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婵
- 作品数:6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湖北科技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原田病诊断中的意义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FFA)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联合诊断原田病的价值。方法对湖北科技学院附属眼科医院2014年6月至2017年3月来确诊的原田病患者80例(160眼)的FFA、OTC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FFA和OTC诊断原田病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FFA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正确诊断原田病96眼(60.00%);OCT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正确诊断原田病73眼(45.63%);FFA联合OCT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正确诊断原田病130眼(86.25%)。采用FFA联合OCT诊断原田病与最终确诊结果的符合率高于FFA、OCT单独诊断的符合率(P<0.001)。FFA造影观察可见早期患者的脉络膜呈斑驳状、背景荧光强弱不均,早期后极部针尖样高荧光,斑点逐渐扩大,晚期荧光渗漏,在视网膜下汇集呈多湖状强荧光团;OCT检查发现病变区视网膜水肿及神经上皮脱离,表现为下低回声,脱离程度参差不齐,部分腔内可见蓝色反光点。结论 FFA联合OTC可依据早期影像表现对原田病进行早期诊断,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 黄玉婵吴峰
- 关键词:荧光素血管造影术原田病
- miR-34a调控PAX6的表达增强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侵袭和迁移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miR-34a靶向PAX6调控JAK1/STAT3信号通路影响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侵袭和迁移。方法:免疫组化检测PAX6在视网膜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PCR检测miR-34a在不同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株和视网膜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miR-34a对PAX6转录活性的影响;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miR-34a的表达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Rb44的侵袭能力的影响;划痕实验检测miR-34a的表达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Rb44的迁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过表达miR-34a后JAK1/STAT3信号通路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织比较,miR-34a在视网膜母细胞瘤组织中表达明显降低,PAX6在非视网膜母细胞瘤中表达较高;Western blot检测在Rb44视网膜母细胞瘤中表达水平最低;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结果显示,miR-34a可以直接调控PAX6的转录活性;过表达miR-34a后,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株Rb44的侵袭和转移能力明显降低;过表达miR-34a后,PAX6的表达水平下调,p-JAK1和p-STAT3蛋白表达下调。结论:miR-34a靶向PAX6的表达,通过JAK1/STAT3通路调控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侵袭和迁移能力。
- 黄玉婵吴峰
- 关键词:视网膜母细胞瘤MIR-34APAX6
- 不同化疗方案同步调强放疗治疗Ⅲ~Ⅳ a期鼻咽癌疗效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比较紫杉醇(TAX)联合顺铂(DDP)(TP方案)与DDP联合5-氟尿嘧啶(PF方案)同步调强放疗(IMRT)治疗Ⅲ~Ⅳa期鼻咽癌(NPC)的近远期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晚期NPC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TP组与PF组,TP组予IMRT放疗同步TP化疗方案,PF组予IMRT放疗同步PF化疗方案,两组均采用4周期化疗方案,同步放化疗中记录毒性反应,治疗结束后2个月判定近期疗效,治疗结束后随访3年,记录随访期间肿瘤复发率、转移率、局部控制率与生存率。结果:治疗结束后TP组总有效率(84.2%)高于PF组(7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放化疗期间胃肠道反应(70.2%vs.66.7%)、骨髓抑制(75.4%vs.82.4%)、听力损害(15.8%vs.15.7%)、肝功能损害(12.3%vs.13.7%)、放射性口咽部损伤(91.2%vs.98.0%)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随访期间,TP组复发转移率(33.3%)低于PF组(47.1%)(χ^2=2.116,P=0.146)。TP组治疗结束后3年局部控制率(73.7%vs.68.5%)、生存率(84.2%vs.78.4%)均高于PF组(χ^2=0.336,P=0.562;χ^2=0.596,P=0.440)。结论:IMRT同步TP与PF方案均是治疗晚期NPC的有效方案,IMRT同步TP方案在近远期临床疗效与毒性反应方面比较具有优势。
- 吴峰吴立连陈国富黄玉婵
- 关键词:鼻咽肿瘤调强放疗毒性反应
- 呼吸道异物移位致死教训
- 2017年
- 呼吸道异物主要指喉部、气管、支气管处的异物。我院自1974年至1984年已遇见8例因异物移位致死的患者,现报告如下。异物种类有:苍耳籽1例,打火机芯1例,塑料口哨2例(外院1例),蚕豆1例,豌豆1例,圆珠笔帽1例,花生米1例。1病例报告例1:男,12岁,在与同学玩游戏时,将苍耳籽误入口中,仅出现声嘶,未引起重视,5d后,即出现呼吸困难,来院,喉镜检查,见双侧声带间一带刺异物,声门仅剩小空隙。
- 吴峰吴立连黄玉婵吴俊萱
- 关键词:呼吸道异物气管切开
- 12岁以下近视眼儿童的生活习惯及家属双眼保健知识掌握程度调查被引量:11
- 2018年
- 目的调查和分析儿童生活习惯及家属双眼保健知识掌握程度对儿童近视的影响,为儿童眼保保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5月在湖北科技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进行眼科检查的1 114例12岁以下近视眼儿童为近视组,另选同时期进行眼科检查的1 000例视力正常的同龄儿童为对照组,均进行视力与屈光度检查,通过自制儿童生活习惯问卷调查表、家属双眼保健知识掌握程度问卷调查表调查分析所有儿童的生活习惯特征及家属双眼保健知识掌握程度。结果 1 114例近视眼儿童中,低度近视占55.03%、中度近视占26.03%、高度近视占18.94%。不同性别近视眼儿童近视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段近视眼儿童近视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儿童比较,近视组儿童每日户外活动时间明显减少,校内作业时间、校外作业时间、每日看电视时间明显延长,课外学习项目种类明显增多,课外体育锻炼项目种类明显减少,眼睛疲劳更频繁,不正确的读写姿势、不按时睡觉百分比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近视组儿童家属对于眼保健操方法、眼部按摩方法、正确读写姿势、合理的睡眠时间、户外活动的重要性、控制电视或手机使用时间、用眼卫生、饮食营养、家庭环境等双眼保健知识知晓良好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儿童家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12岁以下近视眼儿童随着年龄增长,近视程度明显加重,且儿童长期用眼、读写姿势不正确等不良生活习惯及家属双眼保健认知水平低均与儿童近视密切相关。
- 黄玉婵李青春吴峰
- 关键词:近视眼
- 喉异物致死6例报告被引量:1
- 2016年
- 1病例报告例1,男,8岁,在与同学玩时,另一同学将苍耳籽丢入口中,当即无呼吸困难,无其他不适,之后呼吸困难逐渐加重,并伴有声嘶,6d后来我院就诊,病儿Ⅱ°吸气时呼吸困难,喉镜检查声门裂一白色球状物,仅前联合处一小缝隙,诊断为喉异物,急送手术室,待全麻后,患儿Ⅲ°呼吸困难.
- 吴峰杨柳吴立连黄玉婵
- 关键词:喉异物喉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