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丽 作品数:6 被引量:46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乳腺癌组织中miR-214和FOXM1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观察乳腺癌组织中微小RNA-214(miR-214)和叉头盒蛋白质M1(FOXM1)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110例份乳腺组织标本,同时收集相应癌旁组织标本作为对照,采用qRT-PCR法检测乳腺癌及癌旁组织中miR-214和FOXM1 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乳腺癌及癌旁组织中FOXM1蛋白表达,并分析miR-214和FOXM1 mRNA的相关性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iR-214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 40±0. 11、1. 02±0. 06,乳腺癌组织miR-214 mRNA表达低于癌旁组织(P <0. 05)。乳腺癌和癌旁组织中FOXM1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4. 01±0. 45、1. 01±0. 04,乳腺癌组织中FOXM1 mRNA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 <0. 05)。乳腺癌和癌旁组织中FOXM1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 92±0. 23、0. 24±0. 11,乳腺癌组织中FOXM1蛋白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 <0. 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乳腺癌组织中miR-214和FOXM1 mRNA表达呈负有关(r=-0. 729,P <0. 05)。乳腺癌组织中miR-214表达与患者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 05);乳腺癌组织中FOXM1 mRNA和蛋白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 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miR-214表达异常降低,FOXM1表达异常增高;二者共同作用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 李艳丽 胡晓丽 韩华 王义舫 付红霞不同麻醉方法对腹腔镜子宫全切2型糖尿病患者血流动力学、血糖水平及补体C3、C4的影响 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行腹腔镜子宫全切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流动力学、血糖水平及补体C3、C4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拟行腹腔镜子宫全切术的T2DM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60例)采用靶控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全麻,B组(60例)采用靶控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吸入七氟醚全麻。观察两组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C肽及补体C3、C4水平变化和差异,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B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短于A组(P<0.05),苏醒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A组(P<0.05)。B组建立气腹前(T1)、建立气腹后1.5 h(T2)、手术结束时(T3)、苏醒时(T4)观测点平均动脉压(MAP)高于A组(P<0.05)。建立气腹前(M1)、建立气腹后1.5 h(M2)、术后第1 d(M3)、术后第3 d(M4)观测点胰岛素、C肽水平低于A组(P<0.05)。M1-M4观测点血糖高于A组(P<0.05),M2-M4观测点胰高血糖素水平高于A组(P<0.05)。M1-M4观测点补体C3、C4水平高于A组(P<0.05)。结论:靶控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全麻麻醉效果更好,且有助于维持腹腔镜子宫全切T2DM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改善补体C3、C4水平,而靶控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全麻可维持血糖水平稳定,临床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案。 康晓芳 李红霞 马继红 梁丽娜 李艳丽 张在旺关键词:腹腔镜子宫全切术 七氟醚 靶控输注 血流动力学 补体 YAP与miRNA-214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分析Yes相关蛋白(YAP)与miRNA-214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河北省人民医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组织200例作为乳腺癌组,同时选取癌旁正常组织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YAP与miRNA-214的表达水平,分析YAP与miRNA-214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乳腺癌组YAP表达水平升高,miRNA-214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YAP和miRNA-214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分期及淋巴结有无转移有关(P <0. 05)。随访3年,生存时间1个月~3年,乳腺癌患者6个月、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98. 00%(196/200)、92. 50%(185/200)、76. 00%(152/200)。YAP高表达和低表达患者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3. 33%(60/72)和71. 88%(92/128),miRNA-214高表达和低表达患者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6. 42%(70/81)和68. 91%(82/11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YAP及miRNA-214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生存时间相关(P <0. 05),且临床分期Ⅲ期、有淋巴结转移、YAP高表达及miRNA-214低表达均为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结论 YAP高表达、miRNA-214低表达与乳腺癌预后密切相关。 李艳丽 王义舫 韩华 胡晓丽 付红霞关键词:乳腺肿瘤 预后 病理特征 地佐辛联合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对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患者氧化应激水平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6 2021年 目的:观察地佐辛联合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对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患者氧化应激水平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到2018年6月期间于我院接受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的患者130例,根据信封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65,单纯全身麻醉)和实验组(n=65,地佐辛联合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对比两组血流动力学、氧化应激和炎性因子水平,记录两组苏醒期躁动情况及呛咳发生率。结果:两组插管前(T1)~拔管后5 min(T4)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呈升高后降低趋势,血氧饱和度(SpO2)呈降低后升高趋势(P<0.05),且实验组HR、MAP低于对照组,SpO2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d、术后3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较术前升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丙二醛(MDA)较术前降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d、术后3d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呈降低趋势,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拔管时~拔管后10 min Riker镇静躁动评分(SAS)评分呈降低趋势,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呛咳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地佐辛联合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用于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患者,减少苏醒期躁动,预防呛咳发生,使血流动力学维持平稳,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反应和炎性应激反应。 康晓芳 蔡增华 马继红 梁丽娜 李艳丽 张在旺关键词:地佐辛 小剂量 全身麻醉 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 氧化应激 炎性因子 帕瑞昔布钠、氟比洛芬酯预处理对颅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及炎症应激反应影响 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氟比洛芬酯预处理对颅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和炎症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8年7月至2019年10月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八〇医院择期行全麻下开颅手术的5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20)、B组(n=20)、C组(n=19)。手术结束前30 min,A、B、C组患者分别静脉注射10 ml生理盐水、帕瑞昔布钠40 mg、氟比洛芬酯100 mg。比较3组患者各时间点的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术后情况。结果3组患者血清NE、Cor、IL-6、TNF-α水平在术后T_(2)~T_(4)时间点时均高于基础值;在T_(2)~T_(4)时,B组和C组患者血清NE、Cor、IL-6、TNF-α水平均低于A组;但在T_(2)时,C组患者血清NE、Cor、IL-6、TNF-α水平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患者不同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C组患者各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在T_(4)时间点时VAS评分高于T_(2)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患者术后24 h内补救镇痛药物使用率低于A组,B组术后24 h恶心呕吐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结束前,给予帕瑞昔布钠或氟比洛芬酯预处理均可以安全有效地降低患者颅脑手术后机体炎症应激反应,进而改善患者术后疼痛,但是氟比洛芬酯镇痛效果起效快,而帕瑞昔布钠的镇痛时间更长且安全性更好。 康晓芳 李艳丽 张在旺关键词:氟比洛芬酯 术后镇痛 徐州市婴幼儿喘息6岁后发生哮喘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徐州市婴幼儿喘息6岁后支气管哮喘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14年1月在徐州市儿童医院呼吸科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71集团军医院儿科住院的0~3岁喘息患儿的临床资料,并以电话、门诊随访及问卷调查的方式进一步收集资料。6岁后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的患儿作为哮喘组,其余患儿作为非哮喘组,统计支气管哮喘的发生率,并先采用单因素分析,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徐州市婴幼儿喘息6岁后支气管哮喘的发生率为27.2%。单因素分析显示,与3岁内喘息发作次数>3次、活动诱发(无发热症状)的喘息、喘息症状持续至3岁后、一级亲属过敏史、剖宫产出生、幼时有湿疹和(或)特应性皮炎、过敏性鼻炎、临近马路、血液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4%、吸入性过敏原阳性、食物性过敏原阳性、父母文化程度初中以下和不遵医嘱治疗喘息共13个因素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其中3岁内喘息发作次数>3次、活动诱发(无发热症状)的喘息、喘息症状持续至3岁后、一级亲属过敏史、幼时有湿疹和(或)特应性皮炎、过敏性鼻炎、血液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4%、吸入性过敏原阳性和不遵医嘱治疗喘息共9个因素是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徐州市婴幼儿喘息6岁后支气管哮喘发生率为27.2%,独立危险因素为:3岁内喘息发作次数>3次、活动诱发(无发热症状)的喘息、喘息症状持续至3岁后、一级亲属过敏史、幼时有湿疹和(或)特应性皮炎、过敏性鼻炎、血液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4%、吸入性过敏原阳性和不遵医嘱治疗喘息。 陈昌凤 李建 李艳丽 王阳 樊媛 陈晓杰 陈昌秀关键词:婴幼儿喘息 支气管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