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叶林
-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我院孕妇生殖道无乳链球菌带菌感染情况和耐药性分析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了解医院孕妇生殖道无乳链球菌带菌感染情况及耐药性。方法对该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送检的1650例孕妇生殖道分泌物标本进行分离培养,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鉴定分离出来的细菌,同时用K-B法进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共分离培养出131株无乳链球菌,分离率为7.9%;无乳链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青霉素、头孢噻肟敏感率均在95.0%以上;对四环素、红霉素耐药率分别为90.8%、63.4%。结论青霉素可作为治疗孕妇无乳链球菌感染的首选经验性抗菌药;应重视检测无乳链球菌,并根据体外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
- 卫叶林陈航列
- 关键词:无乳链球菌生殖道孕妇耐药性
- 耐亚南培南鲍曼不动杆菌的医院感染分布和耐药表型分析
- 2016年
- 了解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在医院感染的临床分布情况及其在ICU和非ICU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和应用抗生素、降低医院院内感染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用K-B法对临床分离得到105株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进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和耐药性的统计分析,同时检测其OXA-23基因。结果 分离培养出来的105株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中,其中CU71株(67.6%),外科科室17株(16.2%),呼吸科10株(9.5%),神经内科7株(6.7%),外科科室17株(16.2%);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的医院平均耐药率分别为0.0%和3.8%,对亚胺倍南、氨苄西林、头孢唑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医院平均耐药率均是100%;检测到OXA-23基因阳性菌株93株,检出率为88.6%。结论 ICU分离培养的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远远要高于非ICU分离培养的细菌;OXA-23基因的检出率ICU明显高于非ICU;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复杂,对抗生素具有多重耐药性,临床应根据体外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 卫叶林来汉江佘军
- 关键词: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耐药表型
- 穴位刺激疗法对髋部骨折长期卧床患者睡眠质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被引量:1
- 2021年
- 笔者采用穴位刺激对髋部骨折长期卧床患者进行干预,并观察其对睡眠质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8例髋部骨折长期卧床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中男37例,女17例;年龄49~83岁,平均62.84±5.42岁;病程4~15天,平均8.16±1.32天。观察组中男35例,女19例;年龄51~84岁,平均65.15±5.09岁;病程4~13天,平均8.89±1.27天。
- 黄一鸣卫叶林
- 关键词:髋部骨折长期卧床穴位刺激负性情绪
- NICU早产儿肺炎克雷伯菌医院感染临床分析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了解和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早产儿肺炎克雷伯菌的医院感染发生、临床特点、易感因素及其细菌耐药性,以降低医院感染率及减少耐药菌的产生。方法收集NICU自2008年1月-2012年12月发生肺炎克雷伯菌医院感染的早产儿87例,对发生医院感染早产儿的临床症状、治疗方式、细菌耐药性以及转归等进行分析,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处理。结果共收治早产儿患儿1 581例,其中87例早产儿发生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感染率为5.5%;87例早产儿中经气管插管机械通气42例占48.3%,外周静脉留置针使用率100.0%,静脉营养输注76例占87.4%;76例早产儿治疗好转出院,9例死亡,病死率为10.3%;共培养出105株肺炎克雷伯菌,其中痰液标本检出58株占55.2%,血液标本检出36株占34.3%;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率均为100.0%;共检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42株,检出率为40.0%。结论肺炎克雷伯菌是NICU早产儿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耐药菌比例较高,容易造成重症感染,应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避免滥用抗菌药物,降低医院感染率和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 邵波胡小红陆国平李素芳卫叶林
- 关键词: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肺炎克雷伯菌早产儿医院感染
- 褪色沙雷菌的医院感染分布与耐药性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了解褪色沙雷菌在医院感染的临床分布和在ICU与非ICU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择和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用K-B法对临床分离出的156株褪色沙雷菌进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并统计分析,同时检测其β-内酰胺酶。结果分离培养的156株褪色沙雷菌在科室分布,ICU 57株占36.5%、呼吸科52株占33.3%、神经内科28株占17.9%、其他科室19株占12.2%;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的医院平均耐药率分别为3.8%和1.9%,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均>90.0%;检测产AmpC酶菌21株,检出率为13.5%,产ESBLs菌18株,检测率为11.5%,同时产AmpC酶和ESBLs菌7株,检出率为4.5%。结论ICU分离培养的褪色沙雷菌的耐药率显著高于非ICU分离培养的菌株;AmpC酶和ESBLs的3个表型的检出率ICU明显高于非ICU;褪色沙雷菌耐药机制复杂,对抗菌药物具有多药耐药性,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 卫叶林来汉江佘军朱彤
- 关键词:医院感染耐药性
- 产KPC-71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耐药机制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产肺炎克雷伯碳青霉烯酶(KPC)71型(KPC-71)肺炎克雷伯菌(KP)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侧流免疫层析法对分离自2024年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同一肺部感染患者的2株KP菌株(KP536与KP877)进行碳青霉烯酶酶型检测;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菌株进行药物最低抑菌浓度检测;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菌株携带的blaKPC基因进行扩增并测序,结果用SnapGene软件进行分析;通过全基因组测序明确菌株序列型别及耐药基因;通过生长曲线仪检测菌株生长特点。结果KP536与KP877相隔70 d先后分离自患者痰液标本。酶型结果显示KP536与KP877菌株均产KPC,药物敏感实验结果显示两个菌株具有不同药敏表型:KP536菌株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敏感,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而KP877菌株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耐药,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PCR及测序结果显示KP536与KP877分别携带bla_(KPC-2)与bla_(KPC-71)基因。相比bla_(KPC-2),bla_(KPC-71)在542至545位插入了3个核苷酸(ATC),导致在Ambler182和183位之间插入1个丝氨酸。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2株KP菌株均为ST11型,且携带多个耐药基因,包括bla_(KPC)、bla_(LAP-2)、bla_(SHV-187)、bla_(TEM-1)、rm-tB1、qnrS1、sul2、tetA、dfrA14、fosA6等。结论KP携带的bla_(KPC-71)由bla_(KPC-2)突变而来,可导致KP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耐药而恢复对碳青霉类抗菌药物敏感性。临床应注意在使用头孢他啶/阿维巴坦治疗KP时出现耐药问题。
- 卫叶林王佳庆朱永泽张淑琦
-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耐药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