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35
2021年
目的观察个体化系统营养支持结合心理干预对食管癌放疗患者营养状况、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19年6月邯郸市第一医院收治的6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个体化营养支持结合心理干预护理,2组疗程均为28 d。观察2组干预前后营养状况[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转铁蛋白(TRF)水平]、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评分。结果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2组患者ALB、PA、Hb、TRF水平及WHOQOL-BREF评分均显著升高(P均<0.05),SAS、SDS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ALB、PA、Hb、TRF水平及WHOQOL-BREF评分均更高(P均<0.05),SAS、SDS评分均更低(P均<0.05)。结论个体化系统营养支持结合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食管癌放疗患者营养状况和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李洁骆莉张丽霞朱晓林李美芳
关键词:心理干预食管癌营养状况生活质量
百贝宁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观察百贝宁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10例秋季腹泻患儿分成观察组和治疗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百贝宁1 g,3次/d,连服2 d,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有效率达92.6%,无一例不良反应。结论:百贝宁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安全有效。
张丽霞
早期护理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功能与神经功能的影响分析
2019年
在文章所系研究内容中,主要是针对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对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活动及神经功能、日常护理方面,采用早起护理模式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方法:在所有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中,选取其中75名患者作为文章的研究对象,并按照给患者编排好的数字,进行相应的分组,对已经分成两组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给常规组患者,而在研究组之中,不仅要采取常规性护理干预,同时还要进行早期护理干预方式,对两组患者都采取为期4个星期的护理,最后对观察组、常规组两者之间产生的活动能力、神经功能、日常生活等方面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所有患者的生活及运动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等方面的评分进行比较,在研究组中的患者明显要比常规组的评分要稿,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本次研究对象的患者采取早起护理的方式,有效改善了患者生活及活动能力,促使患者拥有了良好的生活质量,提高了护理的效率。
张丽霞李占彪
关键词:早期护理颅脑外伤神经功能
渐进式护理对脑外伤术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2019年
主要研究渐进式护理对脑外伤术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在本次研究过程中,为了能够取得更加准确的研究结果,本院选取近一年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实际情况,我院随机抽取59例脑外伤术后患者,由于选取的患者为奇数,因此在分配的过程中A组为29例,B组为30例,在对A组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为了进行更好的区分,在对B组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则采用渐进式的护理方式,在治疗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信息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进行及时的记录。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研究后能够得到一定的结论,采用了渐进式护理的B组患者的康复情况要明显好于采用传统护理方式的A组,除了患者的康复情况有所好转以外,患者的心理状态,对于医护人员的护理满意程度以及术后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各项评分均高于A组。p<0.05,因此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治疗的过程中,采用渐进式的护理方式能够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患者的满意程度以及康复效率都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同时患者的心理状态也能得到有效的改善,在术后能够更加积极的投入到生活中。
张丽霞李占彪
关键词:脑外伤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心理状态
三七总皂甙对儿童心肌损伤的影响
2017年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甙对儿童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心肌损伤患儿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维生素C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三七总皂甙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在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方面,研究组患儿MDA显著低于对照组,SOD活性以及HSP70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损伤患儿应用三七总皂甙处理有利于改善HSP70表达,临床上应当推广应用。
李炜莉霍瑞民张丽霞张静
关键词:三七总皂甙儿童心肌损伤
麻杏石甘汤加减灌肠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痰热壅肺证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讨麻杏石甘汤加减灌肠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邯郸市第一医院2020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痰热壅肺证患者1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吸氧、呼吸机支持及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抗感染等治疗;观察组西医治疗同对照组,同时给予麻杏石甘汤加减灌肠。2组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炎症指标[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水平及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及治疗14 d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咳嗽、咳痰黄稠、气喘息粗、烦躁口渴、大便干结症状积分及血清CRP、TNF-α、PCT、WBC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各项中医症状积分及血清炎症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4.55%(52/55)比78.18%(43/55),(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加减灌肠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机体炎症反应,促进患者恢复。
石换丽潘慧娴张丽霞肖丽平张利婷
关键词:重症肺炎呼吸衰竭麻杏石甘汤灌肠疗法
依达拉奉联合软通道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血管功能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1
2019年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软通道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血管功能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河北省邯郸市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行软通道引流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脑血管功能指标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记录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4. 0%(84/100)比67. 0%(67/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3)。治疗后,2组患者的脑血管平均流速、平均流量均明显增加,且观察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0. 3±1. 9) cm/s比(17. 7±1. 6) cm/s、(17. 7±3. 7) ml/s比(15. 7±1. 6) ml/s],脑血管周围阻力、动态阻力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1 357±199) kPa/m比(1 542±147) kPa/m、(318±31) kPa/m比(357±22) kPa/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本研究2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联合软通道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脑血管功能,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李占彪张红磊张丽霞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依达拉奉脑血管功能血清炎症因子
食管鳞癌患者血清中lncRNA-TUSC7、lncRNA-UCA1表达与血管生成拟态的关系及意义
2023年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肿瘤抑制候选基因-7(lncRNA-TUSC7)、长链非编码尿路上皮癌相关基因1(lncRNA-UCA1)表达与血管生成拟态(VM)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1年12月经该院确诊为ESCC的133例患者,按照是否形成VM将其分为有VM组76例及无VM组57例,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两组患者血清lncRNA-TUSC7、lncRNA-UCA1表达;分析lncRNA-TUSC7、lncRNA-UCA1表达与ESCC患者不同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lncRNA-TUSC7、lncRNA-UCA1表达与VM生成之间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联合lncRNA-TUSC7、lncRNA-UCA1检测对ESCC患者形成VM的预测效能。结果相比于无VM组,VM组患者lncRNA-TUSC7表达显著降低,而lncRNA-UCA1表达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ncRNA-TUSC7与ESCC患者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是否发生VM具有密切联系(均P<0.05);lncRNA-UCA1与ESCC患者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浸润程度及是否发生VM具有密切联系(均P<0.05);Spearman相关系数显示,lncRNA-TUSC7与VM生成之间呈负相关(r=-0.782,P<0.001),而lncRNA-UCA1与VM生成之间呈正相关(r=0.766,P<0.001)。ROC曲线显示lncRNA-TUSC7、lncRNA-UCA1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单一检测(Z=2.428,P<0.05),灵敏度为89.40%,特异度为83.20%,对ESCC发生VM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结论通过定时监测ESCC患者lncRNA-TUSC7、lncRNA-UCA1表达能够对其是否合并VM做出有效评估,并对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预防奠定了可信的生物标志物基础,同时也为日后靶向治疗ESCC合并VM患者提供了可能的治疗靶点,具有较为深远的临床意义。
李洁李美芳骆莉张丽霞朱晓林
关键词:血管生成拟态食管鳞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