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亚男

作品数:11 被引量:20H指数:4
供职机构:滕州市中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疗法
  • 4篇综合疗法
  • 3篇血疗
  • 3篇自血
  • 3篇自血疗法
  • 3篇卒中
  • 3篇疗法治疗
  • 3篇脑卒中
  • 2篇血液
  • 2篇针刺
  • 2篇综合疗法治疗
  • 2篇护理
  • 1篇电针
  • 1篇电针刺
  • 1篇电针刺激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疾病
  • 1篇血透
  • 1篇血透室
  • 1篇血虚

机构

  • 11篇滕州市中医医...
  • 8篇滕州市中心人...
  • 1篇济宁医学院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作者

  • 11篇冯亚男
  • 8篇高国强
  • 1篇徐庆田
  • 1篇崔华峰

传媒

  • 4篇中国民间疗法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养生保健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实用中医药杂...
  • 1篇中国疗养医学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0
  • 1篇200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综合疗法治疗肺脾气虚型变异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2018年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又称过敏性鼻炎,主要临床表现为流涕、喷嚏、鼻塞、流泪、味觉与嗅觉衰退等,具有迁延难愈及反复发作的特点,对生存质量影响较为严重。其中TH1和TH2免疫反应失衡是该病发病的关键。AR是鼻炎中最常见的类型[1]。
冯亚男高国强
关键词:综合疗法艾灸自血疗法
自血疗法治疗气血虚弱型产后乳少症的临床观察
2018年
母乳喂养可减少女性卵巢癌、乳腺癌的发生率,可以增近母亲和宝宝之间的感情,但近年来母乳喂养的产妇逐年减少;宝宝的营养健康受到严重影响[1-2]。母乳喂养减少的原因多种多样,产后乳少症是主要的原因,我国产后乳少症的发病率为25%~30%[3]。笔者采用自血疗法治疗气血虚弱型产后乳少症,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高国强冯亚男
关键词:自血疗法气血虚弱产后乳少
常规护理管理与6S护理管理模式对提升血液净化室工作质量的研究
2025年
目的分析血液净化室实施不同护理管理模式后对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4年2月—2025年1月滕州市中医医院25名血液净化室护士为研究对象。于2024年2—7月行常规护理管理,为常规组。2024年8月—2025年1月行6S护理管理模式,为调查组。对比两组工作质量、科室管理质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满意率。结果调查组工作质量、科室管理质量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调查组在管理实施阶段有1起管理差错事件,2起血液净化安全事件;常规组在管理实施阶段有3起管理差错事件,6起血液净化安全事件。调查组高管理满意率为100.00%(25/25),高于常规组的84.00%(2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48,P<0.05)。结论6S护理管理模式执行后可提升工作质量,也能增强血液净化室的管理质量,减少科室管理时的不良事件,提升科室管理满意率。
巩晶冯亚男
关键词:血液净化室护理管理6S管理
综合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49例
2010年
高国强冯亚男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综合疗法肢体活动障碍脑血管疾病首次发病
流程管理对血透室护理质量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2022年
目的探究流程管理方案的实施对于血透室的护理质量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7月滕州市中医院血透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对照组(常规管理)和观察组(流程管理),各50例,对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心理情绪评分、患者的护理依从以及护理满意度展开比较。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护理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比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依从率相较于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血透室患者实施护理时采取流程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冯亚男高国强
关键词:流程管理血透室护理质量
中药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难治性高血压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析中药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难治性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到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的94例尿毒症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47例患者采用常规降压药物及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观察组47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地黄汤加减治疗,对比探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与收缩压均得到良好控制,且血压水平以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尿毒症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应用地黄汤加减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胥小鹏冯亚男
关键词:尿毒症难治性高血压SBPDBP
针刺配合自血疗法治疗急性期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自血疗法治疗急性期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期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观察组采用针刺配合自血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10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记录并对比两组临床疗效、面神经功能评分、面神经功能分级情况。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临床疗效、面神经功能评分、面神经功能分级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刺配合自血疗法治疗急性期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疗效优于单纯针刺。
高国强冯亚男徐庆田
关键词:自血疗法针刺急性期风寒型周围性面瘫
平衡阴阳针法治疗脑卒中肌痉挛的临床观察
2024年
目的:观察平衡阴阳针法治疗脑卒中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8例脑卒中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平衡阴阳针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肘关节痉挛情况、上下肢的痉挛水平[临床痉挛指数(CSI)评分]、上下肢的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表(FM)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积分肌电值及均方根值,评估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67%(41/49),高于对照组的63.27%(31/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肘关节痉挛情况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CSI评分均较治疗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FM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积分肌电值及均方根值均较治疗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衡阴阳针法治疗脑卒中肌痉挛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肌痉挛及上下肢的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高国强冯亚男
关键词:中风肌痉挛筋痹
基于miR-34a/SIRT1通路研究电针刺激对脑卒中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讨电针刺激对脑卒中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并探讨可能机制。方法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假电针刺激组、假穴位电针刺激组、电针刺激组,除正常组外均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法构建脑卒中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均进行为期21 d的治疗,正常组仅观察。治疗后1 d、3 d、14 d、21 d各组大鼠分别行横木行走实验、抓握牵引试验,治疗结束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计算大鼠脑组织梗死比;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qRT-PCT)检测大鼠脑组织miR-34a表达水平,通过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SIRT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各时间点平衡木试验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比,脑组织miR-34a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各时间点肌力测验评分,脑组织SIRT1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假电针刺激组、假穴位电针刺激组、电针刺激组大鼠各时间点平衡木试验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比,脑组织miR-34a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各时间点肌力测验评分,脑组织SIRT1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假电针刺激组相比,假穴位电针刺激组各时间点平衡木试验评分、肌力测验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比、脑组织miR-34a及SIRT1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电针刺激组、假穴位电针刺激组相比,电针刺激组各时间点平衡木试验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比,脑组织miR-34a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肌力测验评分、脑组织SIRT1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正常组脑组织结构完整、形态正常,神经细胞排列规则。模型组脑组织结构不清、组织疏松,神经细胞排列紊乱,胞质着色灰暗、胞核稍增大,染色深。假电针刺激组、假穴位电针刺激组、电针刺激组神经细胞部分恢复,且电针刺激组好于假电针刺激组与假穴位电
高国强冯亚男崔华峰
关键词:脑卒中电针刺激
脑卒中早期应用综合疗法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综合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98例脑卒中肢体偏瘫病人并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49例,两组病人均接受脑卒中病人的常规治疗,对康复组病人同时实施康复训练。结果康复训练后,康复组病人运动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脑卒中病人生命体征稳定后,及早正确地应用综合疗法,对恢复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能力有重要的意义。
高国强冯亚男
关键词:脑卒中早期康复针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