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洋

作品数:13 被引量:12H指数:3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专利
  • 3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篇活性
  • 7篇白杨素
  • 6篇细胞
  • 5篇灭杀
  • 3篇亮氨酸
  • 3篇抗癌
  • 3篇氨酸
  • 2篇丹酚酸
  • 2篇丹酚酸A
  • 2篇单线态
  • 2篇单线态氧
  • 2篇药物
  • 2篇抑制活性
  • 2篇原位
  • 2篇原位角膜磨镶...
  • 2篇杀伤
  • 2篇杀伤肿瘤
  • 2篇杀伤肿瘤细胞
  • 2篇屈光
  • 2篇肿瘤

机构

  • 13篇南华大学

作者

  • 13篇李洋
  • 7篇何军
  • 7篇刘运美
  • 3篇杨静
  • 3篇郭玉
  • 2篇刘鼎
  • 1篇唐国涛
  • 1篇曹轩
  • 1篇李红
  • 1篇袁满红
  • 1篇贺芬
  • 1篇彭俊梅

传媒

  • 2篇南华大学学报...
  • 1篇中南医学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04
  • 1篇200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具有EGFR激酶抑制活性的白杨素亮氨酸衍生物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EGFR激酶抑制活性的白杨素亮氨酸衍生物,其能够特异性地阻断癌细胞分裂从而使癌细胞死亡的白杨素亮氨酸衍生物,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对人体正常细胞无灭杀活性,可以有效避免因对人体正常细胞的灭杀带来的副作用...
刘运美李洋何军张奇志
文献传递
基于黄酮骨架的氨基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癌活性研究
为增加白杨素的抗癌活性,结合现有的化合物库设计并合成一种含氨基酸药效基团的白杨素衍生物,并通过生物学手段初步研究其作用靶点和体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机制,为研制新型黄酮类抗癌药物奠定基础。  方法:本课题以白杨素,2-溴辛酸...
李洋
关键词:氨基酸衍生物氨基酸抗癌活性细胞凋亡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屈光稳定性的动态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erinsitiukeratomileusis,LASIK)后屈光稳定性和屈光度数回退的原因。方法 将 486例 ( 798只眼 )近视患者按屈光度数分为A组 492只眼 ( - 1 .2 5~- 6.0 0D)和B组 30 6只眼 ( - 6.2 5~ - 2 0 .0 0D)行LASIK ,记录术前、术后视力及屈光度数、角膜厚度和角膜激光切削区直径 ,应用裂隙灯扫描角膜地形图 /角膜测厚系统 (ObscanⅡ )评估两组术后角膜屈光力改变和屈光度矫正之间的关系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术后平均随访时间 4年。结果  ( 1 )A组 :回退术眼 (术后屈光度数≥ - 1 .0 0D) 5 1只眼 ,占 1 0 .37% ,术后平均角膜厚度 486.5 8± 35 .40 μm ,与正常术眼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 ;术后平均屈光度数为 - 1 .35± 0 .2 8D。 ( 2 )B组 :回退术眼 1 1 4只眼( 37.2 5 % ) ,术后平均角膜厚度为 441 .38± 2 4 .5 3μm ,与正常术眼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术后平均屈光度数为 - 1 .95± 1 .0 5D。结论 LASIK可有效治疗屈光度为 - 1 .2 5~ - 2 0 .0 0D的近视眼。术中激光切削直径小者和高度近视术前角膜厚度薄者术后易出现屈光度数回退。
李红袁满红李洋
关键词:近视屈光度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一种具有EGFR激酶抑制活性的白杨素亮氨酸衍生物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EGFR激酶抑制活性的白杨素亮氨酸衍生物,其能够特异性地阻断癌细胞分裂从而使癌细胞死亡的白杨素亮氨酸衍生物,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对人体正常细胞无灭杀活性,可以有效避免因对人体正常细胞的灭杀带来的副作用...
刘运美李洋何军张奇志
文献传递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屈光不正的护理
2001年
李洋
关键词: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护理屈光不正
一种具有抗癌活性的白杨素异亮氨酸衍生物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对肺癌细胞A549和宫颈癌细胞Hela具有抑制活性的白杨素异亮氨酸衍生物,其能够特异性地阻断肺癌细胞和宫颈癌细胞分裂从而使肺癌细胞和宫颈癌细胞死亡,在杀死肺癌细胞和宫颈癌细胞的同时,对人体正常细胞无灭...
刘运美李洋何军杨静郭玉段海英
文献传递
一类卟啉-白杨素复合物及其抗肿瘤活性
本发明合成得到了一类新型的卟啉‑白杨素衍生物,以卟啉分子为载体,利用其肿瘤组织聚集的效应,同时利用其能够产生单线态氧杀伤肿瘤细胞的性质,结合白杨素的天然抗肿瘤活性,得到一类新型的抗肿瘤化合物,为抗肿瘤药物的研究提供一个新...
刘运美刘鼎张奇志李洋杨静刘振华何军
文献传递
伪天然产物Pseudo-SAA的合成及其抗癌活性评价以及构效关系分析
目的:丹酚酸A(SAA)作为一种从中草药丹参中提取的天然产物被广泛用于心血管保护以及清除机体内的自由基。在抗癌活性方面,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丹酚酸A的抗癌机制研究,而对丹酚酸A在增强抗癌活性的改造却鲜有报道。本课题以丹酚...
李洋
关键词:丹酚酸A抗癌
一类卟啉-白杨素复合物及其抗肿瘤活性
本发明合成得到了一类新型的卟啉‑白杨素衍生物,以卟啉分子为载体,利用其肿瘤组织聚集的效应,同时利用其能够产生单线态氧杀伤肿瘤细胞的性质,结合白杨素的天然抗肿瘤活性,得到一类新型的抗肿瘤化合物,为抗肿瘤药物的研究提供一个新...
刘运美刘鼎张奇志李洋杨静刘振华何军
文献传递
一种具有抗肺癌活性的白杨素苯丙氨酸衍生物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对肺癌细胞A549具有良好抑制活性的白杨素苯丙氨酸衍生物,其能够特异性地阻断肺癌细胞分裂从而使肺癌细胞死亡,在杀死肺癌细胞的同时,对人体正常细胞无灭杀活性,可以有效避免因对人体正常细胞的灭杀带来的副作...
刘运美李洋何军瑜文美郭玉张奇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