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鸿君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静脉
  • 2篇大隐静脉
  • 2篇大隐静脉曲张
  • 2篇隐静脉
  • 2篇曲张
  • 2篇静脉曲张
  • 1篇大隐静脉高位...
  • 1篇大隐静脉高位...
  • 1篇大隐静脉高位...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硬化
  • 1篇动脉硬化闭塞
  • 1篇动脉硬化闭塞...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形成
  • 1篇预后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大隐静...
  • 1篇指数对
  • 1篇深静脉

机构

  • 3篇合肥市第一人...
  • 2篇安徽省立医院

作者

  • 3篇丁锐
  • 3篇刘丹
  • 3篇李鸿君

传媒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中南医学科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改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对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的治疗的效果观察
2022年
论改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的效果。方法 取2018年8月-2022年8月我院原发性单腿大隐静脉曲张患者9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选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选用改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下床、住院等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低切全血黏度均低于对照组;术后的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白介素17、基质金属蛋白酶13均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时,选用改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具有更显著的效果,同时安全性也较高,术后并发症少。
薛金枝丁锐李鸿君刘丹
关键词: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并发症
风险分析指数对大隐静脉曲张手术老年患者预后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风险分析指数(risk analysis index,RAI)对大隐静脉曲张手术老年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大隐静脉曲张老年患者196例,分为建模组(n=137)和验证组(n=59);建模组根据预后分为预后不良组(n=22)和预后良好组(n=115)。比较患者患肢临床表现-病因学-解剖学-病理生理学(CEAP)临床分级、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VCSS)、静脉节段性疾病评分(VSDS)和RAI得分。分析大隐静脉曲张老年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以及RAI得分对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CEAP分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预后不良组VCSS评分、VSDS评分和RAI评分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CEAP分级、合并糖尿病、VCSS、VSDS、RAI是大隐静脉曲张老年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建模组RAI和预测模型、验证组RAI和预测模型均对患者预后具有良好的预测意义(P<0.05)。结论RAI评分是大隐静脉曲张老年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据此建立的预测模型对患者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李鸿君洪磊刘丹万立松丁锐
关键词:老年大隐静脉曲张预后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列线图模型建立及验证被引量:4
2024年
目的 建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介入治疗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列线图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方法 以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日本血管外科学会建立的肢端缺血患者数据库(JCLIMB)中接受腔内治疗的LEASO患者434例为建模组,以本院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接受介入治疗的LEASO患者60例为验证组。通过电子病历系统获取患者性别、年龄、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体质量指数(BMI)、Fontaine分期、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APTT)、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等临床资料。使用R软件建立列线图模型,并以校准曲线、决策曲线(DCA)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预测模型。结果 建模组发生DVT与未发生DVT患者BMI、Fontaine分期、D-二聚体、PLR和NL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发现,BMI、Fontaine分期、D-二聚体、PLR和NLR是LEASO患者并发DVT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基于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建立列线图模型,经校准曲线分析显示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基本一致,表明该列线图模型有较好的准确度。以净收益为纵坐标,以阈值为横坐标,None线代表所有LEASO患者均不会发生DVT,Nomogram model表示DVT实际发生曲线,阈值范围0.09~1.00,表明以该模型进行决策有较好的临床收益,具备临床实用性。ROC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建立的列线图模型预测建模组、验证组LEASO患者发生DVT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2和0.834,灵敏度分别为96.50和和99.20,特异度分别为76.60和66.70。结论 以BMI、Fontaine分期、D-二聚体、PLR和NLR建立的LEASO患者并发DVT预测模型对于DVT发生有较好的预测价值,适宜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李鸿君洪磊刘丹万立松丁锐
关键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