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瑞锋
- 作品数:5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腹腔镜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 2019年
- 直肠癌属于肠道恶性肿瘤,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外科手术为其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现阶段,临床对直肠癌的治疗不仅仅要求根治肿瘤病灶,还要求最大程度的保留患者的排便、控便及性功能,从而改善患者预后。超低位直肠癌的解剖位置较为复杂,因而手术难度较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相对较高,而腹腔镜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大大改善了这一弊端,不仅降低了超低位直肠癌的手术难度,也提高了手术治疗的安全性,本文主要针对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手术治疗中腹腔镜技术的应用优势及具体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 闫瑞锋安海民赵宏升潘吉勇
- 关键词: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微创
-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出血的临床治疗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析胃大部切除术后胃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58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出现胃出血的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凝血酶+奥美拉唑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再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79.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69,P〈0.05)。观察组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82.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47,P〈0.05)。结论针对胃大部切除术后所出现的早期胃出血,应先明确其具体病因,之后方可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而通过手术治疗所能达到的临床效果要优于奥美拉唑+凝血酶,应将其作为胃大部切除术后胃出血的首选治疗方案。
- 闫瑞锋安海民郭子军潘吉勇
- 关键词:胃大部切除术胃出血再手术凝血酶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合并糖尿病36例效果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治疗合并糖尿病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选取该院在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合并糖尿病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36例,对所有患者均行LA术式。结果除1例患者因存现广泛盆腔粘连中转开腹手术外,其余3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仅1例患者发生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后痊愈,最终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结论 LA手术治疗合并糖尿病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在严格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安全、可行。
- 闫瑞锋安海民李文斌潘吉勇
- 关键词:LA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糖尿病
- 临床特征对胃癌患者发生胃周软组织转移及其生存期的影响
- 2022年
- 目的探讨临床特征对胃癌患者发生胃周软组织转移及其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胃癌根治性切除术的4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胃周软组织转移分为转移组(134例)与未转移组(278例)。观察不同临床特征对胃癌患者发生胃周软组织转移的影响,以及不同临床特征对胃癌合并胃周软组织转移患者生存期的影响。结果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度、有无远处转移、Bomnann分型、分化程度、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是胃癌患者发生胃周软组织转移的相关因素(P<0.05);肿瘤直径、有无脏器侵犯、淋巴结转移度、是否合并远处转移、血清CEA水平、Borrmann分型、分化程度会影响胃癌合并胃周软组织转移患者生存期(P<0.05)。结论胃癌的进展过程中胃周软组织转移常发生于肿瘤直径≥5 cm、浸润深度为T4、有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度>20%、低或未分化癌、Borrmann浸润型、血清CEA>5μg/L的患者中,且发生胃周软组织转移患者的预后较差。
- 赵宏升潘吉勇闫瑞锋闫龙超陈郑达宋小海王梅
- 关键词:胃肿瘤肿瘤转移临床病理学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肠梗阻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肠梗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开腹手术而言,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能够为结直肠癌患者提供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同时亦能够大幅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有效降低肠梗阻发生率。
- 闫瑞锋安海民郭子军潘吉勇
- 关键词:结直肠癌开腹手术腹腔镜肠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