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边灵杰

作品数:5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阻塞性
  • 2篇阻塞性肺疾病
  • 2篇慢性
  • 2篇慢性阻塞性
  • 2篇慢性阻塞性肺...
  • 2篇肺功
  • 2篇肺功能
  • 2篇肺疾病
  • 1篇电子病历
  • 1篇抑郁
  • 1篇阴霾
  • 1篇生活质量
  • 1篇双盲
  • 1篇双盲对照
  • 1篇双盲对照研究
  • 1篇随机双盲
  • 1篇随机双盲对照
  • 1篇随机双盲对照...
  • 1篇太极
  • 1篇皮内针

机构

  • 5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成都体育学院
  • 1篇北京体育大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解放军第30...

作者

  • 5篇边灵杰
  • 3篇边永君
  • 3篇王毅
  • 2篇金在艳
  • 2篇任在方
  • 2篇李光熙
  • 1篇丁海丽
  • 1篇李海霞
  • 1篇刘学春
  • 1篇刘志国
  • 1篇王瑞元
  • 1篇张立宏
  • 1篇王光涛
  • 1篇荣毅
  • 1篇王敏
  • 1篇李光熙
  • 1篇杨冰
  • 1篇张霞

传媒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中国卫生信息...
  • 1篇中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17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太极禅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观察太极禅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运动能力、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60例稳定期COPD患者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进行为期3个月的慢病管理、生活方式干预教育,太极禅组30例患者进行太极禅集中训练,对照组30例患者进行常规肺康复锻炼。主要观察指标包括运动心肺功能试验、6min步行试验(6MWT),次要观察指标包括肺功能、COPD评估测试(CAT)、改良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呼吸困难指数(m MRC)、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结果:治疗后两组CPET、6MWT、CAT、m MRC指标两组均有改善(P<0.01),太极禅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指标两组均有改善(P<0.01),但两组间差异不明显。SAS、SDS评分两组有下降趋势。结论:太极禅集中训练可以显著改善COPD患者运动能力、肺功能及生活质量。
任在方张霞侯改华杨冰亢秀红王卓李海霞边灵杰刘志国王瑞元丁海丽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生活质量
内科病房对电子病历界面中相关临床数据需求的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临床数据是医生诊疗过程中进行临床决策的重要依据,本文基于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内科病房25份来自对不同临床角色、不同使用目的、不同临床经验的3类临床工作者的新电子病历临床数据需求问卷调查结果,针对50项内科临床指标在临床决策中的贡献程度、重要性进行评估,筛选出10项重要临床决策性指标(血压、24小时出入量、cTNI、BNP、SaO_2、PaCO_2、Cr、K、Na、Cl),展示了新电子病历临床数据对不同临床工作角色的医务人员在提高临床决策效率方面的具体帮助,并初步揭示了新电子病历未来对保障医疗安全、提升医疗品质的潜在价值。
任在方王敏边灵杰边永君金在艳李光熙王毅
关键词:内科病房临床数据
皮内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焦虑抑郁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评价皮内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伴焦虑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AECOPD伴焦虑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用皮内针治疗,疗程14 d。观察比较两组焦虑抑郁评分SAS/SDS、呼吸困难MMRC评分及肺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焦虑抑郁评分SAS/SDS、呼吸困难MMRC评分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内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焦虑抑郁,能更好地缓解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改善焦虑抑郁情绪,有较好的效果。
金在艳李光熙边永君边灵杰王毅荣毅张立宏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皮内针焦虑抑郁肺功能
刍议古代中医对“霾”的认识被引量:6
2017年
"霾"虽为古字,但在中医古籍文献中出现较晚,最早出现在宋代寇宗奭编著《本草衍义》医籍中,描述了风霾翳目的治疗方法。中医认为,霾属六淫邪气之湿邪,多出现于秋冬。其形成与中国的地理环境有关。其致病特点为夹风、夹湿、夹尘。当属《黄帝内经》"埃雾"和"霿雾"致病的范畴。清代张隐庵明确提出霾致病的机制。《医学衷中参西录》载有理饮汤治疗阴霾布满上焦证。因此,在治理空气污染的同时,医学须有防霾、治霾、抗霾的措施。
刘学春王光涛李光熙边永君王毅边灵杰刘雪
关键词:中医阴霾雾霾空气污染
扶正消瘤方联合氩氦刀对晚期NSCLC患者免疫应答影响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2025年
目的评估扶正消瘤方联合氩氦刀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免疫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方法,选用90例经氩氦刀手术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氩氦刀+扶正消瘤方)和对照组(氩氦刀+安慰剂),每组45例,通过流式细胞术评估两组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4周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比值、成熟髓样树突状细胞(mDCs)、成熟浆液树突状细胞(pDCs)和血清白介素(IL)-6、IL-10、IL-12、干扰素(INF)-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通过中医证候评分表评估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4周临床疗效;观察术后并发症及治疗4周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38例、治疗组36例完成研究。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周、治疗4周中医证候评分均下降(P<0.05);治疗1周,两组IL-6、IL-10、IL-12、TNF-α明显升高(P<0.05);治疗4周,对照组IL-6、TNF-α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1周外周血CD4^(+)、成熟mDCs升高(P<0.05);治疗4周外周血CD4^(+)、CD8^(+)、CD4^(+)/CD8^(+)比值、成熟mDCs及成熟pDCs均升高,IL-6、TNF-α、中医证候评分均下降(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及药物相关安全性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消瘤方联合氩氦刀增加晚期NSCLC患者的免疫应答,并改善其临床症状。
寇娜边灵杰邓康莉李龙朝赵梦媛张瑞辰王洪武
关键词:冷冻消融T细胞活化免疫应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