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晓华
- 作品数:8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DIP的主诊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以中西医结合医院为例被引量:8
- 2023年
- 目的建立基于按病种分值付费(DIP)的主诊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以期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与效率。方法通过两轮专题讨论与层次分析法确定考核指标体系和权重,并根据考核规则对上海市某三甲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4个主诊组2021年12月绩效进行考核评价。结果建立了包含质量安全(33.70%)、DIP相关(23.72%)、运营效率(18.25%)、中医内涵(24.33%)4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的考核指标体系,指标权重一致性检验CR值<0.1。神经内科4个主诊组在“质量安全”指标得分率最高(93.18%),“中医内涵”与“DIP相关”指标得分率偏低。结论引入DIP相关指标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能够客观反映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主诊组医疗服务情况。还需引导主诊组注重质量内涵建设,提升优势病种收治能力和专科服务能力。
- 王晨林功晟马慧芬王杰宁陶晓华周雅俊
- 关键词:绩效考核
- 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预防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的效果被引量:14
- 2019年
-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预防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的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6年12月选取该院收治的100例(10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及对照组(n=50),对照组围手术期行常规性护理干预,观察组围手术期行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膀胱痉挛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膀胱痉挛程度较对照组轻(P<0.05)。观察组干预后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社会质量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TURP患者术后膀胱痉挛发生,有助于减轻患者术后痛苦,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曹培华陶晓华赖华慧周燕萍
-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干预前列腺电切术膀胱痉挛生活质量
- 穴位按摩对降低膀胱冲洗发生膀胱痉挛的作用
- 2016年
- 探讨穴位按摩法在持续膀胱冲洗后膀胱痉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以我院泌尿外科于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持续膀胱冲洗后膀胱痉挛患者作为观察样本,采用便利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穴位按摩法,对比两组的痉挛次数、痉挛疼痛程度、膀胱痉挛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的痉挛次数为(4.35±0.18)次、痉挛疼痛程度为(1.96±0.64)分、膀胱痉挛持续时间为(0.86±0.78)min,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较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持续膀胱冲洗后膀胱痉挛患者的护理中开展穴位按摩法,可以明显减少膀胱痉挛的发生次数与疼痛程度,提高护理质量。
- 陶晓华曹培华
- 关键词:膀胱冲洗膀胱痉挛穴位按摩护理
- 基于熵权法的DIP付费下指标体系构建及综合评价
- 2024年
- 目的:构建某三甲医院按病种分值付费(DIP)下的指标体系,对临床科室进行综合评价,探索DIP付费下临床科室的绩效评价,为公立医院适应DIP支付方式改革提供实践经验及建议。方法:通过专题小组讨论及熵权法确立DIP付费下指标体系,以内科科室为例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指标权重排序从高到低为:总量指数(27.6%)、CMI(22.4%)、每床日指数(19.2%)、每指数单价(10.3%)、每指数耗材单价(7.8%)、每指数药品单价(7.5%)、入组率(5.2%);综合评价前三位的科室为心血管内科、肿瘤介入科、神经内科。结论:基于熵权法设置的指标权重较为合理,构建DIP付费下的指标体系对临床科室进行综合评价,能客观科学地反映各专科医疗服务工作及诊治水平,并支撑医院对各临床科室之间的绩效评价。
- 林功晟马慧芬王晨陶晓华周雅俊
- 关键词:熵权法综合评价
- 不良事件上报“双系统”操作模式的构建及其效果分析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建立高效稳定的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夯实医疗安全管理体系。方法通过对医院不良事件报告系统进行再造,增加随手拍系统,构建不良事件上报“双系统”操作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改进医疗安全管理模式。结果通过对实施“双系统”操作前后数据进行分析,医院不良事件上报例数从每年上报513例上升至1022例,医疗纠纷、行风投诉等数量上逐年下降。结论不良事件“双系统”操作优化了不良事件上报流程,减轻了临床负担,提高了不良事件上报的数量,使管理者及时了解并掌控不良事件,采取干预措施,有效减少了恶性事件发生,夯实了医疗安全预警管理体系。
- 王晨林功晟周雅俊马慧芬陶晓华
- 基于变异系数探索DIP病种同质化管理路径
- 2024年
- 目的基于变异系数(CV)分析同质化程度较低的DIP病种,探索管理路径。方法对某三甲医院26894例病种417个DIP病种组计算费用和时间CV,结合病种难度分布和标化费用合理区间进行费用同质化相关性分析,识别重点病种和关键问题,提出DIP病种同质化管理思路。结果DIP病种同质化程度不同,时间和费用同质化程度均较低的病种(CV≥0.6)占26.34%,费用CV≥0.6的病种更易出现异常费用情况且分布在高难度病例;时间和费用CV均≥1的病种占总例数的3.60%,主要为肿瘤或急危重症等住院日长的病种,此类病种为重点问题病种,需进行同质化管理。结论DIP病种存在部分同质化程度低的组别,医疗机构应监测各病种费用和时间CV值,重点管控CV≥1的病种,针对性建立同质化管理路径,实现DIP病种精细化管理。
- 王晨林功晟马慧芬陶晓华周雅俊
- 关键词:病种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