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硕

作品数:4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大数据
  • 1篇新闻
  • 1篇数据可视化
  • 1篇数据新闻
  • 1篇判识
  • 1篇企业
  • 1篇企业管理
  • 1篇气象
  • 1篇青藏
  • 1篇青藏高原
  • 1篇可视化

机构

  • 3篇中国气象局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作者

  • 3篇张硕
  • 1篇姚秀萍
  • 1篇张永宁

传媒

  • 1篇气象学报
  • 1篇商情
  • 1篇新媒体研究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大数据环境下企业管理决策探析
2014年
当前全球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在这种背景下使得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也使得企业竞争发生了较大的变革。数据已经成为了经济领域当中的重要战略资源,与各个行业均有着密切的联系,大数据时代给企业既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带了巨大的挑战,并受到了全球的普遍关注。本文分析了大数据对企业管理决策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观点,供以参考。
张硕
关键词:大数据企业管理
大数据时代气象数据新闻的探索与实践——以中国天气网为例被引量:12
2017年
以中国天气网数据新闻栏目为例,探讨气象行业数据新闻在制作和传播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从气象数据新闻制作的必要性、创新之处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和研究。
张硕张永宁
关键词:气象数据新闻数据可视化
基于客观判识的青藏高原横切变线结构及演变特征合成研究被引量:9
2019年
利用1981-2016年6-8月每天4次,分辨率为1°×1°的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基于纬向风的经向切变、纬向风速0线和相对涡度3个参数,在计算机客观自动判识青藏高原横切变线(简称高原横切变线)基础上,选取位于33°-35°N的高原横切变线个例13个,采用合成分析技术,研究了高原横切变线结构及演变特征。表明高原横切变线位于青藏高原主体80°-100°E范围内,在500 hPa呈东西走向、水平尺度近2000 km,垂直方向在高原上空可伸展至480 hPa、厚度可达近2 km。高原横切变线出现的环流背景是:500 hPa高纬度两槽两脊,青藏高原两侧分别为带状分布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太副高)和伊朗高压。在动力场上,高原横切变线走向与500 hPa正涡度带轴线走向一致,切变线附近为带状的涡度正值区和上升运动区,对应于无辐散带,辐散/辐合带分布在高原横切变线北/南侧;高原横切变线附近正涡度带垂直可伸展到350 hPa,上升运动伸展至200 hPa,但高原横切变线仅至480 hPa左右,为浅薄的斜压性天气系统,呈现随高度升高向北倾斜的特征。在水汽热力场上,高原横切变线是水汽汇聚带;高原横切变线附近南侧的600-500 hPa存在高假相当位温中心,具有非常明显的高温、高湿特征。高原横切变线从初始产生到发展强盛再减弱的演变过程中,其生命期近4 d,伴随西太副高西移过程,随着高原横切变线附近正涡度带范围增大、强度增强,高原横切变线发展,干冷空气的侵入导致高原横切变线强度减弱甚至消亡。
张硕张硕巩远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