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实习带教中运用PBL联合CBL教学法的效果分析 2024年 临床检验医学是一门尤为重要的交叉学科,其与多个基础医学学科密切相关,由于这些学科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所以临床检验医学的发展也产生较大突破。在临床检验实习带教中,传统教学方法仅仅注重专业知识的讲授,忽略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独立思考等能力的培养,也未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再加上教学内容的枯燥,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逐渐降低。在此背景下,PBL联合CBL教学法应运而生,其对临床检验实习带教的作用显著。本文首先阐述了PBL教学与CBL教学的特点,其次分析了PBL联合CBL教学在临床检验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意义,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应用方法。 张丽容关键词:实习带教 教学效果 癌胚抗原弱阳性结果两种不同检测方法的比较 2013年 目的评价雅培i2000SR化学发光技术和雅培AXSYM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技术在测定癌胚抗原弱阳性结果中的应用。方法将242份用雅培i2000SR化学发光技术测定癌胚抗原(CEA)弱阳性5~<10ng/mL患者血清标本,重新应用雅培AXSYM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技术测定,进行比对分析。结果化学发光技术和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技术测定弱阳性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EA检测结果化学发光技术普遍大于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技术。 朱爱兰 郑登滋 杨梅玉 赵素萍 张丽容关键词:化学发光技术 癌胚抗原 阴道分泌物常规检验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具体分析1690例阴道分泌物常规检验结果,充分明确阴道炎患者其阴道分泌物的病原菌分布情况,以保证女性身体健康。方法:在常规检查的同时,选择革兰氏染色法对线索细胞、真菌、滴虫进行分析。结果:1690例检查者中,患者具体阴道炎检出率由高至低依次表现为真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淋菌性阴道炎、其他阴道炎。结论:阴道炎患者其阴道分泌物病原菌主要表现为:真菌、细菌、滴虫,直接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情况,所以需要加以重视。 王怀 张丽容关键词:阴道分泌物 真菌 细菌 滴虫 化学发光法与金标法检测HIV的结果分析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分析化学发光法与金标法筛查HIV抗体结果阳性的标本与当地确证实验室检测反馈的结果。方法用化学发光法对24600例标本进行HIV抗体筛查,对阳性标本进行金标法测定,结果呈阳性反应或一阴一阳则送至当地实验室用Western blot进行确认。结果化学发光法S/CO值为1~50且金标法阳性的6例标本,反馈结果 4例阳性,2例不确定,阳性率为66.67%;化学发光法S/CO值为1~50而金标法阴性的14例标本,反馈结果为13例阴性,1例不确定,阳性率0%;化学发光法S/CO值≥50且金标法阳性的21例标本,反馈结果 21例均为阳性,阳性率100%。结论化学发光法漏检率低,可以作为临床HIV初筛实验,但是S/CO值〈50的标本真阳性率较低,可以与金标法互相结合来评估感染的风险程度,及时对患者做出诊断,及早采取措施保护职业暴露人员。 张丽容 王怀 杨梅玉关键词:HIV抗体检测 化学发光法 金标法 不同类型新冠肺炎患者实验室结果探讨 2023年 目的:分析新冠肺炎患者的实验室检测结果,探讨轻症与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基本资料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变化情况。方法:将2022年12月1日—2023年2月1日我院收治的50例轻症与重症新冠患者临床资料以及实验室结果(血常规、IL-6、C反应蛋白、肝肾功能、心肌酶谱、凝血功能)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重症患者年龄明显高于轻症患者,且男性比例略高于女性。重症患者的ALT、AST、CREA、CK、CK-MB、LDH、NT-proBNP、WBC、GR#、CRP、IL-6、FIB、DD、FDP水平均高于轻症患者;而重症患者的TP、ALB水平则低于轻症患者。结论:年龄是新冠肺炎感染者重要的风险因素。新冠肺炎患者除了肺部发生病变外,其他脏器也可能发生损伤,且损伤的严重程度与临床分型相关。轻症患者部分指标较正常参考范围开始出现波动,而重症患者大部分指标开始明显升高,因此在对新冠患者进行诊疗时,应尽早监测主要脏器指标,及时发现高危患者,并给予最优化的治疗方案。 柯南添 郭燕芬 龚嫄圆 张丽容 魏建威关键词:脏器损伤 长链非编码RNA-P53和RNA-P53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潜在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P53和lncRNA-P21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冠心病中的作用机制,为其诊断与治疗提供新分子靶点。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参照组。选取60只雄性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Wistar大鼠作为实验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n=40)与对照组(n=20)。比较研究组与参照组lncRNA-P21和lncRNA-P53水平,比较模型组与对照组大鼠lncRNA-P21和lncRNA-P53水平,RNA Pulldown实验鉴定与lncRNA-P21结合的蛋白,ChIP实验计算目的蛋白与特定DNA区域的结合情况,观察大鼠脑组织及其周围动脉粥样硬化区域的病理学改变。结果研究组lncRNA-P21、lncRNA-P53水平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lncRNA-P21、lncRNA-P5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SDS-PAGE电泳分离蛋白质及质谱分析,明确鉴定出与lncRNA-P21结合的蛋白质种类。质谱分析结果显示,lncRNA-P21结合的蛋白中,与MDM2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匹配度>83%(采用Mascot评分系统,置信度阈值P<0.05),二者存在直接物理相互作用。通过ChIP实验,与阴性对照相比,结合片段组的蛋白结合DNA含量显著升高;利用甲醛交联蛋白质和DNA,经过裂解、孵育、洗涤、解交联等一系列步骤,对纯化后的DNA进行定量和实时定量PCR检测,以输入样本为参照,目的蛋白与lncRNA-P21启动子区域存在显著的靶向结合作用,验证ChIP实验lncRNA-P53与lncRNA-P21启动子在动脉粥样硬化中存在靶向结合关系。经HE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正常大鼠细胞较薄,而粥样硬化组呈现出明显的病理改变,内膜增厚,管腔变小且疏松。结论通过临床与动物实验,动脉粥样硬化会导致lncRNA-P21、lncRNA-P53水平降低,RNA pulldown等实验通过调� 陈则金 徐丛荣 杨梅玉 张丽容 江华 郭进建 魏建威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 发病机制 缺血中风急性期痰瘀互阻证与血清ox-LDL、ACA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血清抗心磷脂抗体(ACA)、血浆P-选择素与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瘀互阻证的中医证候积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方法,对60例确诊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瘀互阻和非血瘀痰浊组)及30例对照者同时进行ox-LDL、ACA以及P-选择素的检测,并比较各组差异。结果 ox-LDL、ACA、P-选择素在患病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非血瘀痰浊组和痰瘀互阻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瘀互阻型积分与ox-LDL、ACA、P-选择素呈正相关(r_1=0.482,r_2=0.628,r_3=0.461,P<0.01)。结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瘀互阻证中医证候积分与血清ox-LDL、ACA、血浆P-选择素呈显著正相关,提示痰瘀互阻证的病情严重程度与血清ox-LDL、ACA、血浆P-选择素的水平相关。 杨梅玉 吴松鹰 江敏 张丽容关键词:痰瘀互阻证 缺血性中风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抗心磷脂抗体 P-选择素 长链非编码RNA P53、P21在大鼠模型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应用 2024年 本研究旨在深度剖析长链非编码RNA P53和P21在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的作用及应用潜能。择取60只大鼠,随机平均划分为正常组与粥样硬化组,借由构建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综合运用多种实验技术(如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时荧光定量PCR、蛋白质印迹法、酶联免疫分析等)及仪器(如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两组中P53和P21的表达状况、调控机制及其与疾病演进的关联予以系统性且全方位的解析。研究成果有望为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新颖且极具价值的靶点与策略。This study aims to deeply analyze the role and application potential of long non-coding RNA P53 and P21 in rat atherosclerosis model. 60 rats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normal group and atherosclerosis group. By constructing rat atherosclerosis model, a variety of experimental techniques (such as immunohistochemistry staining, 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 protein blotting,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tc.) and instruments (such as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diagnostic instrument) were used to systematically and comprehensively analyze the expression status, regulatory mechanism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P53 and P21 and disease progression in the two groups. The research results are expected to provide novel and valuable targets and strategi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therosclerosis. 陈则金 徐丛荣 杨梅玉 张丽容 江华 郭进建 魏建威关键词:P21 动脉粥样硬化 大鼠模型 紫术消瘤散和干扰素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比较紫术消瘤散和干扰素下降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载量的疗效,并探讨下降HR-HPV载量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HR-HPV感染患者分为空白组、干扰素组和紫术消瘤散组各30例。空白组中有3例未按时复查而退出本试验。空白组未采取治疗手段;干扰素组于月经干净后3 d每晚睡前将辛复宁胶囊塞于阴道给药;紫术消瘤散组于月经干净后3 d用棉签将紫术消瘤散均匀涂抹于宫颈表面,均连续治疗3个月。于入组后第4个月月经干净3~5 d检测HR-HPV病毒载量,比较3组下降病毒载量疗效,采集3组吸烟情况、4个月内性生活情况(包括性伴侣个数、是否使用避孕套、性生活频次)等资料。将患者按病毒载量是否有效下降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分析探讨影响HR-HPV载量有效下降的因素。结果干扰素组(22/30,73.33%)和紫术消瘤散组(28/30,93.33%)疗效分别优于空白组(8/27,29.63%)(P<0.05),紫术消瘤散组疗效优于干扰素组(P<0.05)。有效组和无效组在吸烟、合并CINⅠ、性伴侣个数、治疗方式、有无使用避孕套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使用避孕套[P=0.030,OR=3.755,95%CI(1.136,12.405)]、中药治疗[P=0.001,OR=59.279,95%CI(5.935,592.121)]对下降高危型HPV病毒载量的效果好。结论紫术消瘤散对HR-HPV持续感染的治疗效果好于干扰素。使用避孕套、用紫术消瘤散治疗、未合并CINⅠ对下降高危型HPV病毒载量的疗效好。 徐丛荣 魏建威 吴冬梅 詹炳南 杨秋燕 杨梅玉 张丽容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 干扰素 慢性肾脏病透析患者慢性丙型肝炎感染情况分析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分析慢性肾脏病(CKD)接受透析治疗患者的慢性丙型肝炎(CHC)感染情况,对感染患者进行干预治疗,降低肝脏并发症,延长患者生存期。方法分析2012~2015年609例本院血液透析中心CKD透析患者抗-HCV抗体检测结果。结果 609例CKD接受透析患者,阳性率为10.67%,正常对照组阳性率为0.97%。2012~2015阳性率分别为9.85%、10.17%、10.75%、11.84%,有逐年上升趋势。结论了解患者感染情况,制定感染的干预治疗措施,有助于降低肝脏并发症,改善预后,降低死亡风险。 杨梅玉 张丽容关键词:慢性肾脏病 血液透析 慢性丙型肝炎 抗-HCV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