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大伟

作品数:30 被引量:83H指数:6
供职机构:郑州市骨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9篇骨折
  • 11篇肱骨
  • 9篇关节
  • 8篇入路
  • 8篇钢板
  • 6篇脱位
  • 6篇内固定
  • 5篇手术
  • 5篇肘关节
  • 5篇粉碎性
  • 5篇粉碎性骨折
  • 5篇钢板内固定
  • 5篇板内固定
  • 4篇远端
  • 4篇远端骨折
  • 4篇肱骨近端
  • 4篇近端
  • 4篇骨头
  • 3篇入路治疗
  • 3篇手术治疗

机构

  • 30篇郑州市骨科医...
  • 3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天津医院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三门峡市中心...

作者

  • 30篇张大伟
  • 22篇李东生
  • 21篇郑世军
  • 11篇许伟朋
  • 9篇王爱国
  • 6篇王龙
  • 3篇黄万新
  • 3篇公茂琪
  • 3篇李东升
  • 1篇付丽萍
  • 1篇梅伟
  • 1篇王丹
  • 1篇王贞艳
  • 1篇史迎宾
  • 1篇赵士君
  • 1篇宫可同
  • 1篇魏岚
  • 1篇李静
  • 1篇马富强
  • 1篇查晔军

传媒

  • 4篇中华创伤骨科...
  • 2篇医学新知
  • 2篇河南医学研究
  • 2篇中华骨科杂志
  • 2篇医药论坛杂志
  • 2篇首都食品与医...
  • 1篇中国药物滥用...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实用中医药杂...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社区医学杂志
  • 1篇中医药临床杂...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7篇2020
  • 8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陈旧性肩关节脱位合并大结节骨折的手术治疗:17例病例随访报告
目的:评价应用前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肱骨大结节陈旧性骨折的治疗效果,对比两种肱骨干锁定板的固定效果.方法:我科自2011年9月至2014年9月,共收治17名陈旧性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AO/ASIF 1.2),平均年龄64岁(...
李东生郑世军张大伟
关键词:大结节骨折手术
缝合锚钉联合锁骨钩状板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分离:中短期随访情况分析
目的:评估缝合锚钉联合锁骨钩状板应用治疗新发TossyⅢ型肩锁关节分离的中短期疗效,并将其与单独应用钩板治疗新发TossyⅢ型肩锁关节分离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李东生王爱国王龙张大伟
关键词:喙锁韧带缝合锚钉锁骨钩板
合并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的成人BadoⅡ型孟氏骨折的手术治疗策略
2025年
目的探讨合并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的成人BadoⅡ型孟氏骨折的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23年6月于郑州市骨科医院上肢骨科收治的合并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的成人BadoⅡ型孟氏骨折25例患者的资料,男15例、女10例,年龄(43.5±14.7)岁(范围20~67岁)。其中5例伴肱尺关节脱位。采用桡骨头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尺骨近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17例(桡骨头内固定组),采用桡骨头置换结合尺骨近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8例(桡骨头置换组)。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ayo elbow performance score,MEPS)、上肢功能评定量表(disabilities of the arm,shoulder and hand,DASH)及肘关节活动度评估临床疗效,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5.6±9.0)个月(范围12~45个月)。末次随访时切开复位组患侧肘关节屈曲124.47°±12.59°(范围90°~140°)、伸直21.12°±10.07°(范围10°~50°)、旋前48.59°±11.62°(范围20°~61°)、旋后48.53°±8.43°(范围30°~60°);桡骨头置换组患侧肘关节屈曲128.75°±13.17°(范围100°~140°)、伸直14.00°±7.71°(范围0°~25°)、旋前61.25°±10.26°(范围60°~80°)、旋后71.88°±10.33°(范围60°~80°)。末次随访时桡骨头内固定组MEPS为82(75,85)分(范围55~90分),疼痛VAS为1(1,2)分(范围0~3分),DASH评分为9(8,14)分;桡骨头置换组患者的MEPS为90(85,90)分(范围85~95分),疼痛VAS为1(0,1)分(范围0~1分),DASH评分为5(5,6)分。并发症包括异位骨化5例、切口感染1例、骨折不愈合1例、尺神经损伤合并创伤性关节炎1例、尺桡骨近端骨桥形成1例。结论桡骨头置换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联合尺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术均可治疗合并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的成人BadoⅡ型孟氏骨折,术后伸屈活动度无明显差异,但桡骨头置换组前臂旋转及DASH评分较佳。
张大伟陈红浩王锟齐江明潘芋钢郑世军王爱国查晔军公茂琪李东生
关键词:MONTEGGIA骨折桡骨骨折
三头肌-肘肌瓣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三头肌-肘肌瓣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患者64例,按照手术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n=32)和参照组(n=32)。参照组行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研究组行三头肌-肘肌瓣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以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MEPS)评估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开始功能锻炼时间。结果与参照组相比,研究组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术后开始功能锻炼时间较短(P<0.05);术后随访12个月,研究组优良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三头肌-肘肌瓣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踝间粉碎性骨折,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可早期进行肘关节功能锻炼,促进肘关节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许伟朋李东生郑世军张大伟
关键词:双钢板内固定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
Kocher入路单纯空心螺钉固定治疗成人肱骨小头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Kocher入路单纯空心螺钉固定治疗成人肱骨小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20年8月郑州市骨科医院上肢骨科治疗的16例患者资料。男10例,女6例;年龄36~62岁,平均45岁;左侧10例,右侧6例。骨折根据Ring分型:Ⅰ型3例,Ⅱ型3例,Ⅲ型6例,Ⅳ型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肘外侧Kocher入路,骨折给予直视下复位,克氏针临时固定,最后置入空心螺钉固定。术后第2天进行肘关节主动屈伸功能锻炼,同时口服吲哚美辛预防异位骨化。末次随访时根据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评定疗效,同时记录肘关节的屈伸活动度和前臂的旋转活动度。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10~19个月(平均14.3个月)随访。16例患者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7~12个月(平均11.3个月),其中2例患者出现异位骨化。末次随访时根据MEPS评分:优8例,良6例,中2例;平均89.5分(73~95分)。末次随访时患者肘关节屈曲80°~130°(平均113°),伸直5°~30°(平均15°);前臂旋前62°~75°(平均67°),旋后50°~90°(平均75°)。结论对于成人肱骨小头骨折,通过外侧Kocher入路显露骨折断端,单纯空心螺钉固定骨折块,指导患者早期进行有效肘关节功能锻炼,术后疗效满意。
左思力王锟赵东晓张大伟郑世军黄万新王爱国公茂琪李东生
关键词:肘关节骨钉肱骨小头骨折
应用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用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随访12个月,并采用Neer肩关节评分法(Neer评分)和CMS肩关节评分系统(CMS评分)评价术后肩关节功能。结果手术后X线片可见内固定状况良好,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内固定过程中手术时间、出血量、内固定后引流量及骨折愈合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手术结束后随访12个月,实验组Neer评分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CMS各项(疼痛、肌力、日常活动、关节活动范围)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有改善,且实验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应用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能够减少手术时间、出血量、内固定后引流量及骨折愈合时间,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提高了手术质量。
郑世军李东升王龙张大伟马富强王爱国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
孟氏骨折手法整复儿童桡骨头再脱位影响因素分析
2022年
目的:探讨孟氏骨折手法整复儿童桡骨头再脱位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19年10月该院收治的82例孟氏骨折手法整复桡骨头再脱位患儿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予以手法整复,随访8~12个月,根据复查结果明确患者是否发生桡骨头再脱位,统计82例孟氏骨折手法整复桡骨头再脱位患儿的基线资料,包括性别、骨折损伤机制、石膏制动是否准确等,统计患者桡骨头再脱位发生率,分析孟氏骨折手法整复儿童桡骨头再脱位的影响因素。结果:经手法整复治疗的患儿中,23例发生桡骨头再脱位,发生率为28.05%。将全部可能的影响因素纳入,经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骨折损伤机制(滑脱和/或撕裂的环状韧带坎墩于上尺桡关节之间)、石膏制动不准确、石膏松动或固定不牢、功能锻炼不合理、桡骨头生长过度均是孟氏骨折手法整复发生桡骨头再脱位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骨折损伤机制(滑脱和/或撕裂的环状韧带坎墩于上尺桡关节之间)、石膏制动不准确、石膏松动或固定不牢、功能锻炼不合理、桡骨头生长过度均可导致孟氏骨折手法整复后发生桡骨头再脱位,临床可据此进行合理的干预,以降低患儿桡骨头再脱位风险,改善预后。
卢磊张大伟
关键词:孟氏骨折手法整复影响因素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手术治疗体会被引量:4
2014年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亦称为“肘部三联征”,为一种特殊的肘关节骨折脱位类型,由于合并肘关节后脱位、尺骨冠状突骨折、桡骨头骨折,治疗较为困难。作者于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共治疗14名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经术后12个月随访,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亦称为“肘部三联征”,为一种特殊的肘关节骨折脱位类型,由于合并肘关节后脱位、尺骨冠状突骨折、桡骨头骨折,治疗较为困难。作者于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共治疗14名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经术后12个月随访,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亦称为“肘部三联征”,为一种特殊的肘关节骨折脱位类型,由于合并肘关节后脱位、尺骨冠状突骨折、桡骨头骨折,治疗较为困难。作者于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共治疗14名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经术后12个月随访,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王龙黄万新李东生张大伟
关键词:尺骨恐怖三联征
异体髂骨块结合philos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效果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异体髂骨块结合philos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5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58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按手术方案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参照组患者接受philos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异体髂骨块移植术治疗。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估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体髂骨块结合philos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疼痛,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许伟朋李东生郑世军张大伟
关键词: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
Schildhauer入路与鹰嘴截骨入路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对比研究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Schildhauer入路与鹰嘴截骨入路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方法前瞻性选取2014年5月—2019年2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骨关节外科收治的150例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男性67例,女性83例;年龄33~61岁,平均51.0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76例,高处坠落伤38例,平地跌倒3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鹰嘴截骨入路组(75例)采用鹰嘴截骨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childhauer入路组(75例)采用Schildhauer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患者均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肘关节功能、生活质量和并发症差异。结果Schildhauer入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少于鹰嘴截骨入路组(102.56±12.05)min vs.(151.23±13.57)min;(107.25±15.29)mL vs.(132.35±16.35)mL,P<0.05,术后12个月Mayo肘关节功能(MEPS)评分优良率高于鹰嘴截骨入路组(88%vs.75%,P<0.05),患侧肘关节屈伸、内旋、外旋角度均大于鹰嘴截骨入路组(125.35±14.62)°vs.(118.23±11.35)°;(91.35±5.32)°vs.(80.32±4.23)°;(91.34±6.35)°vs.(79.42±5.05)°,P<0.05,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均高于鹰嘴截骨入路组(66.88±11.23)分vs.(55.13±7.13)分,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鹰嘴截骨入路比较,Schildhauer入路可减少手术创伤,节省手术时间,改善肘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更适合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治疗。但对于C3型不截骨,显露和固定有一定困难,临床技术要求较高。
朱广伟张大伟王丹高虎方张新潮
关键词:肱骨远端骨折入路复位肘关节功能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