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淑慧
- 作品数:5 被引量:87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苏黄止咳胶囊联合综合干预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炎性因子及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7
- 2018年
- 目的探讨苏黄止咳胶囊联合综合干预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者炎性因子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1月收治的CVA患者74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予吸入用布地奈德,口服茶碱缓释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苏黄止咳胶囊,2组均连续治疗4周,并予综合干预措施。抽取治疗前后空腹静脉血,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免疫球蛋白抗体E(IgE);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5(IL-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肺功能检测仪测定最大呼气峰流速(PEF)、肺活量(FVC)、FEV1;生活质量评定量表进行生活质量评估。结果观察组治疗后EOS低于对照组,Ig E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TGF-β1、TNF-α、IL-5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PEF、FVC、FEV1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理、躯体、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苏黄止咳胶囊联合综合干预可有效降低CVA患者气道炎症反应及气道高反应性,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从而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 张冬宏吕淑慧
- 关键词:咳嗽变异性哮喘苏黄止咳胶囊综合干预炎性因子
- 综合护理干预下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应用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下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SCAP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5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2组均给予吸氧、抗炎、化痰、平喘、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常规治疗,并采用Bi PAP呼吸机进行NIPPV,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下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测定通气前后p H值、动脉血氧分压[p(O_2)]、二氧化碳分压[p(C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及通气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和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FEV1%预测值,记录通气前后呼吸(RR)、心率(HR)变化。结果通气后,观察组p H值、p(O_2)、SaO_2、p(CO_2)、FEV1、FEV1/FVC、FEV1%预测值、RR、HR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SCAP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NIPPV进行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通气、改善血氧饱和度及呼吸功能有积极作用。
- 吕淑慧
-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无创正压通气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血气分析肺功能
- 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D-二聚体在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4
- 2016年
-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PCT)、D-二聚体(D-D)在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02例CAP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CAP患者(入院24h内,接受抗生素治疗前)外周静脉血5mL,离心分离血清,免疫比浊法测定CRP、D-D,免疫荧光法测定PCT,分析CRP、PCT、D-D对CAP患者的临床意义。结果:随着分级的增加,CRP、PCT、D-D水平逐渐升高,各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症组CRP、PCT、D-D水平明显高于非重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CRP、PCT、D-D水平明显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PCT、D-D水平与CAP患者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相关性,可作为判断病情、预测预后的重要指标,高水平CRP、PCT、D-D提示病情严重及预后不佳。
- 张学林王震吕淑慧荆海钧康剑云赵建清
-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D-二聚体
- 痰热清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被引量:19
- 2016年
- 目的痰热清联合生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疗效及对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的影响。方法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02例CAP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首先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液0.2/次,2次/d;于入院时及治疗1周时进行痰细菌培养,并按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给予调整抗生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20m L+5%葡萄糖(糖尿病者用0.9%氯化钠)250m L静脉点滴,1次/d,两组疗程均为10d;评价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效果、痰细菌培养、菌株转阴情况及对CRP、PCT影响。结果热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啰音消失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入院时2组分离培养出细菌株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细菌转阴率为87.5%,优于对照组的64.1%(P<0.05);两组治疗后CRP、PCT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CRP、PC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清联合抗生素治疗CAP疗效可靠,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CRP、PCT水平,减轻机体炎性反应。
- 张学林王震吕淑慧荆海钧康剑云赵建清
- 关键词:痰热清抗生素社区获得性肺炎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
-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在社区获得性肺炎评估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7
- 2017年
-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58例CAP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PSI评分和CURB-65评分标准分为低险组和高风险组,依据预后分为好转组48例,死亡组10例。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hs-CRP,免疫荧光法测定降钙素原(PCT),激光散射计数法测定NLR、白细胞(WBC)计数,比较不同风险组NLR、WBC、PCT、hs-CRP的差异性,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评价NLR、PCT、hsCRP、WBC之间的相关性;观察好转与死亡病例组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高风险组NLR、PCT、hsCRP水平高于低风险组(P<0.05),而WBC无明显差异(P>0.05),NLR与WBC之间相关性不强,与hs-CRP、PCT之间存在较强相关性;好转组WBC、PCT、NLR、hs-CRP水平明显低于死亡组(P<0.05)。结论:NLR联合hs-CRP、WBC、PCT对CAR的严重程度具有良好的评估价值,高水平NLR、hsCRP、WBC、PCT提示病情严重及预后不佳。
- 张学林王震吕淑慧荆海钧
- 关键词:反应蛋白社区获得性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