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健
- 作品数:14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F14.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12例复发淋巴瘤患者疗效观察
- 李美华陶健陈进
- 文献传递
- 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效果分析与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采用地西他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2012年2月~2016年1月我院血液科33例MDS病人采用地西他滨药物医治的效果。结果 33例MDS病人,5例完全缓解,8例基本缓解,16例部分缓解,总缓解率87.88%(29/33)。6例出现副反应(15.79%,6/33)。结论 地西他滨医治MDS的缓解率良好,副反应少,值得在MDS临床治疗中推行。
- 陶健马海佳
-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地西他滨
- Evans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和细胞免疫学表型的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研究Evans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以及细胞免疫学表型与凋亡的相关性。方法:取本院45例Evans综合征患者的外周血和骨髓样本,常规检测血象、骨髓象指标和免疫分型。流式细胞仪分析各组外周血中TCRα/β+CD4-CD8-细胞(TCRα/β+DNT)的比例。评价Fas抗体和激素对患者组和15例正常对照组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凋亡率的影响。结果:患者骨髓中幼稚和颗粒巨核细胞平均为18.2%和58.4%,产板巨核细胞为22.1%。23例(51.1%)有核红细胞增生,27例(60.0%)合并自身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AIN),24例(53.3%)外周血TCRα/β+DNT比例显著上升(P<0.01)。TCRα/β+DNT上升的病例中有20例显示Fas介导的PBMCs凋亡发生缺失,二者有显著的相关性(P<0.01)。结论:Evans综合征临床主要表现为巨核细胞增生伴成熟障碍和溶血性贫血。TCRα/β+DNT上升的病例中多缺失Fas介导的PBMCs凋亡,可作为针对性治疗的研究重点。
- 张瑾胡彩华陶健
- 关键词:免疫表型分型细胞凋亡
- 地西他滨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治疗老年高危MDS的疗效观察
- 陶健
- 一种用于血液治疗卧床患者防隔离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血液治疗卧床患者防隔离装置,包括病床,所述病床的顶端开设有板槽,所述板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头枕,所述支撑板的底端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固定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的...
- 陶健高颖
- 文献传递
- 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初发急生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疗效观察
- 目前化疗仍是治疗急性白血病(AL)的主要手段,化疗会引起骨髓抑制,导致严重的血小板减少,传统的治疗为输注单采血小板,但输血小板不仅价格昂贵,且会引起严重的输德反应,甚至会传播疾病。我科自2003年12月开始用重组人白介素...
- 季美华胡彩华张瑾陶健赵景兰
- 关键词:重组人白介素白血病化疗
- 文献传递
- 红细胞分布宽度评估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的价值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评估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检测131例MM患者和健康体检正常人(对照组,80例)RDW。将MM患者分为低RDW组(RDW≤13.85%,32例)和高RDW组(RDW>13.85%,99例),分析RDW与MM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随访MM患者的预后,绘制ROC曲线评估RDW预测MM预后的价值。结果MM患者的RDW大于对照组[(16.33±3.22)%vs.(12.84±0.60)%](P<0.01)。RDW预测MM的AUC为0.909[95%CI(0.870~0.947)](P<0.01),RDW最佳截断值为13.85%。低RDW组和高RDW组在骨髓浆细胞比例、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MM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和中位总生存期(OS)分别为23个月和29个月。高RDW组中位OS和中位PFS均短于低RDW组(25个月vs.41个月和21个月vs.33个月)(P<0.01),且高RDW组OS率和PFS率均低于低RDW组(P<0.01)。结论RDW具有评估MM患者预后的重要价值,高RDW提示不良预后。
- 张李玉陶健顾喆赟周晓丹
- 关键词:红细胞分布宽度多发性骨髓瘤
- LncRNA KCNQ1OT1靶向miR-148a-3p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增殖、侵袭、多柔比星耐药的影响
- 2025年
- 该文旨在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KCNQ1OT1调节微小RNA(miR)-148a-3p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细胞增殖、侵袭、多柔比星(DOX)耐药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DLBCL组织及细胞(OCI-LY1)中LncRNA KCNQ1OT1和miR-148a-3p水平;将OCILy1细胞分为对照组(Ctrl)、sh-NC组、sh-K1组、sh-K1+miR-In-NC组、sh-K1+miR-148a-3p-In组;EdU法和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各组OCI-Ly1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情况;Western blot检测OCI-Ly1细胞中MMP-2、MMP-9和Ki67蛋白表达水平;筛选DOX耐药细胞OCILy1/DOX20,并采用CCK-8法测定各组细胞存活率;双荧光素酶实验测定miR-148a-3p与LncRNA KCNQ1OT1的靶向关系。DLBCL组织或OCI-LY1细胞中LncRNA KCNQ1OT1水平较高,miR-148a-3p水平较低(P<0.05);LncRNA KCNQ1OT1沉默后OCI-LY1细胞EdU阳性率、集落形成数、细胞侵袭数、LncRNA KCNQ1OT1水平以及MMP-2、MMP-9和Ki67蛋白表达水平降低,miR-148a-3p水平升高(P<0.05);进一步抑制miR-148a-3p表达后细胞EdU阳性率、集落形成数、细胞侵袭数、LncRNA KCNQ1OT1水平以及MMP-2、MMP-9和Ki67蛋白表达水平升高,miR-148a-3p水平降低(P<0.05)。在DOX浓度为10~80 nmol/L时,KCNQ1OT1沉默后OCI-Ly1/DOX20细胞存活率降低(P<0.05),进一步抑制miR-148a-3p表达后细胞存活率升高(P<0.05)。KCNQ1OT1与miR-148a-3p间存在靶向关系(P<0.05)。LncRNA KCNQ1OT1下调可能通过调控miR-148a-3p,抑制人DLBCL细胞增殖和侵袭,减弱细胞DOX耐药性。
- 顾喆赟陶健王铃
- 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多柔比星耐药
-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并发副肿瘤综合征1例报道
- 副肿瘤综合征(PS)是指癌肿通过远隔作用引起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没有癌肿直接侵犯神经组织,感染或神经组织血管性并发症的证据现报道1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并发周围神经系统PS。1、病史摘要患者,男,77岁,因“发热、盗汗、全...
- 季美华陶健邵良
- 关键词: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副肿瘤综合征
- 文献传递
- 多发性骨髓瘤4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因素。方法:对4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患者分别于诊断后或第一疗程结束即放弃治疗,中位生存期3个月。余下24例患者中10例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5例有进步。目前有12位患者存活,其中B组3例,余为A组,生存时间最长1例为3.5年。结论: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表现多变,误诊率高。加强对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表现的认识,治疗应持续、规范。
- 胡彩华陶健季美华张瑾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误诊骨髓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