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雷蕾

作品数:15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护理
  • 2篇手术室
  • 2篇手术室护理
  • 2篇静脉
  • 2篇静脉穿刺
  • 2篇采血
  • 2篇穿刺
  • 1篇单翼
  • 1篇弹簧
  • 1篇第二类精神药...
  • 1篇心肺
  • 1篇心肺脑
  • 1篇心肺脑复苏
  • 1篇性别
  • 1篇血沉
  • 1篇血量
  • 1篇血针
  • 1篇药品
  • 1篇药物
  • 1篇药物利用

机构

  • 15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5篇雷蕾
  • 4篇王玮
  • 3篇李晓玲
  • 3篇王凯
  • 2篇张姣
  • 2篇朱亮
  • 2篇蒋娜
  • 2篇何丽娜
  • 2篇罗在胜
  • 2篇张永玺
  • 2篇吴志宏
  • 2篇刘雷
  • 2篇文洁
  • 1篇赵颖
  • 1篇李阳
  • 1篇杨柳
  • 1篇付丽华
  • 1篇王春生
  • 1篇王桂英
  • 1篇程霞

传媒

  • 3篇中文科技期刊...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疗养医学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首都食品与医...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2
  • 1篇200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力作用原理在心肺脑复苏患者外周静脉穿刺中的应用
2012年
目的:探讨重力作用原理在心肺脑复苏(CPR)患者外周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2008年4月~2009年1月收治的40例CPR患者作为对照组,2009年2月~2010年2月收治的40例CPR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穿刺方法,观察组利用重力作用原理,先将上肢下垂于身体一侧>60°,再按常规静脉穿刺方法进行穿刺。比较两组穿刺用时及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穿刺用时及一次穿刺成功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CPR患者急救过程中,应用重力作用原理可以提高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缩短抢救第一次静脉给药时间。
刘玛丽丁红杨冬梅张彩霞李珊珊程霞丁冬莲雷蕾
关键词:静脉穿刺CPR
一种笔式采血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笔式采血针,包括采血针和持针器,采血针包括针座、从针座前端伸出的静脉穿刺针以及从针座后端伸出的集血针;静脉穿刺针及集血针外侧都设置有保护套;针座的后端与持针器直接可拆卸连接;在针座的一侧设置有单翼。持...
雷蕾钟志蘩王凯赖斐王玮竺嘉幸王宪宇
基于医院实践经验的军队疗养机构药学服务转型新模式初探被引量:1
2024年
总结我国医院药学实践的成功经验,分析军队疗养机构在药学服务方面的特色需求和发展现状,提出建设性的实践对策,探索一套适合军队疗养机构特色的药学服务新模式,实现军队疗养机构药学服务转型发展,为快速恢复部队战斗力和保障打赢提供后方支持。
王凯吴雪宋玥锦雷蕾朱亮杨燕
关键词:药学服务
十二指肠侧壁瘘临床特征及预后风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了解十二指肠侧壁瘘的临床特征与预后情况,探讨影响其预后的高危因素,以改善其治疗结局。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通过检索中国肠瘘与腹腔感染注册系统数据库,提取数据库中于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住院治疗,并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十二指肠侧壁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重症监护室(ICU)入住情况、原发疾病、肠外瘘数目、并发症、治疗措施与疾病转归情况。结果:共纳入142例十二指肠侧壁瘘患者,其中男97例,女45例;中位年龄54(19~88)岁。十二指肠侧壁瘘的原发疾病位列前三的分别是消化道溃疡/穿孔33例(23.2%)、胆道疾病27例(19.0%)、创伤24例(16.9%)。单发十二指肠侧壁瘘117例(82.4%),同时合并其他部位瘘25例(17.6%)。142例患者中治愈127例(89.4%),其中手术治愈49例,保守治愈78例,死亡15例(10.6%)。在实施感染源控制方法上14例(9.9%)患者采取穿刺引流,18例(12.7%)患者采取剖腹引流。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χ^2=6.891,P=0.009)、原发疾病为消化道溃疡/穿孔(χ^2=8.515,P=0.004)、合并其他部位瘘(χ^2=5.798,P=0.016)、合并营养不良(χ^2=5.595,P=0.018)、肺部感染(χ^2=12.449,P<0.001)、出血(χ^2=6.466,P=0.011)、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χ^2=37.258,P<0.001),感染源控制时采用剖腹引流(χ^2=6.466,P=0.011)的患者死亡率较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OR=44.375,95%CI:2.676~735.822,P=0.008)、合并其他部位瘘(OR=16.54,95%CI:1.744~156.913,P=0.015)和MODS(OR=238.447,95%CI:9.496~5987.78,P=0.001)是十二指肠侧壁瘘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十二指肠侧壁瘘总体死亡率仍较高,医源性十二指肠损伤(外科手术、内镜治疗)是其主要直接致瘘原因,高龄(≥60岁)、合并其他部位瘘和MODS显著增加患者死亡风险。
雷蕾张永玺刘雷罗在胜谢伟峰吴志宏郑涛
关键词:肠瘘十二指肠疾病预后统计学
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原因和预防对策分析
2020年
分析并研究护理人员于实际工作中发生意外针刺伤的影响因素,并以此制定防范对策,旨在确保护理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择取2015年01月到2020年01月间于本院工作的70名护理人员实施研究,以问卷调查表形式进行针刺伤诱发因素的有效分析,且制定相应的安全防范策略。结果:针刺伤诱发因素主要有工作能力欠佳、注意力分散及自护意识匮乏等;70名护理人员出现一次针刺伤达30名,占比为42.86%;出现二次针刺伤达21名,占比30%。结论:对针刺伤高危因素实施分析后,临床需基于强化护理人员工作能力、树立自护意识基础上进行意外针刺伤率的大幅度降低,进而保证护理质量,减少医疗纠纷。
李元珠蒋娜文洁雷蕾李晓玲
关键词:护理人员意外针刺伤影响因素
优质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措施和患者满意度分析
2020年
讨论优质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措施和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8年5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110例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研究组(优质护理)各55例,评判标准:SAS评分、护理满意度及手术治疗配合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SAS评分、护理满意度及手术治疗配合度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的实施可缓解手术患者焦虑情绪,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及手术治疗配合度,值得推广。
李晓玲李阳雷蕾
关键词:优质护理手术室患者满意度
一种真空血沉采血管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真空血沉采血管,属于医疗机械领域。该真空血沉采血管包括真空采血管,其内部设有横向隔膜,横向隔膜设在血沉样本要求的采血量刻度处,横向隔膜外周与采血管内壁之间设有通孔。横向隔膜与采血管内壁之间设有至少两个...
雷蕾邢孔月于斐何丽娜张姣周阳阳赖斐王宪宇王玮宋玥锦王凯
一种便携式超声诊断仪的耦合剂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属于固定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携式超声诊断仪的耦合剂固定装置。技术包括第一槽体,所述第一槽体内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的顶部开设有用于瓶装耦合剂顶部插入的放置槽,固定块与第一槽体的槽底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第一槽...
宋玥锦王春生竺嘉幸温明星雷蕾朱媛满括
343名疗养员疗养期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护体会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分析有效的防护手段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重要措施。方法选择某院2020-01-16-30期间343名疗养员疗养期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护体会,并提出归纳性的总结。结果通过对343名疗养员进行卫生宣传教育,加强心理护理、切断传播途径,严格落实消毒隔离制度、消除隔离隐患,保护易感人群等。343名疗养员的情况维持较为稳定,到目前为止没有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结论通过此次疫情的防控措施,中心科室建立相应完善的疫情防护制度,为今后应对类似突发事件建立快速有效应对方法积累了宝贵经验。
钟志蘩王玮王宪宇雷蕾竺嘉幸杨柳
关键词:疗养
早期肠内营养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腹部创伤术后患者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腹部创伤患者的疗效及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4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腹部创伤需要紧急剖腹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7例患者早期(24〜48 h)给予管饲肠内营养,作为观察组,57例患者延迟(>48 h)给予管饲肠内营养,作为对照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7天、第14天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C反应蛋白、白细胞水平,以及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及临床结局。结果术后第14天,观察组前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白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0,P=0.013)。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P=0.032)。观察组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10.6%,低于对照组的2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腹部创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少肺部感染发生率,并可减少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雷蕾张永玺刘雷罗在胜谢伟峰吴志宏郑涛
关键词:颅脑损伤腹部损伤肠内营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