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洪伟
- 作品数:11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黑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语言文字机械工程更多>>
- 校企合作“双元育人”信息化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
- 2020年
-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本文结合“双元育人”的教学方式,根据行业标准、岗位能力需求等校企共同开发信息化课程体系进行人才的培养以满足企业的各类专门人才。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模式,是应用型人才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 曲洪伟
- 关键词:校企合作
- 探讨高速铁路无碴轨道的维修与养护被引量:3
- 2016年
- 近年来,我国逐渐进入了高速铁路时代,为了给乘客提供更方便、更安全、更舒适的出行服务,人们对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的检测以及维护工作越来越关注,因为这项工作完成的好与坏将会直接影响列车的运行安全和乘客的人身安全,所以更有效率的新的轨道维修养护方法,是以后的发展趋势,需要我们对其进行研究。
- 曲洪伟
- 关键词:高速铁路客运专线
- 铁道工程类专业教师培训体系的构建
- 2022年
- 教师培训是学校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所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有计划、系统化和规范化指导而实施的一系列具有一定目的性与针对性并最终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学校在教学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教师培训体系也随之逐渐建立起来。但就目前高校师资力量来看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以铁道工程类专业的教师培训为例分析了其在课程体系构建中存在着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 曲洪伟
- 关键词:铁道工程专业教师
-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技术难点分析
- 2016年
- 当今我国高速铁路轨道铺设工程大多运用的是流畅性及平稳性极强的无砟轨道构建模式。无砟轨道具有很高的稳固性,而且其刚度维持总体平衡,拥有极大的构架保持性能,还方便于实施维护保养工作。故其成为了最佳的铁轨构架组合。由于我国实施无砟轨道建设的历程还比较短,还存在着诸多影响工程建设质量和进程的瓶颈性问题尚未得到有效地解决。因此深入探讨无砟轨道施工工艺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重点就此类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研究和分析。
- 曲洪伟
- 关键词:高速铁路无砟轨道
- 高速铁道技术专业虚实结合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探讨
- 2021年
-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发展,对于人才的培养有了新的要求,要求人才不仅仅需要用非常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样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和能力。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因此也必须要适应时代的发展,积极的改变自身的教学模式。此次研究主要是针对高速铁道技术专业的虚实结合实训基地建设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促进实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 曲洪伟
- 关键词:虚实结合校内实训
- 高铁轨道精调精测技术研究
- 2016年
- 高速铁路轨道精调是确保线路开通高速运营安全的重要保证,轨道精调效果的好坏决定着线路开通条件。轨道精调的目的旨在消除轨道病害,保证轨道的平顺性要求,满足列车高速行驶的需要。高速铁路轨道调整是在联调联试之前根据轨道小车静态测量数据对轨道进行全面、系统地调整,将轨道几何尺寸调整到允许范围内,对轨道线型(轨向和轨面高程)进行优化调整,消除施工造成的缺陷,合理控制轨距变化率和水平变化率,使轨道静态精度满足350km/h及以上高速行车条件。
- 曲洪伟
- 多用途铁路隧道及地铁组合电缆支架
- 本发明涉及电缆支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多用途铁路隧道及地铁组合电缆支架,包括:支撑杆,支撑杆的一端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等距离安装有多个安装结构,安装结构的顶端均等距离安装有多个支撑结构,支撑结构的一端均安装有限位结构,...
- 梁淑影李玉玲王鑫徐明张玉龙曲洪伟石长宏李忠龙董迎霞张维丽游昊
- 议职业技能大赛对创新创业的促进
- 2016年
- 创新创业技能大赛是职高创新创业教育的最具意义的内容之一。通过开展技能大赛,可以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促进学生将教育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实现职高学生与创新创业中心、企业进行有效沟通,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实践技能。技能大赛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展的影响力或现实意义究竟有多大,本文将对此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 曲洪伟
- 关键词:职业技能大赛创新创业
- 高铁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与教学应用的研究与实践
- 2018年
- 本文是以学院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为契机,结合高速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发展建设,从核心课程出发,面向多门基础课程,校企双主体,深化产教融合,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制作与岗位工作任务有机融和的课件、微课等课程内容,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及实训系统,充实课程的教学资源,满足教学需要。全力构建人人皆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学习环境。
- 曲洪伟
- 关键词:高铁资源库建设
- 浅谈企校合作开展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 2020年
- 随着全球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大学的科研服务定位和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发生了显着变化。为了充分发挥创新的原始作用,大学已开始积极建立科研团队,提高创新绩效和产业对接,并重叠大学机构和企业的优势。高职院校是高校科技创新的重要新生力量,具有“技术学科”和“应用技能”的双重优势。
- 曲洪伟
- 关键词:企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