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亮

作品数:11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一八四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会议论文
  • 3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超声
  • 3篇影像
  • 3篇影像学
  • 2篇胎儿
  • 2篇门静脉
  • 2篇门静脉癌栓
  • 2篇静脉
  • 2篇静脉癌栓
  • 2篇畸形
  • 2篇肝癌
  • 2篇癌栓
  • 2篇超声影像
  • 2篇超声影像学
  • 2篇成像
  • 1篇胆囊
  • 1篇胆囊癌
  • 1篇弹性成像
  • 1篇腰肌
  • 1篇阴道
  • 1篇阴道超声

机构

  • 11篇解放军第一八...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11篇吴志华
  • 11篇朱东升
  • 11篇彭亮
  • 1篇彭国林
  • 1篇刘英棣
  • 1篇王小娟

传媒

  • 1篇临床超声医学...
  • 1篇海军医学杂志
  • 1篇东南国防医药

年份

  • 1篇2019
  • 9篇2018
  • 1篇201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髂腰肌囊扩张的超声和核磁共振对比观察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比较高频超声与核磁共振成像(MRI)在髂腰肌囊扩张诊断中的异同,探讨高频超声在髂腰肌囊扩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8年1月于解放军第一八四医院经超声和MRI检查的208例髂腰肌囊扩张的疑似病例,与经临床及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髂腰肌囊扩张的主要超声影像学特征为髋关节囊前方和髂腰肌腱(腹)间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单房或多房囊性包块,向上可达髂腰肌腹,向下可达小转子,包块增大时可压迫股静脉.超声对髂腰肌囊扩张诊断的灵敏度81.3%,特异度94.3%,阳性预测值72.2%,阴性预测值96.5%;MRI诊断的灵敏度90.6%,特异度97.7%,阳性预测值87.9%,阴性预测值98.3%,与MRI的Kappa值为0.82,2种方法灵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2种方法均可为髂腰肌囊扩张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影像学依据,高频超声完全可以作为临床诊断髂腰肌囊扩张的重要检查方法.
席贵阳吴志华朱东升彭亮舒华宝吴晓敏吴红平徐圣
关键词:髂腰肌囊扩张核磁共振成像比较影像学
三维超声C平面在先天性子宫畸形诊断及分型中的应用
徐圣朱东升吴志华彭亮舒华宝席贵阳吴红平
三维超声扩展成像诊断胎儿唇腭裂的价值
舒华宝朱东升吴志华彭亮吴晓敏吴红平
超声在肝癌门静脉癌栓诊断中的价值
舒华宝朱东升吴志华彭亮吴晓敏吴红平
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价值
吴红平朱东升吴志华彭亮席贵阳徐圣
筛查胎儿唇腭部畸形相关超声切面诊断价值分析
吴红平朱东升吴志华彭亮席贵阳徐圣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治疗门静脉癌栓的疗效探讨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疗效。方法 31例肝门静脉癌栓患者经超声引导注射无水乙醇和羟喜树碱,每2~3周注射1次,连续治疗3~5次为一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随访1~2个月。结果根据癌栓对门静脉阻塞程度的不同,31例患者分为3级:1级11例,2级15例,3级5例。治疗后22例患者癌栓缩小,总有效率为70.9%。31例患者中25例死亡,平均生存期(6.9±3.3)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发现新的肿瘤病灶;无一例发生门静脉周围药物渗出、出血、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患者腹胀减轻,腹水减少。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门静脉癌栓注射无水乙醇和羟喜树碱是治疗门静脉癌栓的一种有效方法。
朱东升吴志华彭国林王小娟彭亮刘英棣
关键词:超声引导门静脉癌栓羟喜树碱原发性肝癌
胆囊癌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检查对比分析
徐圣朱东升吴志华彭亮舒华宝席贵阳吴红平
髂腰肌滑囊扩张的临床和超声影像学特征研究
吴志华朱东升彭亮舒华宝吴晓敏
超声弹性成像定量参数对乳腺实性肿块的鉴别诊断分析
彭亮朱东升吴志华吴晓敏徐圣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