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丽明

作品数:16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会议论文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狼疮
  • 4篇间质性
  • 4篇关节炎
  • 3篇性关节炎
  • 3篇血管
  • 3篇文献复习
  • 3篇类风湿
  • 3篇风湿
  • 3篇复习
  • 3篇病变
  • 2篇蛋白
  • 2篇动脉
  • 2篇血管炎
  • 2篇药物治疗
  • 2篇神经病变
  • 2篇神经精神
  • 2篇神经精神狼疮
  • 2篇铁蛋白
  • 2篇痛风
  • 2篇痛风性

机构

  • 16篇南昌大学第一...
  • 2篇九江学院
  • 1篇井冈山大学
  • 1篇南昌工程学院
  • 1篇南昌大学

作者

  • 16篇陈丽明
  • 13篇吴锐
  • 5篇余淑娇
  • 3篇李慧
  • 3篇郭春燕
  • 1篇余瑾
  • 1篇赵俊
  • 1篇熊薇
  • 1篇张美珍
  • 1篇刘玉珠

传媒

  • 2篇九江学院学报...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颅内出血与静脉窦血栓并发的神经精神狼疮1例并文献复习
2018年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慢性弥漫性自身免疫疾病,可累及全身多器官系统。神经精神狼疮(neuropsychiatric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NPSLE)主要累及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是SLE的重要死亡原因之一。
孙琥陈丽明熊江彪石小乐吴锐
关键词:神经精神狼疮SLE脑血管病变抗心磷脂抗体颅内出血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肺动脉高压2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肺动脉高压(PAH)的临床特点.方法:对已确诊的20例资料完整的SLE合并PAH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5年3月-2016年3月1年收治266例SLE患者,按是否并发肺动脉高...
孙琥李慧陈丽明余淑娇吴锐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肺动脉高压
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R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组采用常规治疗及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干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一般指导干预方法。比较两组干预后(随访1年后)7项自我管理评分、关节肿胀数(SJC)、关节压痛数(TJC)、晨僵时间、双手平均握力以及住院期间及随访1年内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自我管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双手平均握力显著高于对照组,晨僵时间短于对照组,且SJC和TJ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研究组院外跌倒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管理健康教育能显著增强RA患者自我管理意识,改善全身关节功能状态,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
余瑾吴锐胡蓉熊薇陈娇徐晓婷张美珍李慧陈丽明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自我管理健康教育
多发性肌炎或皮肌炎并发间质性肺病预后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 探讨血细胞比值及炎症指标与多发性肌炎或皮肌炎相关性间质性肺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具有完整资料的86例皮肌炎(DM)或多发性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病(PM-ILD)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HRCT)和美国胸科学会(ATS)与欧洲呼吸学会(ERS)关于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国际共识声明将患者分为缓解组(n=29)和加重组(n=57),比较两组的人口学特征、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差异。结果 加重组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铁蛋白(SF)、平均血小板体积与淋巴细胞比值(MPV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水平较缓解组升高(P<0.001),而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VC%)和一氧化碳弥散量百分比(DLCO%)的水平降低(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LR与ESR(r=0.424,P<0.01)、CRP(r=0.421,P<0.01)及SF(r=0.264,P=0.014)之间均呈正相关。MPVLR与ESR(r=0.288,P=0.007)、CRP(r=0.338,P<0.01)以及SF(r=0.265,P=0.014)也呈正相关。此外,MLR与SF也存在正相关关系(r=0.284,P<0.01)。在与肺功能相关的指标中,PLR、MPVLR和SF与DLCO%(r=-0.397,P<0.01;r=-0.216,P=0.046;r=-0.440,P<0.01)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同时,SF还与FVC%和DLCO%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440,P<0.01;r=-0.296,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LR、MPVLR和SF水平升高与淋巴细胞降低是DM或PM-ILD患者病情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LR、MPVLR和SF的水平是预测DM或PM-ILD患者肺功能预后的简易而有效的指标。
李建斌吕梦娜刘鹏程陈丽明吴锐
关键词:皮肌炎多发性肌炎间质性肺病肺功能铁蛋白预后
铁蛋白/淋巴细胞比值在评估DM/PM-ILD严重程度中的诊断准确性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铁蛋白/淋巴细胞比值对皮肌炎/多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病(DM/PM-ILD)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6月-2020年12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皮肌炎/多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病患者86例。根据HRCT和美国胸科学会和欧洲呼吸学会关于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国际共识声明将患者分为缓解组(n=29)和加重组(n=57)。对两组的人口学特征,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进行比较。通过计算患者ROC曲线,确定FLPR对DM/PM-ILD严重程度的诊断能力。结果加重组患者ESR、CRP、SF、LDH、LLR、SII和FLPR显著高于缓解组患者(P<0.001)。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得出,SF、LDH、低淋巴细胞、LLR、SII和FLPR是加重组DM/PM-ILD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得出,FLPR曲线下面积为0.947,敏感度为0.649,特异度为1,界值为599。结论铁蛋白/淋巴细胞比值是评估DM/PM-ILD患者严重程度的有效生物标志物,为DM/PM合并ILD患者提供了最佳的临界值,从而使诊断效率最大化。
李建斌彭一琳陈丽明吴锐
超声离子导入药物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及其对炎性因子IL-1β、TNF-α、COX-2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观察超声离子导入秋水仙碱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其相关炎性因子血清IL-1β、TNF-α、COX-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经临床确诊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给予药物超声离子导入,对照组给予秋水仙碱口服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4d后进行疗效评价。治疗前后抽取晨起空腹静脉血,离心提取血清,分别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环氧化酶-2(COX-2)、白细胞介素-1β(IL-1β)。结果超声离子导入药物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的疗效,治疗两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93.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及总体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环氧化酶-2(COX-2)、白细胞介素-1β(IL-1β)指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炎性指标相比较明显改善(p<0.01)。结论超声离子导入秋水仙碱对AGA有显著疗效,其疗效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患者机体炎性反应而阻断或减轻关节局部炎性反应,从而抑制病程的发展,取得满意疗效。
戴丽莉余淑娇陈丽明
关键词:秋水仙碱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炎性因子
系统性硬化症合并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系统性硬化症(SSc)患者合并肺间质病变(ILD)的临床特征,了解如何早期评估SSc合并ILD并指导改善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SSc患者39例,按照是否合并ILD分为SSc合并I...
陈丽明骆毅吴锐
关键词:系统性硬化症间质性肺炎肺功能平均血小板体积
颅内出血与静脉窦血栓并发的神经精神狼疮一例报道
孙琥陈丽明熊江彪吴锐
类风湿血管炎2例分析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类风湿血管炎的临床特点,提高对类风湿血管炎的认识并指导治疗及改善预后。方法分析2例类风湿血管炎的发病年龄、性别、病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影像学特点以及治疗情况,同时复习国内外文献。结果类风湿血管炎临床常见...
陈丽明吴锐石小乐郭春燕
关键词:类风湿血管炎皮肤溃疡神经病变
文献传递
麻风病误诊结缔组织病2例报道
麻风是由麻风分枝杆菌侵犯皮肤、黏膜与外周神经及多器官的慢性传染病。其起病隐匿,表现多样,临床常因机体对麻风杆菌抗原免疫应答的炎性反应及皮肤、神经损害误诊为结缔组织疾病。本文分析2例最近在我科确诊的麻风患者的临床与实验检查...
刘玉珠陈丽明吴锐
关键词:麻风误诊结缔组织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