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佳佳
- 作品数:6 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度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更多>>
- 半夏曲炮制过程中微生物数量动态变化的初步分析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检测半夏曲炮制过程中细菌、酵母菌、霉菌的菌落数量并定量分析其中4种优势微生物数量的动态变化,为研究半夏曲炮制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册)制备半夏曲,取半夏曲炮制过程中0,30,60,90,120 h共5个不同时间点样品,分别用选择性培养基进行细菌、霉菌、酵母菌的培养和分离纯化,并进行菌落计数;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宛氏拟青霉Paecilomyces variotii,丝衣霉菌Byssochlamys spectabilis,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进行绝对定量,分别以枯草芽孢杆菌、宛氏拟青霉、丝衣霉菌、黑曲霉重组质粒为对照品,经倍比稀释后制作标准曲线,对半夏曲炮制至5个不同时间点(0,30,60,90,120 h)样品中的4种微生物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半夏曲炮制过程中细菌数量少且变化平缓,而酵母菌和霉菌数量至发酵后期时迅速增加,至发酵结束时均>1×10^6CFU·m L^-1。枯草芽孢杆菌5个不同时间点样品中的拷贝数分别为3.53×10^5,7.56×10^4,1.58×10^5,1.90×10^6,1.85×10^6copies·g^-1;宛氏拟青霉的拷贝数为0,0,0,3.45×10^7,4.15×10^8copies·g^-1;丝衣霉菌的拷贝数为0,0,0,1.04×10^8,2.28×10^8copies·g^-1;黑曲霉的拷贝数为0,0,9.48×10^5,1.47×10^6,7.56×10^6copies·g^-1。结论:半夏曲炮制过程中微生物菌群变化趋势可以用4种优势微生物的动态变化来反映,霉菌在半夏曲炮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具有快速灵敏、重复性好和特异性高的优点,适用于半夏曲的炮制机制研究。
- 龙凯王立元郭佳佳翁美芝谢卫华苏明声杨明谢小梅
- 关键词:半夏曲菌群变化优势菌种黑曲霉
- 蒙药芯芭提取物的抗炎、镇痛作用研究被引量:13
- 2017年
- 目的:考察蒙药芯芭提取物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将96只KM小鼠或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水),阳性对照组(阿司匹林,0.5 g/kg),芯芭醇提物(70%乙醇提取)低、中、高剂量组(0.325、0.650、1.300 g/kg,以生药计)和芯芭醇提后残渣水提物低、中、高剂量组(0.325、0.650、1.300 g/kg,以生药计),每组12只;ig给药,每天1次,连续7 d。分别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测定小鼠耳肿胀度和蛋清致大鼠足肿胀法测定大鼠致炎1、2、4、6 h后的足跖肿胀度,以考察芯芭提取物的抗炎作用。取96只KM小鼠同法分组、给药,采用乙酸扭体法测定小鼠20 min内扭体次数;另取64只KM小鼠,同法分组,每组8只,除阳性对照组小鼠ig盐酸曲马多(0.5 g/kg)外,其余各组小鼠同法给药,采用热板法测定小鼠给药前及给药30、45、60、90 min后的痛阈值,以考察芯芭提取物的镇痛作用。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芯芭提取物可降低小鼠耳肿胀度和蛋清致炎6 h后大鼠足跖肿胀度,除芯芭醇提后残渣水提物高剂量组大鼠足跖肿胀度降低不显著外,其余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芯芭提取物可显著减少小鼠20 min内扭体次数,延长给药30、60、90 min后的小鼠痛阈值(P<0.05)。结论:芯芭醇提物及其醇提残渣水提物均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作用。
- 郭佳佳刘海朱燕红任佳秀梁永红
- 关键词:蒙药提取物抗炎镇痛小鼠
- 半夏曲炮制过程中优势微生物的鉴定被引量:10
- 2016年
- 研究半夏曲不同发酵时间点的微生物种类、数量变化以及优势菌种的分离鉴定,为探讨半夏曲炮制机制奠定基础。用选择性培养基对半夏曲发酵过程中5个时间点(0,18,36,54,72 h)样品中的细菌、霉菌、酵母菌分别进行培养、菌落计数、分离纯化优势菌种;采用16S rDNA,26S rDNA序列分别对优势细菌、优势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半夏曲发酵过程中细菌数量少、变化平缓,而酵母菌和霉菌数量发酵至54 h时迅速增加,至发酵结束时达1×10~7CFU·mL^(-1)以上;通过NCBI同源性比对及构建系统发育树,鉴定出半夏曲炮制过程中的优势细菌为Streptomyces sp.,Bacillus pumilus,B.subtilis,B.aryabhattai,Bacillus sp.;优势酵母菌为Meyerozyma guilliermondii;优势霉菌为Paecilomyces variotii,Byssochlamys spectabilis,Aspergillus niger。提示半夏曲的发酵过程涉及多种微生物共同参与,其中以酵母菌和霉菌为主。M.guilliermondii,P.variotii,P.variotii,A.niger和Bacillus sp.等优势菌种可能在半夏曲炮制中起重要作用。
- 郭佳佳苏明声王立元任佳秀杨明谢小梅
- 关键词:半夏曲优势菌种RDNA系统发育树菌种鉴定
- 桦褐孔菌菌质多糖的制备及其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9
- 2017年
- 为研究桦褐孔菌菌质多糖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粗多糖,Sevag法脱蛋白后透析,再经DEAE-Sepharose CL-6B离子交换柱进一步分离纯化,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桦褐孔菌菌质多糖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试验结果得到3个多糖纯化组分JZP1、JZP2、JZP3;粗多糖(JZPC)、精制多糖(JZPJ)和纯化多糖(JZP3),能够促进淋巴细胞增殖,最大增殖率分别为59.04%(1 000μg/m L),44.58%(20μg/m L),39.76%(20μg/m L)。JZP1和JZP2在1 000μg/m L时抑制淋巴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15.66%和13.25%。结果表明相同浓度下粗多糖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强于纯化多糖,不同多糖组分表现出不同的免疫学活性,并且其免疫活性与其浓度密切相关。
- 王平吴苏芳梁永红苏明声李东文郭佳佳谢小梅
- 关键词:淋巴细胞增殖作用
- 桦褐孔菌菌质提取物抗菌活性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桦褐孔菌菌质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牛津杯法比较桦褐孔菌菌质的水层、正丁醇层、乙酸乙酯层、粗多糖对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以及白色念珠菌的抑制作用,并与桦褐孔菌菌核比较。通过连续倍比稀释的方法,观察桦褐孔菌菌质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桦褐孔菌菌质正丁醇层和乙酸乙酯层对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白色念珠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桦褐孔菌菌质正丁醇层对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白色念珠菌的MIC分别为0.025,0.0125,0.025,0.025 g·mL^(-1)。MBC分别为0.05,0.025,0.1,0.05g·mL^(-1)。桦褐孔菌菌质乙酸乙酯层对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MIC分别为0.0125,0.00625,0.025 g·mL^(-1),MBC分别为0.025,0.0125,0.05 g·mL^(-1)。结论:桦褐孔菌菌质不同极性部位的提取物对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白色念珠菌具有一定的抑菌和杀菌的活性。
- 郭佳佳李东文姚慧莹谢小梅苏明声梁永红
- 半夏曲炮制中4种优势微生物的生理生化特性及黄色素含量测定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研究半夏曲中4种优势微生物的生理生化特性,测定炮制过程中不同时间点各样本的黄色素含量,为揭示半夏曲炮制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半夏曲中筛选出的4株优势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宛氏拟青霉Paecilomyces variotii、丝衣霉菌Byssochlamys spectabilis、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它们的最适宜生长温度、pH值,利用糖类的产酸能力以及产淀粉酶、蛋白酶、黄色素的能力,同时测定半夏曲炮制过程中5个不同时间点样本的黄色素含量。结果枯草芽孢杆菌、宛氏拟青霉、丝衣霉菌、黑曲霉生长的最适温度分别为35℃、29℃、29~31℃、39℃,最适pH值分别为7.0、7.0、7.5、7.0。4种菌均具有产淀粉酶和蛋白酶的能力,宛氏拟青霉、丝衣霉菌具有产黄色素能力。5个不同时间点样品的黄色素质量分数分别为69.875、69.875、71.750、119.500、137.875μg/g。结论 4种优势微生物在半夏曲炮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 龙凯郭佳佳苏明声谢卫华王立元谢小琴杨明谢小梅
- 关键词:半夏曲优势菌生理生化特性黄色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