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友龙

作品数:161 被引量:783H指数:14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3篇期刊文章
  • 33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9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6篇臭氧水
  • 36篇穴位
  • 32篇缺血
  • 30篇关节
  • 30篇灌注
  • 29篇脑缺血
  • 28篇再灌注
  • 27篇老龄
  • 27篇老龄大鼠
  • 26篇穴位注射
  • 22篇椎间盘
  • 22篇疗效
  • 22篇关节炎
  • 21篇血管
  • 20篇腰椎
  • 20篇针刺
  • 20篇椎间盘突出
  • 19篇缺血再灌注
  • 18篇突出症
  • 16篇穴位注射治疗

机构

  • 134篇河南中医药大...
  • 57篇河南中医学院...
  • 10篇河南中医学院...
  • 9篇河南省人民医...
  • 7篇河南省中医药...
  • 4篇河南中医学院
  • 3篇北京中医药大...
  • 3篇河南省中医院
  • 3篇郑州大学第二...
  • 3篇郑州市第一人...
  • 2篇河南省洛阳正...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宁夏医科大学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河南省老干部...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郑州大学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郑州市妇幼保...
  • 1篇郑州市儿童医...

作者

  • 161篇周友龙
  • 30篇李建生
  • 28篇高剑峰
  • 22篇刘轲
  • 19篇刘宜军
  • 15篇杨勇
  • 9篇刘敬霞
  • 9篇陈晓燕
  • 9篇苏程果
  • 8篇刘政国
  • 8篇宁文华
  • 8篇李继萍
  • 8篇党琦
  • 8篇杨歆科
  • 7篇党长林
  • 7篇孙飞
  • 7篇王权亮
  • 7篇赵跃武
  • 7篇赵树华
  • 6篇李俊飞

传媒

  • 14篇中医临床研究
  • 12篇中医研究
  • 11篇中国针灸
  • 6篇中国民间疗法
  • 6篇光明中医
  • 5篇中国疼痛医学...
  • 5篇中国老年学杂...
  • 5篇河南中医
  • 4篇中华中医药杂...
  • 4篇中医学报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北京中医药大...
  • 3篇中华中医药学...
  • 2篇中华麻醉学杂...
  • 2篇江苏中医药
  • 2篇中国危重病急...
  • 2篇中国中医基础...
  • 2篇世界中西医结...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World ...

年份

  • 6篇2025
  • 4篇2024
  • 6篇2023
  • 4篇2022
  • 8篇2021
  • 10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8篇2017
  • 9篇2016
  • 13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10篇2011
  • 7篇2010
  • 2篇2009
  • 8篇2008
  • 5篇2007
  • 18篇2006
1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针灸配合骶管冲击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8例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05年
刘宜军周友龙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夹脊穴针灸骶管冲击疗法
臭氧水穴位注射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臭氧水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行臭氧水穴位注射(以病变关节周围穴位加阴陵泉、太冲),每周1次,共注射2次;对照组予口服布洛芬,日...
朱紫燕周友龙刘宜军周斌邵鸽辛瑶瑶
关键词:臭氧水穴位注射痛风性关节炎
不同介入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评估和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4
2011年
腰椎间盘突出(LIDH)症的治疗方法大致分保守、介入、微创、传统手术4大类。臭氧介入、胶原酶介入和射频消融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介入方法,但每种治疗技术都有它的适应症和局限性,取长补短,或单独或联合使用,辨证施术,因证施法,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原则,
周友龙杨勇谭锐张慧俭党长林赵树华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介入术疗效评估传统手术介入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CT分层定位与针刺临床疗效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与CT分层定位的关系。方法:纳入3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CT分层定位法将突出的腰椎间盘在椎管内所处的位置分为A、B、C、D、E 5个层面,结合水平位及额状位进行三维立体定位。予针刺治疗,穴取双侧肾俞、大肠俞及患侧环跳、委中等,每次30min,每天1次,10次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并评定疗效,将疗效与CT分层定位进行分类对比。结果:300例患者中,有效者226例,有效率为75.33%。所有患者、有效组、无效组的JO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分层定位比较,突出物在C层面的针刺疗效较好;水平位分区比较,突出物在1区及1-2区针刺疗效较好;额状位分级比较,突出物为Ⅰ、Ⅱ级针刺疗效较好。结论: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与突出物所在层面、突出物的水平位分区和突出物的额状位分级有关。
杨勇张丽刘首芳周友龙王权亮柳健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针刺临床疗效
穴位注射医用臭氧水治疗类风湿关节炎1例被引量:3
2017年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为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疾病。该病反复发作会导致关节侵蚀、畸形甚至残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生命质量。
郭明菲党琦李俊飞周友龙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穴位注射
关节内注射不同浓度臭氧水对骨性关节炎兔关节软骨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评价关节内注射不同浓度臭氧水对兔骨性关节炎(OA)时关节软骨损伤及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4只,雌雄各半,6月龄,体重2.0~3.0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6):对照组(C组)、OA组、低浓度臭氧水组(L组)和高浓度臭氧水组(H组)。采用木瓜蛋白酶法制备OA模型,2周后,L组、H组关节腔分别注射10.0、20.0μg/ml臭氧水1.0 ml,OA组注射0.9%氯化钠溶液1.0 ml,1次/周,共3次。末次注射1周后,取膝关节软骨组织,行甲苯胺蓝染色,光镜下评测Mankin评分;采用ELISA法检测软骨细胞caspase-3活性。结果与C组比较,其余各组Mankin评分、caspase-3活性升高(P<0.05);与OA组比较,L组和H组Mankin评分、caspase-3活性降低(P<0.05);与L组比较,H组Mankin评分升高,caspase-3活性降低(P<0.05)。结论膝关节内注射10.0、20.0μg/ml臭氧水均可抑制软骨细胞凋亡,减轻OA兔关节软骨损伤,而高浓度臭氧水可引起关节软骨基质变性。
肖旭洋冀恒涛张真周友龙庄志刚董铁立
关键词:软骨细胞
生物电信号在针刺镇痛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2025年
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相关的感觉、情感、认知和社会维度的痛苦体验。研究表明,针刺镇痛疗效明显,但其潜在的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生物电信号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在针刺镇痛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现有研究通过先进的神经电生理技术和多模态成像手段,发现针刺能够引发特定的生物电信号变化,从而产生镇痛效果。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物电信号研究逐渐深入到细胞、分子等微观层面,为揭示针刺镇痛机制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该综述聚焦于生物电信号现象与针刺镇痛机制的紧密联系,通过整理相关文献,对生物电信号现象在针刺镇痛机制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总结,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进一步理解和应用针刺镇痛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思路。
蔡永刚任化梅李玮琦黎氏琼曹含笑屈皓光周友龙周斌
关键词:生物电信号疼痛针刺镇痛机制
穴位埋线对大鼠胆汁返流性胃炎胃粘膜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1
1999年
通过手术形成实验性胆汁返流性胃炎,经穴位埋线治疗后能显著改善胃粘膜水肿、充血及瘀血,减轻炎细胞浸润及腺体细胞增生性改变,还能明显减少肠上皮化生。
周友龙张丽蓓申霞
关键词:穴位埋线胆汁返流性胃炎
脑脉通对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微血管生成及bFGF、TGF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从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方面揭示脑脉通促进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雄性老龄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脑脉通组,运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等方法测定脑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场面积以及bFGF、TGF-β1与TGF-β1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I/R6d、12d MVD低于假手术组(P<0.05,P<0.01),I/R1d血管场面积高于假手术组(P<0.05);脑脉通组I3h、I/R1d、3d、12d MVD和I3h、I/R3d、6d、12d血管场面积均较模型组同时间点升高(P<0.05,P<0.01);与尼莫地平组比较,脑脉通组I/R12d MVD增加(P<0.01),I3h血管场面积增大(P<0.01)。脑脉通组MVDI3h明显增加,I/R1d达到峰值,I/R1d后MVD开始下降,I/R6d降至最低,至I/R12d MVD又明显增加;血管场面积I3h有明显增加,I/R1d降至最低,I/R3d时有所升高,至I/R6d再次降低,随后再次升高,I/R12d恢复至I/R3d时水平。模型组各时间点bFGF、TGF-β1表达均较假手术组增强(P<0.01),I/R1dTGF-β1 mRNA表达较假手术组增高(P<0.01),I/R12dTGF-β1 mRNA表达较假手术组降低(P<0.01);脑脉通组I3h、I/R1d、6d、12d bFGF表达,各时间点TGF-β1表达和I/R3d、6d、12dTGF-β1 mRNA表达水平均较模型组增强(P<0.01);与尼莫地平组比较,脑脉通组I/R 3d bFGF表达减弱(P<0.01),其余各时间点表达均增强(P<0.01),I3h、I/R6d、12d TGF-β1表达与I/R3d、6d TGF-β1 mRNA表达增强(P<0.05,P<0.01),I/R3dTGF-β1表达与I3hTGF-β1 mRNA表达减弱(P<0.01)。脑脉通组bFGF、TGF-β1表达均于I3h开始增强,持续升高至I/R6d达峰值,I/R6-12d表达稍有减弱;TGF-β1 mRNA表达I3h开始增强,持续至I/R3d达到峰值,I/R3-12d表达逐步下降。结论:脑脉通促进老年脑缺血/再灌注微血管生成机制与其提高bFGF和TGF-β1表达有关。
刘轲李建生周友龙高剑峰杨歆科赵跃武刘政国刘敬霞
关键词:脑脉通老龄血管生成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
基于深度学习算法可视喉镜下模拟人声门图像识别模型的构建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构建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可视喉镜下模拟人声门图像识别模型。方法可视喉镜下暴露气管插管模拟人会厌,将其挑起暴露声门采集图像,在不同角度、不同方位共获取图像149张,将其随机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并完成图像数据的标注。构建CenterNet、YOLOv3和YOLOv4三种声门图像识别模型,使用训练集完成模型的训练,最后使用测试集对模型性能进行评估。结果成功构建CenterNet、YOLOv3和YOLOv4模型,平均精度均值分别为92.33%、89.52%和89.02%,召回率分别为87.50%、90.00%和90.00%,精确率分别为97.22%、94.74%和94.74%,准确率分别为90.91%、85.11%和88.89%,3种算法的F1分数均为91.00%。结论成功构建CenterNet、YOLOv3和YOLOv4模型,可准确识别图像中声门,CenterNet模型识别精度最高。
吕志峰方洁王洋任伟东吕楠周友龙张焕龙
关键词:喉镜检查声门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