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晓华
- 作品数:19 被引量:120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老年颈椎病伴眩晕患者的椎动脉超声多普勒检测分析被引量:20
- 1998年
- 目的:用超声多普勒观察老年颈椎病患者的椎动脉形态结构和血流动力学变化。材料和方法:应用超声多普勒诊断仪,探头5.0~7.5MHz,检测141例老年颈椎病患者的椎动脉(VA),观察形态与结构变化,获取收缩期峰值流速(MAX)、舒张末期流速(MIN)、时间平均流速(TAMX)、内径(D),并与200例健康老人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病变组椎动脉弯曲显著增多。D、MAX、MIN、TAMX与健康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左右差增大。结论:颈椎病所致VA形态与结构改变是引起血流动力学变化的解剖学基础,而左右椎动脉流速的失衡状态则导致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 戈晓华邹艳秋赵红
- 关键词:颈椎病椎动脉眩晕超声波诊断
- 彩色超声多普勒对脑梗死病人颅外段脑动脉血管结构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研究被引量:5
- 2001年
- 邹艳秋赵红戈晓华
- 关键词:彩色超声多普勒脑梗死血流动力学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椎动脉血流参数测定分析被引量:4
- 1998年
- 目的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椎动脉结构和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5.0~7.5MHz探头,检测11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双侧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ICA)、椎动脉(VA)粥样硬化斑块发生情况。血流参数:收缩期峰值流速(SPV)、舒张末期流速(EDV)、平均流速TAMX、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变化,并与259名健康老人进行对照分析。结果①高血压组斑块检出率为92.8%,健康组斑块检出率为22.8%,2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②高血压组SPV、EDV、TAMX较健康组明显减慢(P<0.05,P<0.01)PI和RI明显高于健康组(P<0.01)。③病例组多普勒频谱多有形态改变。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多较显著,血流动力学改变以流速减慢,外周阻力增大为主。
- 戈晓华邹艳秋赵红
-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血流参数
- 超声引导硬化治疗甲状腺囊肿的临床应用价值
- 2002年
- 目的 :本文报告在超声引导下穿刺应用无水乙醇硬化治疗甲状腺囊肿的效果。方法 :对 2 5个囊肿穿刺治疗。结果 :治愈率 72 % (18/ 2 5 ) ,显效率 2 8% (7/ 2 5 ) ,有效率 10 0 % (2 5 / 2 5 )。结论 :超声引导下硬化治疗甲状腺囊肿疗效显著 ,且操作方法简单安全 。
- 邹艳秋刘素君戈晓华赵红王跃峰宋慧敏
- 关键词:超声引导甲状腺囊肿无水乙醇
- 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测分析被引量:10
- 1997年
- 目的:探讨B超对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的检查价值。材料和方法:对189例高血压患者和686例健康人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进行超声检查。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相同年龄段高血压组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健康组。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部位以BIF为最多,其次为CCA,ICA最低。有斑块的血管常同时伴有内壁增厚,多发生在CCA、BIF处。结论:B超对颈动脉病变的诊断有较高应用价值。
- 戈晓华齐建鹰邹艳秋
- 关键词: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超声颈总动脉颈动脉病变高血压组CCA
- 全文增补中
- 1000例健康人椎动脉血流量及血流参数左右差超声多普勒检测研究被引量:24
- 1998年
- 目的:建立椎动脉血流量及血流参数左右差大样本正常值。方法:应用超声多普勒诊断仪检测1000例健康人双侧椎动脉,用SAS统计分析软件计算。结果:正常人椎动脉血流量右侧130.47±56.10ml/min,左侧164.21±63.54ml/min,双侧血流量总和293.70±80.74ml/min;血流参数左右差正常值按男、女分老、中、青三组。
- 戈晓华邹艳秋赵红
- 关键词:超声多普勒椎动脉血流量
- 椎动脉血流失衡状态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影响作用被引量:1
- 1998年
- 目的:研究椎动脉(VA)血流失衡与推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与眩晕的关系。材料和方法:应用超声多普勒检测双侧VA内径(D)及收缩期最大流速(Vmax),并计算左右差。结果:VBI组VA的D与Vmax左右差增大明显多于健康组(P<0.01)。VA异常有五种表现类型。结论:VA的D与Vmax左右差增大有病理意义,是导致VBI患者眩晕的影响因素。
- 戈晓华邹艳秋赵红
-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椎动脉血流失衡VMAX病理意义VBI
- 脉冲多普勒超声在大动脉炎诊断中的应用(附15例报告)被引量:1
- 1992年
- 本文运用脉冲多普勒超声诊断15例Ⅰ型大动脉炎,分析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自1988年1月至1991年3月临床确诊或怀疑大动脉炎病人22例,后用双功超声技术诊断15例(其中男5例,女10例),年龄26~57岁,平均年龄39岁。均经血管造影证实。使用Acuson—128双功能超声显像仪,探头频率5MHz。患者平卧位,头部偏向对侧。
- 邹艳秋戈晓华赵红
- 关键词:脉冲多普勒超声大动脉炎超声显像仪锁骨下动脉血流频谱颈动脉病变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血流定量研究被引量:2
- 1998年
-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与椎动脉(VA)血流动力学异常的关系。材料与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379例VBI患者颅外段VA进行检测,指标:内径(D)、收缩期最大流速(Vmax)舒张期末流速(Vmin),平均流速(Vmean),单侧血流量(Q)、双侧Q总和,与1000例健康人进行比较。结果:VBI组的指标均与健康组差异显著(P<0.05、P<0.01),频谱有三种异常改变。结论:VBI多以一侧VA内径狭窄、流速减慢、流量减少为特点。
- 戈晓华邹艳秋赵红安春华李阳
-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 脑梗塞病人颅外段脑动脉超声多普勒检测218例研究被引量:1
- 1993年
- 我们应用高分辨率双功能超声显像仪对218例脑梗塞病人颅外段脑动脉进行血流及血管结构的检测,同时观察了105例健康人颅外段脑动脉,探讨脑梗塞病人颅内梗塞灶与颅外段颈动脉粥样硬化斑侧向的关系,以及血流参数改变的特点,其研究结果如下:
- 邹艳秋戈晓华赵红
- 关键词:脑梗塞脑动脉超声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