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海艳
- 作品数:9 被引量:48H指数:2
- 供职机构: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吸气肌训练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2
- 2016年
- 呼吸困难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重要问题。呼吸训练尤其是吸气肌训练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提高患者活动耐力及生命质量。本文通过总结国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吸气肌训练的方法、效果评价及适宜病例,为探讨适合我国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吸气肌训练的具体方法提供借鉴。
- 史珣瑜徐静娟陈莉陈月香姚海艳岳敬敬
- 关键词:心力衰竭
- 心律触摸教具
- 本发明公开了心律触摸教具,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面开设有触摸槽,所述触摸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触摸薄板;合页,所述合页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的一侧,所述合页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防护盖;感受组件,所述感受组件设置在所...
- 史珣瑜陈月香姚海艳
- 快吸慢呼训练对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力的效果观察被引量:39
- 2016年
- 目的探讨快吸慢呼训练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0月入住我院心内科病房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病区进行分组,将十五(一)病区的42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十五(二)病区的3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心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实验组进行快吸慢呼训练,于住院期间、干预1个月、3个月测量患者6 min步行距离、评估肺功能、静息心率(入院第2天)并计算平均静息心率(干预1个月、3个月)。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6 min步行距离、静息心率、用力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呼气量、最大自主分钟通气量的组间效应及时间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6 min步行距离、静息心率、用力肺活量、最大自主分钟通气量的干预与时间因素存在交互效应(P<0.05)。结论快吸慢呼训练可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耐力。
- 史珣瑜徐静娟吴文君陈月香姚海艳王雯洁岳敬敬秦彩萍
- 关键词:呼吸锻炼心力衰竭身体耐力
- 一种心血管病人用排便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心血管病人用排便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支撑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便床,便床的上表面开设有便孔,便孔的内壁活动套接有连接管。该心血管病人用排便装置,通过设置便床的下表面设置有排便...
- 姚海艳
- 文献传递
- 重症病人转运用机器放置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重症病人转运用机器放置装置,包括床体,所述床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床面,所述床面的上表面排列有防滑条,所述床体上表面的一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两侧均设置有间隙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头部固定结构,所述头...
- 姚海艳
- 一种心梗病人用恢复锻炼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心梗病人用恢复锻炼装置,包括固定板,固定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安装孔,固定板的表面安装有拉伸装置,拉伸装置通过带动患者的四肢进行往复运动从而达到锻炼的效果,拉伸装置包括套管。该心梗病人用恢复锻炼装置,通过设...
- 姚海艳
- 文献传递
- 一种防止交叉感染用洗手液支架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交叉感染用洗手液支架,包括固定板、连接杆和踏板,所述固定板的后侧固定有安装块,且固定板的内部开设有穿插槽,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安装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内侧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中部连接有支杆,所述...
- 姚海艳
- 整体护理对改善心肌病患者临床症状及预后的影响评价
- 2020年
- 研究整体护理对改善心肌病患者临床症状及预后影响评价。方法:以心肌病患者为对象,病例数42例,均分对照组与试验组(n=21),分别进行常规护理与整体护理,观察预后效果。结果:对照组有效率66.6%,低于试验组95.2%,且对照组血压和心率均高于试验组(P<0.05)。结论:在心肌病患者治疗期间,应用整体护理可以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预后,加快患者恢复速度。
- 姚海艳
- 关键词:整体护理心肌病临床症状
- 一种氧流量监控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流量监控装置,包括监控机构,监控机构包括外壳、显示屏、第一供氧方式选择按钮、第二供氧方式选择按钮、安装板、喇叭、控制器以及超声波气体流量计。本发明,在监控氧气管中的氧流量出现异常时,控制器控制喇叭发出报...
- 姚海艳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