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桂琴
- 作品数:6 被引量:22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市石景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北京市石景山区2017年与2023年公众结核病防治信息知晓率对比分析
- 2025年
- 目的分析北京市石景山区公众结核病防治信息知晓率变化,为今后有针对性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分别于2017年5月和2023年3月选取石景山区常住居民开展问卷调查,运用卡方检验比较2023年与2017年知晓率的差异。结果2017年有效问卷2654份,2023年有效问卷2238份。12条结核病防治信息的总知晓率由2017年的66.72%提升至2023年的72.21%(χ^(2)=204.851,P<0.001)。国家发布的5条核心信息的总知晓率2023年为74.96%,高于2017年的73.25%(χ^(2)=9.198,P=0.002)。2023年及2017年公众获取结核病防治知识的主要途径均为电视节目、听健康讲座,选择以文字为主、图文并茂的宣传材料的人数均较多。结论2023年石景山区公众结核病防治信息知晓率较2017年有所提升,但仍低于国家及北京市提出的85%的目标;建议针对公众需求,创新健康教育形式,继续加大健康教育力度。
- 姜影孙浩赵莹张亚敬唐桂琴王庆红
- 关键词:结核病知晓率健康教育公众
- 北京市石景山区1985—2008年新涂阳肺结核非住院患者4种化疗方案疗效回顾性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评价北京市石景山区1985—2008年新涂阳肺结核病例非住院全面督导化疗效果。方法石景山区1985—2008年管理的1133例新涂阳肺结核患者在不同时期分别采用了12个月疗程的标准化疗方案、2种6个月疗程的短程化疗间歇方案和6个月疗程的短程化疗每日方案4种治疗方案。通过收集这1133例新涂阳肺结核患者资料,对不同治疗方案组的治疗成功率、3年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成功率方面,短程化疗每日方案最高(97.2%),标准化疗方案最低(84.3%);短程化疗每日方案和短程化疗间歇方案1的3年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结论综合考虑4组方案的治疗成功率、3年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短程化疗每日方案优于2种短程化疗间歇方案和标准化疗方案。
- 王珏唐桂琴张亚敬
- 关键词:抗结核药
- 2012—2022年北京市石景山区肺结核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3
- 2024年
- 目的:分析2012—2022年北京市石景山区肺结核流行特征,为以后更好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子系统“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2—2022年北京市石景山区肺结核患者相关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职业、病原学情况、现住址等,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2022年石景山区共报告肺结核患者1954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8.60/10万。肺结核报告发病率由2012年的35.70/10万(231例)下降到2022年的21.85/10万(123例),总体呈下降趋势(χ^(2)_(趋势)=40.035,P<0.001)。报告肺结核患者中,男性1288例,女性666例,性别比为1.93∶1,男性报告发病率(37.44/10万,1288/3 440 000)高于女性(19.63/10万,666/3 392 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9.416,P<0.001)。0~14岁、15~64岁、≥65岁3个年龄组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分别为2.76/10万(19/688 973)、25.69/10万(1372/5 341 527)和69.21/10万(563/813 409),≥65岁年龄组报告发病率明显高于0~14岁和15~64岁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7.183,P<0.001)。职业分布前5位的是离退休人员(33.88%,662/1954)、家务及待业(21.19%,414/1954)、干部职员(9.88%,193/1954)、工人(8.55%,167/1954)、学生及教师(6.14%,120/1954)。第2季度报告肺结核患者例数最多(26.36%,515/1954),其次是第4季度(25.03%,489/1954),第1季度(23.80%,465/1954)最少。结论:2012—2022年北京市石景山区肺结核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65岁老年人是石景山区肺结核防控的重点人群,应采取有效措施,尽早发现老年患者,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 张亚敬任丽君王明良姜影周琳唐桂琴
- 关键词:流行病学研究
- 北京市石景山区某校1起结核病聚集性疫情的调查
- 2024年
- 目的对1起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进行调查分析,为改进学校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3年对北京市石景山区某校1起结核病聚集性疫情进行调查,收集确诊病例调查结果、密切接触者筛查结果及疫情处置措施等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起学校聚集性疫情共发现2例有流行病学关联的病例,先后筛查密切接触者与一般接触者308人,密切接触者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PPD)皮肤实验强阳性率为19.57%,一般接触者PPD强阳性率为8.0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4,P=0.02)。女生强阳性率(15.83%,13/82)高于男生(7.52%,17/226),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5,P=0.03)。结论该起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的发生原因为没有及早发现首发病例,学校应按照结核病防治相关制度规范加强学生日常监测,强化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在疫情处置过程中加强对强阳性密切接触者的预防性治疗干预,以降低学校结核病的发病和传播风险,保护师生健康。
- 姜影孙浩赵莹张亚敬唐桂琴王庆红
- 关键词:结核病聚集性疫情PPD
- 北京市石景山区初治肺结核患者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分析2022—2023年北京市石景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所(简称石景山疾控结防所)初诊肺结核病例痰标本检测结果,探讨影响肺结核病原学阳性率的因素。方法:收集2022—2023年石景山疾控结防所初诊疑似肺结核病例资料151例,其中确诊肺结核病例60例,病原学阳性病例32例。以临床最终诊断为标准,对痰涂片抗酸染色镜检(以下简称涂片法)、改良罗氏固体培养法(以下简称培养法)及GeneXpert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评价3种检测方法的效能。结果:痰涂片、培养法、GeneXpert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1.67%、30.00%、51.67%。用χ^(2)检验分别比较GeneXpert与痰涂片、培养法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072,4.117,P<0.05)。GeneXpert灵敏度、符合率、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1.67%、80.79%、75.83%,优于痰涂片、培养法。对痰涂片、培养法、GeneXpert与临床诊断进行一致性检验,Kappa值分别为0.25、0.361、0.563,GeneXpert与临床诊断最终结果中度一致,优于痰涂片、培养法。结论:GeneXpert的应用提高了石景山区结核分枝杆菌检出率和利福平耐药诊断效率,仍需采取措施,提高本区肺结核病原学阳性检出率。
- 邰剑敏李秀李传友刘聪伟唐桂琴张亚敬赵莹
- 关键词:结核
- 154例老年肺结核患者的发现与治疗转归情况分析被引量:16
- 2023年
- 目的:分析老年肺结核患者的发现与治疗转归特点,为老年肺结核的防控与诊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搜集2010-2020年北京市石景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所就诊并收治的154例老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查阅并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54例老年患者中,低龄者(60~69岁)占46.10%(71/154),中龄者(70~79岁)占33.12%(51/154),高龄者(≥80岁)占20.78%(32/154);被动发现者占81.17%(125/154),主动发现者占18.83%(29/154)。临床症状中,咳嗽、咳痰(68.18%,105/154)发生率最高,其次是乏力(20.13%,31/154)和发热(17.53%,27/154)。病变多累及≥2个肺野(64.94%,100/154),存在空洞者占48.70%(75/154),其中单发空洞占40.91%(63/154),多发空洞占7.79%(12/154)。治疗前病原学阳性率为67.97%(104/153),3个年龄组(低龄、中龄、高龄)病原学阳性的老年患者在疗程结束时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5.12%(39/41)、83.33%(30/36)、70.37%(19/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31,P=0.021)。154例老年肺结核患者成功治疗率为86.36%(133/154),3个年龄组[低龄、中龄、高龄分别为95.77%(68/71)、84.31%(43/51)、68.75%(22/3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951,P=0.001)。结论:老年肺结核患者以被动发现为主,影像学表现较为复杂,病原学阳性比例高,治疗转归不理想;应加强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主动发现工作,特别是定期进行健康检查,降低不良转归比例。
- 张亚敬姜影孙浩唐桂琴赵莹
- 关键词: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