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玉琴
- 作品数:7 被引量:91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有效运动对上海郊区青少年骨密度的影响被引量:1
- 2018年
- 为探讨运动对青少年骨密度水平的影响,随机抽取我区初级中学7-8年级学生进行调查问卷,结果发现每周运动5h以上的青少年平均身高显著高于对照组,体质量指数高于对照组,侧面提示骨密度水平高于对照组。现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我区初级中学1-2年级学生,发放问卷共1 000份,收回987份,其中男性534名,女性453名,次年发放问卷1 000份,收回990份,男性455名,女性535名。共1977名.
- 李洪玉岑玉蓉韩玉琴宋爱华梁丽英王秦
- 关键词:骨密度青少年体质量指数调查问卷
- 互动式健康教育规范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的研究被引量:66
- 2017年
- 目的 探讨采用互动式健康教育在诊治初期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在2014年1-12月内分泌科住院及门诊初始行笔型胰岛素注射的10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最终观察组和对照组实际参与人数分别为48例及49例).对照组依据《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指南(2011版)》给予常规教育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由糖尿病健康教育团队,通过互动讲座和访谈、示教和回示教、心理干预及个体化评估等进行教育.教育前后2组患者采用胰岛素规范注射的知信行问卷调查,评价2组患者胰岛素注射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糖代谢水平和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胰岛素注射技能完全掌握率为64.6%(31/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4.5%(12/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441,P〈0.01).观察组患者接受互动式健康教育后胰岛素知识的掌握情况也优于对照组(χ2=5.556-18.195,P〈0.05或0.01).干预后观察组症状性低血糖发生率为12.5%(6/4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3.0%(26/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045,P〈0.01).对照组干预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为(7.95±0.65)%,观察组为(6.58±0.6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5,P〈0.01).结论 诊治初期实施互动式健康教育模式,明显提高了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规范了胰岛素注射,改善糖代谢指标,降低了低血糖发生率,确保患者院外注射胰岛素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韩玉琴黎瑞红夏引芳葛文贤宋爱华顾柳娜
- 关键词:互动式教育胰岛素注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知信行
- 协同护理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训练中的应用
-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在COPD稳定期患者肺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病情稳定的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除接受病房的常规治疗和护理外,...
- 诸海英费红夏引芳韩玉琴
- 关键词:协同护理模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康复生活质量
- 文献传递
- 基于达标理论的微信平台教育在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探索基于达标理论的微信平台教育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的胰岛素注射知信行水平、注射技术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3月在上海市某三级综合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住院且使用胰岛素笔注射治疗的97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研究中观察组失访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基于达标理论的胰岛素注射教育。在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分别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胰岛素规范注射的知信行水平、胰岛素注射技术掌握情况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胰岛素规范注射的知信行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胰岛素规范注射知信行问卷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胰岛素注射操作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胰岛素注射操作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达标理论的微信平台教育可提高T2DM患者的胰岛素注射自我管理水平,有利于患者的血糖控制。
- 郑丽妹韩玉琴于雪梅葛文贤高梦娇
- 关键词:2型糖尿病胰岛素注射健康教育
- 降低外周静脉留置针非预期拔管率的品管圈应用实践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外周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和对提高临床静脉留置针使用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10月本院开始开展品管圈活动,选择住院患者中200例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作为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200例作为观察组,成立品管圈小组,对临床护理中静脉留置针使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影响留置针使用质量的因素,查找根本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及改进措施。比较两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结果常规护理对照组非计划性拔管率59.50%,开展品管圈活动观察组非计划性拔管率16.00%(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提升团队综合素质,减少住院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有效提高留置针的使用质量和护理水平。
- 戴静我韩玉琴费红吴学青
- 关键词:品管圈外周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