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全莉梅

作品数:12 被引量:51H指数:5
供职机构:华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金华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妊娠
  • 3篇综合征
  • 2篇蛋白
  • 2篇多囊
  • 2篇多囊卵巢
  • 2篇多囊卵巢综合
  • 2篇多囊卵巢综合...
  • 2篇炎症
  • 2篇胎膜
  • 2篇胎膜早破
  • 2篇普贝生
  • 2篇子痫
  • 2篇子痫前期
  • 2篇足月
  • 2篇足月胎膜早破
  • 2篇细胞
  • 2篇卵巢
  • 2篇卵巢综合征
  • 2篇宫颈
  • 2篇宫颈癌

机构

  • 10篇华市人民医院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作者

  • 12篇全莉梅
  • 4篇徐秋莲
  • 2篇章根琴
  • 2篇费小阳
  • 2篇吴淋淋
  • 1篇王建芳
  • 1篇章丽琴
  • 1篇张平
  • 1篇黄楠
  • 1篇王楠
  • 1篇郁玲
  • 1篇程玲
  • 1篇金彦
  • 1篇郑琳
  • 1篇胡耀威

传媒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浙江中医杂志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妇产科临...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中华危重症医...

年份

  • 3篇2025
  • 1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子宫内膜血流及转化生长因子-β、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子宫内膜血流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水平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就诊的9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三维彩超检测子宫内膜血流状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TGF-β、MMP-9水平,探讨子宫内膜血流、血清中TGF-β、MMP-9水平与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A组患者TGF-β和MMP-9水平明显高于B、C、D 3组,A组患者RI和PU水平明显高于B、C、D 3组患者,且高于对照组,VI和FI明显低于B、C、D 3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患者MMP-9(P=0.01)、TGF-β(P=0.02)、FI(P=0.04)是不孕不育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炎症状态及子宫内膜血流与患者病情及预后密切相关。
全莉梅徐秋莲胡耀威戴希望徐恒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血流炎症介质
益肾活血汤联合氯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障碍性不孕36例观察被引量:8
2017年
笔者采用益肾活血汤联合氯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障碍性不孕36例,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全莉梅
关键词:益肾活血汤氯米芬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障碍性不孕
血浆标志物与孕产妇子痫前期临床发病的相关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子痫前期又称先兆子痫,是指发生于妊娠20周后,主要表现为多器官受损,以高血压和蛋白尿为临床特征的产科常见病。初产妇子痫前期的发病率约为3%~8%,是孕产妇及胎儿围产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5]。子痫前期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一般认为应激反应、炎症反应、血管内皮细胞激活、纤溶异常和细胞凋亡等与子痫前期的发生密切相关[6-11]。目前临床尚缺乏有效预测孕产妇子痫前期发生的实验室指标。研究证实,和肽素、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regnancy associated protein-A,PAPP-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D-二聚体(D-dimer,DD)、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soluble 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sRAGE)、可溶性endoslin(soluble endoglin,sEng)、激活素A、抑制素A、可溶性Fas(soluble Fas,sFas)和可溶性Fas配体(soluble Fas ligand,sFasL)等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过程[12-22]。
徐秋莲全莉梅章根琴吴淋淋黄续炜李池慧
关键词:子痫前期孕产妇血浆标志物可溶性FAS配体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
围绝经期综合征-肾虚血瘀型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目的:本文通过查阅近二十几年来国内外文献,总结了中、西医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结果:经过认真的调查,统计,研究中西医不同的研究角度和治疗方法总结得出: (1)西医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病...
全莉梅
关键词:围绝经期综合征肾虚血瘀型病因病机中西医结合治疗
文献传递
HPV检测联合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病变中的意义被引量:2
2008年
黄楠程玲张平全莉梅
关键词:细胞学检查HPV检测宫颈病变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宫颈癌发生宫颈癌筛查
血栓弹力图联合T细胞因子对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母婴结局的预测价值
2025年
目的分析血栓弹力图(TEG)联合T细胞因子对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GT)母婴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2023年2月金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GT患者病例资料作为GT组,另选取同期在医院规律产检的6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GT组和对照组分别于确诊GT时、入组时测定TEG参数[凝血反应时间(R)、凝血形成时间(K)、凝血形成速率(α角)、凝血最大强度(MA)和凝血综合指数(CI)]和T细胞因子水平[肿瘤坏死因子(TNF)-α、TNF-β、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IL)-4、IL-6、IL-10、IL-17],比较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随访至分娩,根据母婴结局将GT组患者分为不良妊娠组(24例)和妊娠良好组(84例),比较两组TEG参数和T细胞因子水平,分析TEG参数联合T细胞因子水平对GT患者母婴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在TEG参数中,GT组R、K值高于对照组,α角、MA和CI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中,GT组TNF-α、IFN-γ、IL-6、IL-10和TNF-β水平高于对照组,IL-17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L-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分娩,108例GT患者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为22.22%(24/108)。不良妊娠组K、TNF-α、IL-6、IL-10及TNF-β水平高于妊娠良好组,α角、MA、CI值低于妊娠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K、α角、MA、CI、TNF-α、IL-6、IL-10、TNF-β是影响GT患者母婴结局的相关因素(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显示,K、α角、MA、CI、TNF-α、IL-6、IL-10、TNF-β单独预测GT患者母婴结局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7,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上述各项指标联合预测GT患者母婴结局的AUC为0.985,特异度为0.917,灵敏度为0.875,预测价值较高。结论TEG参数联合T细胞因子水平对GT患者的母婴结局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郑琳章丽琴全莉梅郁玲
关键词: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血栓弹力图T细胞
普贝生应用于足月胎膜早破引产
目的探讨普贝生用于足月胎膜早破患者引产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计划引产分娩的单胎初产妇140例,均有引产指征,分为实验组(胎膜早破组)59例、对照组(胎膜未破组)8l例。观察用药前后宫
贾兰珍全莉梅费小阳
关键词:胎膜早破普贝生
文献传递
18F-FDG PET/CT在宫颈癌分期及淋巴结转移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究18氟-2脱氧-D-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仪(PET/CT)在宫颈癌分期及淋巴结转移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在金华市人民医院接受18F-FDG PET/CT检查的53例宫颈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估18F-FDG PET/CT对宫颈癌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 18F-FDG PET/CT诊断宫颈癌原发病灶的SUV max曲线下面积(AUC)为0.78(Z=4.50,P<0.05),诊断界值为4.21,对应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为77.36%、88.68%、83.02%;18F-FDG PET/CT分期诊断准确率86.79%略高于MRI分期诊断准确率79.2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7,P>0.05);18F-FDG PET/CT诊断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SUV max曲线下面积(AUC)为0.82(Z=6.00,P<0.05),诊断界值为3.36,对应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为82.35%、77.78%、79.25%。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对宫颈癌分期及淋巴结转移评估具重要临床意义,可正确指导临床诊疗方案的制定与预后评估。
全莉梅
关键词:18F-FDGPET/CT宫颈癌淋巴结转移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对硬膜外镇痛相关产时发热的预测价值
2025年
目的评估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在预测硬膜外镇痛相关产时发热(EMRF)方面的价值,分析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潜力。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4年5月于金华市人民医院产科接受硬膜外镇痛(EA)分娩的217例产妇,根据产妇产时是否发生EMRF将其分为发热组(n=46)和未发热组(n=171)。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EA产妇发生EMRF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SII对EA产妇发生EMRF的预测价值。结果发热组使用缩宫素比例、SII高于未发热组,产程时间长于未发热组,EA时宫口扩张直径小于未发热组(P<0.05)。合并EA时宫口扩张直径减小、使用缩宫素、产程时间增加、SII升高是EA产妇发生EMRF的危险因素。SII、EA时宫口扩张直径、缩宫素使用情况及产程时间四项联合检测预测EA产妇发生EMRF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84,敏感度为94.24%,特异度为82.59%,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高于各项指标单独应用。结论SII升高是EA产妇发生EMRF的危险因素,SII、EA时宫口扩张直径、缩宫素使用情况及产程时间四项联合检测对EA产妇发生EMRF具有的较高预测价值。
徐恒卢佳萍全莉梅徐秋莲
关键词:产妇硬膜外镇痛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_(3)及血脂水平分析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观察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体内血清25羟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探讨其对糖脂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12月金华市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306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检测其血清25(OH)D_(3)水平及血糖、血脂相关指标,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试验结果将孕妇分为妊娠期糖尿病组(74例)和正常妊娠组(232例),比较2组孕妇血清25(OH)D_(3)水平,分析血清25(OH)D_(3)水平与GDM的相关性,并比较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不同亚组间的妊娠结局。结果妊娠期糖尿病组患者血清25(OH)D_(3)水平为(55.20±0.06)nmol/L,低于正常妊娠组的(64.92±1.10)nmol/L(P<0.05);妊娠期糖尿病组患者血糖及血脂相关指标水平均高于正常妊娠组,进一步分析相关性发现血清25(OH)D_(3)水平与空腹血糖(FPG)、TC、TG呈负相关(均P<0.05);正常血清25(OH)D_(3)水平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周为(39.20±0.16)周,高于体内缺乏25(OH)D_(3)的患者[(36.67±0.51)周],且新生儿体重大于体内缺乏25(OH)D_(3)的患者[(3.72±0.15)kg vs.(3.07±0.12)kg,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25(OH)D_(3)水平低于正常妊娠孕妇,且与FPG、TC、TG等糖脂代谢参数指标存在显著关联,若体内缺乏25(OH)D_(3)可能会影响妊娠结局。
王楠全莉梅章根琴戴希望陈倩金彦吴淋淋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糖脂代谢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