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少林
- 作品数:12 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九江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应用PDCA规范使用β-内酰胺类药物以降低AUD的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控制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的管理办法。方法使用PDCA循环管理的方法的计划、执行、检查和处理四个阶段,通过现状调查、原因分析、确定目标等制订管理措施,经过执行、检查、改正处理,最后评价效果。结果实施PDCA循环法前后β-内酰胺类药物的使用,疗程不合格率、Ⅰ类切口预防用药不合格率、出院带药不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院AUD明显降低(P<0.05)。结论 PDCA循环法规范β-内酰胺类药物的合理应用,降低AUD效果显著。
- 杨姜德徐挺兰杨少林刘勇华许静
- 关键词: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 磷霉素抗生素锁技术在血液透析导管感染治疗中的应用
- 2015年
- 探索磷霉素抗生素锁技术(ALT)在治疗导管相关感染中的作用及给药方式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分析我院常见的导管感染细菌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统计对磷霉素的药物敏感率;选取导管感染病例,设计不同的给药方式,单药每日2次(A组),单药每日1次给药组(B组),联合用药(磷霉素+单药)每日各1次(C组)。观察3组治疗效果。结果 ①常见导管感染细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除表皮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磷霉素的敏感率均较高,可作为经验用药的选择;②不同的给药方式影响治疗效果。血培养转阴时间C组最短 (P<0.O5);体温下降速度C组最快(P<0.O5);白细胞总数及中性比的下降速度各组间无差异(P>0.O5)。结论 磷霉素可作为血透患者导管感染早期经验用药的选择,磷霉素ALT技术中不同的给药方式对治疗效果有影响,其中联合用药局部封管能提高治疗效果,血培养转阴时间及体温下降速度可作为疗效观察指标。
- 李丽朱玉华彭桂青许静杨少林
- 关键词:磷霉素药物敏感试验导管感染血液透析
- 血液透析导管感染应用磷霉素抗生素锁技术的临床效果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索磷霉素抗生素锁技术(antibiotic lock technology,ALT)在治疗导管相关感染中的作用及给药方式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4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2012年1月至2014年4月在九江学院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治疗的导管相关感染的血透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n=14)、B(n=7)、C(n=8)、D(n=14)四组,观察各组治疗效果。A组患者单药每日2次,B组患者单药每日1次,C组患者联合用药(磷霉素+单药)每日各1次,D组患者为未封管处理。结果:①导管感染的前四位细菌共41例,占95.3%,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除表皮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磷霉素的敏感率均较高,分别为82.3%、71.4%、73.3%、96.5%;②不同的给药方式影响治疗效果。联合给药组血培养转阴时间最短(P<0.05);体温下降速度最快(P<0.05);但各组间白细胞总数及中性比的下降速度无差异(P>0.05)。结论:磷霉素可作为是早期用药的选择,磷霉素锁技术中的联合用药能提高治疗效果,血培养转阴时间及体温下降速度可作为疗效观察指标。
- 李丽朱玉华杨少林许静
- 关键词:磷霉素药物敏感试验导管感染血液透析
- 由P-糖蛋白介导的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介绍由P-糖蛋白介导的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进展。方法:以近几年国内、外有代表性的论文为依据,就P-糖蛋白性质、功能和作用机制在药物相互作用中的运用进行分析和评述。结果:发现P-糖蛋白可以介导抗肿瘤药、循环系统用药、抗生素类药、免疫调节剂、中枢神经系统用药等药物的相互作用。结论:由P-糖蛋白介导的药物相互作用研究不够深入,缺乏系统性研究。
- 杨少林李焕德彭珍珍赵绪元
- 关键词:P-糖蛋白药物相互作用
- 不同剂量的胡椒碱对去甲替林在小鼠脑血分布中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研究胡椒碱对小鼠体内去甲替林药代动力学及脑血分布的影响,为胡椒碱对P-糖蛋白(P-gp)调节作用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216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连续服用生理盐水、维拉帕米或不同剂量胡椒碱8 d,并于第8天给予以上药物1 h后腹腔注射去甲替林,于给药后5,15,30 min和1,2,4,6,8,12 h采集血及脑组织,并采用LC-MS/MS法测定去甲替林的浓度,计算血、脑中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和脑血浓度比值。结果:与生理盐水组相比,胡椒碱组血和脑组织中去甲替林浓度变化很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胡椒碱能够使去甲替林的脑血浓度比值及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12 h)减小,高浓度胡椒碱则无此影响。结论:低剂量胡椒碱可能可以诱导血脑屏障上P-gp的活性,而高剂量胡椒碱对血脑屏障上P-gp无此作用。
- 蔡立婧刘家稳李兰林杨少林阳剑张啟智彭文兴
- 关键词:胡椒碱去甲替林P-糖蛋白血脑屏障药代动力学
- 脑得生口服微乳制剂与片剂在大鼠体内药动学比较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比较脑得生口服微乳制剂与片剂中有效成分的药动学特征,为脑得生口服微乳剂型设计及合理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选用清洁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灌胃给予脑得生口服微乳制剂1.8mL·kg-1·d-1和脑得生片剂1.08g·kg-1·d-1,收集处理大鼠血液样本,采用HPLC法于不同时间点(5,10,20,30,45min,1,1.5,2,4,6,8,12h)测定血浆中脑得生主要活性成分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人参皂苷Rg1、葛根素(Puer)、川芎嗪(TMP)的浓度。采用非房室模型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并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相比脑得生片剂,口服微乳制剂中HSYA、Rg1、Puer、TMP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12、AUC0-∞)和峰浓度(Cmax)均明显增加(P<0.05),Puer的体内消除半衰期(t1/2)也明显延长(P<0.05)。结论:脑得生口服微乳制剂可有效增加有效成分HSYA、Rg1、Puer、TMP的吸收和生物利用度,是对中药制剂剂型改造的一次成功的探索。
- 杨少林张晓翠向大雄
- 关键词:脑得生口服微乳片剂药动学
- 乡镇卫生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了解江西省某市乡镇卫生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现状,针对不合理应用情况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选取江西省某市6家乡镇卫生院2016年1~6月共1800张门诊处方进行抗菌药物的使用状况分析。结果:1800张处方中有771张处方使用抗菌药物,其中350张处方存在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主要表现为用法用量不合理、适应证不明确、给药途径不适宜、用药疗程过长、联合用药不合理等。结论:需要通过抗菌药物相关培训提高医师水平,同时主管部门应通过对乡镇卫生院的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监控来改善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状况。
- 张华锋彭桂清朱玉华许静杨少林陈绪龙
-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抗菌药物门诊处方处方分析药事管理
- 脑得生口服微乳与片剂药动学的比较研究
- 一、目的
考察大鼠体内分别给予同等剂量的脑得生口服微乳和片剂后2种制剂药动学特征的差异,为脑得生口服微乳剂型设计及合理性评价提供依据。
二、方法
1.实验动物及给药方法
1.1实验动物分组及给药剂...
- 杨少林
- 关键词:脑得生口服微乳片剂药代动力学剂型设计
- 临床药师参与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用药分析及药学监护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为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HAP)患者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分析1例重症HAP患者的抗菌药物、镇痛镇静药物的应用是否合理,监护药物之间相互作用及其不良反应。结果:依据美罗培南可以覆盖到重症HAP常见菌群,作为经验性治疗是合理的;患者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考虑年龄较大,给予替考拉宁抗感染是合理的;同时使用地佐辛止痛是合理的,但考虑各种止痛药的特性,该患者使用丙泊酚更佳;根据该患者使用的药物,应该监测患者的肝、肾功能,心律、血压、血脂和凝血功能;注意维生素C与其他药物之间的配伍。结论:结合患者各项指标和药物特性,选择最安全、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治疗方案。
- 杨少林张晓翠徐挺兰陈绪龙钟海利
- 关键词: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临床药师用药分析药学监护
- 呋喃香豆素类化合物对CYP450酶系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 2011年
- 呋喃香豆素类化合物是香豆素 类的6,7或7,8位与呋喃基( )骈合而成的化合物的总称,这类化合物大量存在于伞形科植物中,其中很多是著名中药如自芷、前胡、当归等的主要成分;也存在于某些豆科、芸香科、菊科等植物中。常见的呋喃香豆素有补骨脂素、异欧前胡素、欧前胡素、氧化前胡素、白当归脑、白当归素、比克白芷素、前胡苷元等。
- 杨少林熊友健方平飞赵绪元
- 关键词:CYP450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