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丹青
- 作品数:9 被引量:47H指数:3
- 供职机构:贵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老年人体质量指数、腰围、腰身比对血脂异常的预测价值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腰围、体质量指数(BMI)及腰身比(WHtR)对血脂异常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年龄≥30岁的行健康体检的中老年人665例,获取身高、体质量、腰围以及血脂水平等指标,计算BMI及WHtR;按血脂水平分组,比较血脂正常组和血脂异常组体检者的BMI、腰围以及WHtR,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腰围、WHtR、BMI判断血脂异常的灵敏度、特异度及最佳切点。结果:血脂异常组被检者的BMI、腰围、腰身均高于血脂正常组(P <0. 05),年龄在50~<60岁、BMI在24~28、WHtR≥0. 5、腹型肥胖体检者血脂异常患病率高; BMI诊断血脂异常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腰围以及WHtR,男性BMI大于22. 36 kg/m2及女性BMI大于21. 65 kg/m2可作为判断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结论:与腰围和身高比相比,BMI更能准确预测血脂异常。
- 周慧敏杨大刚王惠群王士然赵丹青杨雯雁唐恺
- 关键词:人体质量指数腰围血脂异常ROC曲线
- 贵州省少数民族与汉族妊娠糖尿病相关因素比较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讨贵州地区少数民族与汉族GDM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6月贵州省各地区医院孕产妇资料,按照相应的纳入、排除标准筛查后,共纳入2673例临床资料,其中少数民族856例、汉族1817例,以妊娠24~28周行OGTT有≥1项异常为标准,分别分为少数民族和汉族GDM组及非GDM(Non-GDM)组,比较各组一般资料、血生化检查等结果。结果少数民族的GDM组年龄、妊娠期体重增加(GWG)≥11.5 kg、无职业、孕次≥2、产次≥2、妊娠期未规律产检占比、血小板计数高于Non-GDM组(P<0.05),总蛋白(TP)、白蛋白(ALB)低于Non-GDM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无职业、孕次≥2、产次≥2、妊娠期未规律产检及TP、ALB水平是少数民族发生GDM的影响因素(P<0.05)。汉族的GDM组年龄、GWG≥11.5 kg、无职业、孕次≥2、产次≥2、妊娠期未规律产检占比、直接胆红素(D-BIL)、BUN高于Non-GDM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WG≥11.5 kg、无职业、孕次≥2、产次=1、产次≥2、妊娠期未规律产检、D-BIL、BUN是汉族发生GDM的影响因素。结论贵州地区少数民族与汉族发生GDM的相同影响因素为无职业、孕次及产次≥2、妊娠期未规律产检,TP、ALB是少数民族GDM的影响因素,D-BIL、BUN是汉族GDM的影响因素。临床应针对贵州地区少数民族及汉族GDM影响因素,采取个性化预防和干预措施,指导GDM监测和早期干预。
- 董琳赵丹青钟卫王卓杨碧湘
- 关键词:少数民族汉族妊娠期糖尿病
- 505例女性体检人群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情况及基因亚型分布被引量:14
- 2019年
- 目的:探讨505例女性体检人群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情况及基因亚型分布特征。方法:选择长春地区505例体检女性宫颈脱落细胞标本,采用Luminex 200流式荧光技术进行HPV基因分型,分析HPV感染情况、感染型别及年龄分布情况。结果:共检出21种HPV基因亚型,其中高危型15种、低危型6种;检出HPV感染者69例,感染率13.7%(69/505),其中单一亚型感染55例,居前2位的HPV感染亚型是HPV-16、52型,感染率分别为2.2%(11/505)、1.0%(5/505),多重感染14例;<20岁、20~<30岁、30~<40岁、40~<50岁、≥50岁年龄组女性HPV感染率分别为0、20.0%、13.1%、12.6%和16.6%,除<20岁组外,其余各年龄组间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30岁年龄组的高危型感染率和多重感染率均最高,分别为12.5%和5.0%。结论:长春地区该批次女性体检人群中HPV感染患者主要以高危型HPV单一感染为主,HPV-16、52型较为常见,应加强门诊妇女HPV感染的筛查以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
- 高超赵丹青孙磊朱科静许永劼朱金凤金玉姬潘卫
-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宫颈肿瘤
- 蛋白质组学在子痫前期的研究综述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蛋白质组学是研究生命过程中其蛋白质的组成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从整体水平研究细胞内动态变化的蛋白质组成成分、表达水平与修饰状态,了解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联系,解释蛋白质功能与细胞生命活动的规律。蛋白质组学的兴起能快速筛选并鉴定疾病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蛋白质组学技术在临床医学研究领域中主要侧重于疾病的发生机制、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寻找疾病的生物标志物以及治疗靶点的研究。在妊娠相关疾病尤为重要,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因、发生机制,通过特异性生物标志物进行早期诊断,从而改善母儿结局,降低母儿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本文综述近年来与子痫前期相关的蛋白质研究及其在子痫前期病患的血液、脑脊液、尿液、羊水、滋养细胞中差异蛋白质谱的分析,为临床研究提供思路。
- 徐飏(综述)赵丹青
- 关键词:子痫前期蛋白质组学技术差异蛋白
- 一种用于遗传代谢病中氨基酸含量检测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遗传代谢病中氨基酸含量检测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及近红外光谱法对血清中含有的氨基酸进行检测,检测方法为:高效液相色谱条件设定、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对照品溶液的制备;近红外光谱采集、近红外光谱数据模型建立...
- 潘卫肖子文李琴芬唐瑶周遵伦赵丹青王正蓉朱科静钱雯张競之
- 文献传递
- 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因素的调查研究被引量:20
- 2017年
-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危险因素,为GDM的早期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产科门诊妊娠11~16周建卡并完成妊娠24~28周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孕妇697例,分为GDM组与非GDM组;问卷调查收集可能影响GDM的一般危险因素[孕妇的年龄、孕前体质指数(BMI)、血压、糖尿病家族史、教育程度、妊娠次数、分娩次数、孕期增重、孕早期空腹血糖值、OGTT、促甲状腺素、血红蛋白、尿酸、白细胞计数、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素氮及肌酐],根据资料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χ2检验、秩和检验对各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的指标进一步作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GDM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GDM组孕妇的年龄、孕前BMI、血压、孕期增重、糖尿病家族史、妊娠早期空腹血糖、分娩次数、妊娠早期血液尿酸水平、白细胞计数与非GD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DM的危险因素有孕妇年龄、糖尿病家族史、孕前BMI、孕期增重、早期空腹血糖及尿酸。结论:年龄、孕前BMI、糖尿病家族史、空腹血糖、尿酸是GDM的危险因素。
- 赵丹青韦艳沈立明梁一
- 关键词:血糖
- 妊娠期糖尿病高危人群孕早期筛查及饮食调查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了解孕早期建围产期保健卡孕妇中,高危孕妇的比例以及膳食营养素摄入情况,为日后孕妇营养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附属医院孕早期建围产期保健卡的261名孕妇进行调查。结果筛查出79例妊娠期糖尿病(GDM)高危孕妇,高危孕妇孕早期能量和各营养素摄入普遍不足,膳食种类及3大产能营养素供能比不合理。结论GDM高危孕妇在建卡孕妇中占有很高比例,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孕妇孕早期普遍存在能量摄入不足,膳食营养素水平摄入不均等情况,需加强孕期的营养干预。
- 梁一杨大刚王惠群赵丹青
-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高危人群早期营养
- 贵阳市部分体检人群饮食行为对血脂异常的影响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贵阳市常规体检人群饮食行为对血脂异常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体检的1838名体检者为研究对象,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收集被调查者的一般情况和饮食行为,清晨空腹采静脉血检测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甘油三酯(TG);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饮食行为对血脂异常的影响。结果:1838名试检者中血脂异常患病人数为587名,总体血脂异常患病率31.9%,男女血脂异常患病率分别为45%、16.8%,男性高于女性,不同年龄段血脂异常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趋势χ2结果显示血脂异常患病率有随年龄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P<0.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45~59岁段人群(OR=1.863,P<0.001)、进食速度较快(OR=1.328,P=0.011)、饮食口味偏甜(OR=1.819,P<0.001)是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早餐3~4次/周(OR=0.504,P=0.018)、早餐5~6次/周(OR=0.482,P=0.012)、早餐>6次/周(OR=0.293,P<0.001)、每天摄入牛奶200~400mL(OR=0.714,P=0.046)和经常饮茶(OR=0.771,P=0.023)是血脂异常的保护因素。结论:贵阳市体检人群血脂异常患病率较高,饮食行为与血脂密切相关,良好的饮食行为对预防血脂异常有重要意义。
- 周慧敏冉利梅杨大刚王惠群王士然赵丹青朱玲龑
- 关键词: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