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珂
-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国家留学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常见口腔黏膜病的诊断和治疗
- 2015年
- 研究探讨空腔黏膜病的诊断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口腔黏膜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分别为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方法: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腔药膜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1.7%,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8.3%,数据具有差异性(P<0.05);与此同时在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复发率为2.37%低于对照组患者35.7%,数据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在口腔黏膜病患者治疗的过程中,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与表现,为患者做出有效的诊断,同时在明确患者病症后,给予口腔黏膜病患者常规治疗的同时实行口腔药膜的方法:进行治疗,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复发率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肖欣刘长欢朱红华王珂吕珊珊魏玉雪陈英新
- 关键词:口腔粘膜病
- 儿童牙齿错颌与语音功能的相关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分析乳牙错颌患者的语音功能,研究牙齿结构畸形对语音功能的影响。方法:以60例牙齿错颌患儿为研究对象,在牙齿错颌矫治前对其进行语音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与患儿语音状况进行相关分析。结果:OJ,TD-PW与发音错误有关(r=-0.526,r=0.517,P<0.05),复合变量OBJ与发音错误有高度统计学相关性(r=-0.633,P<0.01)。安氏一类错颌患儿存在唇齿音、舌尖音、舌尖前音的语音异常,安氏二、三类错颌患儿存在双唇音、唇齿音、舌尖音、舌尖前音的语音异常,唇腭裂患儿存在全部的语音异常。结论:错颌患者的语音功能与舌体位置及前牙覆颌/覆盖有密切关系。
- 杨涛李毅王珂吴晓光闫秀娟
- 关键词:语音功能
- 载辛伐他汀羟基磷灰石中空微球的制备、表征及其用于盖髓剂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制备羟基磷灰石中空微球并载辛伐他汀,构成体外药物缓释系统检验其对损伤大鼠牙髓的修复作用。方法:以谷氨酸(Glu)为有机质,以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和Glu组成的"核-壳"式复合物作为模板,制备出中空羟基磷灰石(HHAp)微球。表征产物形貌并载药,计算载药率和包封率,测定药物体外释放情况。雄性大鼠建立上颌第一磨牙直接盖髓模型。左侧上颌第一磨牙分别覆盖含有10-5 mol/L,10-7 mol/L和10-9 mol/L辛伐他汀的载药羟基磷灰石中空微球。第1组右侧上颌第一磨牙用未载药的HHAp微球盖髓,其余不作处理。分别于术后7d、28d,每组随机处死5只大鼠取材,HE染色。用图像分析软件INH测定各组标本中修复性牙本质的面积比例,并采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Dunnett t检验和配对t检验。结果:合成的羟基磷灰石为由短针状纳米粒子组成的直径为2-4μm中空的微球。载药率为21.3%-46.0%,包封率为34.46%-46.02%。药物在载药微球中缓慢释放,释放曲线接近线性。将含有不同浓度辛伐他汀的载药微球盖髓7d后,对照组穿髓孔下方炎症反应明显,实验组则表现出轻微的炎症反应;盖髓后28d,10-7 mol/L SIM组与对照组、10-5 mol/L SIM组及10-9 mol/L SIM组相比形成了较多修复性牙本质(P〈0.05)。结论:利用小分子有机质(Glu)和表面活性剂(SDS)为模板可以合成中空羟基磷灰石微球,且此微球载药率和包封率均较高;药物在其中释放接近线性,达到缓释要求;含有10-7mol/L SIM的载药微球能够显著促进牙髓损伤后修复性牙本质的形成。
- 王珂赵旭李毅张雪王银晶
- 关键词:辛伐他汀缓释牙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