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华
- 作品数:5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板栗雄性不育生理学机制研究
- 本文对板栗雄性不育生理学机制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及结果如下:
1.从形态特征看,雄性不育品种浮来无花雄花序明显短于可育品种,雄花序生长至2.5~4cm时开始变黄,之后萎蔫脱落:而可育品种大红袍的雄花序一直在伸长...
- 刘丽华
- 关键词:雄性不育
- 文献传递
- 限制性内切酶介导(REMI)玉米大斑病菌的遗传转化及其转化子表型分析
- 本文对限制性内切酶介导(REMI)玉米大斑病菌的遗传转化及其转化子表型进行了分析。本研究通过在优化转化体系中的主要参数的基础上,建立了玉米大斑病菌的REMI转化体系。结果表明,玉米大斑病菌菌体的培养时间、细胞壁降解酶的种...
- 刘丽华
- 关键词:玉米病害大斑病菌抗病育种
- 文献传递
-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防洪减沙效应研究被引量:8
- 2001年
- 以北庄小流域各观测站的实测水文资料为依据 ,对小流域综合治理的产流产沙及防洪减沙效应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就单场降雨而言 ,在产流方式上 ,未治理流域以蓄满产流为主 ,治理流域以超渗产流为主 ;小流域暴雨径流量 W与降雨量 P和前期影响雨量 Pa 相关 ,即 W =0 .0 0 0 4 7P1 .794 P0 .786 a ,小流域洪峰流量 Qm=0 .3 797A0 .6 86 7W0 .584 2 ,用此二式计算综合治理的防洪效益为 16.7%~ 3 7.5 % ,削减洪峰效益为 9.1%~ 2 8.6%。就单场降雨产沙分析而言 ,综合治理后日平均含沙量随降雨时间的延后而减小 ,日平均含沙量 Qs与日平均流量 Q呈正相关 ,即 QS=- 0 .0 4 3 6+ 19.2 97Q ,由此式计算治理 10年后减沙效益达 90 %以上。就一般年份即汛期雨量 <90 0 mm的年份而言 ,减水减沙效益明显。
- 高璟刘丽华陈建卓葛茂杭
- 关键词:产流产沙小流域治理水土流失
- 桦树天然林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
- 桦树(BetulaL.)天然次生林(以下简称桦树天然林)是河北省森林的主要构成成分,也是天然林保护工程重要林分之一.在以往的国民经济建设中,桦树天然林曾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桦树天然林在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方面依然发...
- 刘丽华
- 关键词:年龄结构高径比
- 文献传递
- 梨花药保护酶活性和MDA含量与花粉量的关系研究
- 对19个梨品种大气球期花药中的花粉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 (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分别进行了研究,以便揭示花药SOD、POD、CAT活性和MDA含量与花粉量的关系。结...
- 齐国辉张玉星徐继忠王国英乔进春刘丽华
- 关键词:花药保护酶MDA花粉量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