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会芳

作品数:21 被引量:57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 6篇文化科学
  • 5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4篇玉米
  • 3篇性状
  • 3篇小麦
  • 2篇职务科技成果
  • 2篇水稻
  • 2篇农业
  • 2篇综合评价
  • 2篇胁迫
  • 2篇赋权
  • 2篇草莓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激酶
  • 1篇德尔菲
  • 1篇德尔菲法
  • 1篇冬小麦
  • 1篇性状分析
  • 1篇学研结合
  • 1篇盐度
  • 1篇叶枯病
  • 1篇玉米品种

机构

  • 15篇河南省农业科...
  • 6篇河南省农业科...
  • 2篇河南省科学院
  • 2篇信阳农林学院
  • 2篇河南省农业科...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科学》编辑...
  • 1篇新乡市农业科...
  • 1篇漯河市农业科...

作者

  • 21篇张会芳
  • 5篇卓文飞
  • 5篇陈海燕
  • 4篇刘海礁
  • 4篇段俊枝
  • 4篇齐红志
  • 4篇燕照玲
  • 3篇杨帆
  • 3篇王瑛
  • 2篇冯晓
  • 2篇上官彩霞
  • 2篇李永鑫
  • 2篇郑国清
  • 2篇孙岩
  • 2篇郭燕
  • 2篇尹海燕
  • 1篇张辉
  • 1篇王来刚
  • 1篇马中杰
  • 1篇燕树锋

传媒

  • 3篇农业科技管理
  • 3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中国传媒科技
  • 1篇玉米科学
  • 1篇大豆科学
  • 1篇浙江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科技管理研究
  • 1篇农业图书情报...
  • 1篇浙江农业学报
  • 1篇中国稻米
  • 1篇创新科技
  • 1篇灌溉排水学报
  • 1篇今传媒
  • 1篇种业导刊
  • 1篇现代农村科技
  • 1篇东南园艺

年份

  • 5篇2025
  • 7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WRKY转录因子在水稻抗逆基因工程中的应用进展
2025年
水稻在其生长过程中经常面临各种非生物胁迫(包括干旱、高盐度、低温及高温等)和生物胁迫(如病虫害),严重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WRKY转录因子家族作为植物界中最为庞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及应对非生物胁迫和生物胁迫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综述了WRKY转录因子的结构特点及其在水稻抗非生物胁迫(干旱、高盐、低温、高温等)、生物胁迫(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稻飞虱等)基因工程中的应用进展,旨在为WRKY转录因子在水稻及其他作物抗逆性遗传改良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段俊枝燕照玲齐红志张会芳陈海燕杨翠苹王楠卓文飞
关键词:水稻WRKY转录因子高盐度温度胁迫白叶枯病纹枯病
基于深度学习的玉米包衣种子品种识别被引量:2
2024年
为实现玉米包衣种子品种低成本、高效便捷识别,基于智能手机采集的18个品种4种颜色的23100张玉米包衣种子双面图像构建数据集,采用轻量级卷积神经网络模型ShuffleNetV2、MobileNetV3、MobileViT、MobileOne、RepGhostNet和基于上述模型的集成模型分别进行玉米包衣种子品种识别。结果表明,5种单一模型均具有较高的识别准确率和综合性能,识别准确率分别为98.48%、98.23%、98.44%、98.23%和98.01%,模型大小分别为1.55、4.96、4.42、6.97、4.19 MB,推理速度分别为106、94、84、212、94 f/s。集成模型相比单一模型具有更高的识别准确率,其中,ShuffleNetV2和MobileViT组成的集成模型识别准确率达到99.22%。分析发现,品种误识别仅发生在相同颜色包衣种子品种之间,并且随着相同颜色包衣种子品种数量增多,模型对该颜色包衣种子的识别准确率有下降的趋势。
冯晓张辉刘正张会芳张会芳陈海燕郑国清郑国清
关键词:玉米包衣种子可见光
河南省农业科技应急服务能力建设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对农业生产危害极大,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农业科技应急服务能力建设显得日益重要和迫切。为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服务应急能力,对农业科技人员、农民和管理人员三方开展问卷调查,并对农业科技服务应急应用平台、专长兼备的农业科技推广专家队伍、防灾减灾农业应急科技储备及应急物资储备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84.21%的当地农技推广人员和76.05%的农业科研人员认为,需要有一定规模的防灾减灾农业应急科技储备;78.95%的农技推广人员和77.25%的农业科研人员认为,需要有一套农业防灾减灾应急预案。根据调研分析结果,从高度重视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河南省“藏粮于技”农业科技应急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加强河南省农业科技应急技术储备能力建设、完善河南省农业自然灾害预警预报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河南省农业自然灾害应急服务能力提升的建议,助力河南省农业强省建设。
王瑛刘海礁邱雅洁杨帆张辉冯晓张会芳
关键词:农业自然灾害问卷调查
中国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研究现状与展望——基于文献计量方法
2024年
中国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将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单位依法取得的职务科技成果的使用、转让、收益等权利全部或部分赋予科技成果完成人(科研人员),但学界对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相关研究的热点和动态梳理鲜见报道。为此,通过对2014年1月至2023年12月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中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相关文献的文献计量分析,并采用对数似然算法进行聚类分析,以系统梳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趋势。结果发现:研究期间有关研究发文量呈上升趋势,3个快速增长节点分别落于2017年、2020年和2023年;“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混合所有制”“职务发明”“高校”“科技成果”等关键词的出现频次较高,即这些领域的研究热度较高;有关研究主要聚焦于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问题分析与实践探索、法律与制度视角的科技成果归属分析、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及高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4个主题。当前有关赋权改革研究存在不足之处,如前瞻性有限、对本地情况分析较少等问题,未来研究要更多关注改革实践实施细节、法律制度创新及改革建议等。
刘海礁邱雅洁王瑛上官彩霞张会芳杨帆李永鑫
关键词:职务科技成果科技成果转化职务发明
科技评价常用方法比较及农业科研机构评价方法建议被引量:6
2017年
科研机构是科技发展和创新的重要承担主体,科技绩效管理是落实国家创新驱动战略要求的重要保障,建立科学、合理、可作操性强的科技绩效评价体系是绩效评价的基础。文章探讨了科研绩效评价原则,将常用的评价方法,如同行评议法、德尔菲法和文献计量法等的优点与不足、适用范围等进行了梳理和评述,并针对农业科研机构的特点,给出了科技评价方法建议,以期为农业科研机构绩效管理提供参考。
张会芳
关键词:农业科研机构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
植物调节基因在大豆抗旱基因工程中的应用新进展
2025年
干旱严重影响大豆的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应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大豆抗旱育种,提高大豆抗旱性,是保障大豆生产的重要措施。在植物抵御干旱胁迫的过程中,基因调控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已证实,调控大豆抗旱性的植物调节基因主要有蛋白激酶基因和转录因子基因两类。蛋白激酶基因主要包括编码CIPK[CBL(Calcineurin B-like protein)-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和RLK(Receptor-like protein kinases)的基因。转录因子基因主要包括编码AP2/ERF(APETALA2/ethylene-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 factor)、bZIP(Basic leucine zipper)、NAC[NAM(No apical meristem)、ATAF1(Arabidopsis transcription activation factor 1)、ATAF2、CUC2(Cup-shaped cotyledon 2)]、NFY(Nuclear factor Y)、锌指蛋白和MYB(Myeloblastosis)的基因。本文综述了植物调节基因在大豆抗旱基因工程中的应用新进展,并对该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大豆抗旱遗传改良和育种提供参考。
段俊枝燕照玲齐红志陈海燕张会芳杨翠苹王楠
关键词:大豆抗旱性基因工程蛋白激酶转录因子
河南省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实践与思考被引量:1
2024年
文章分析了河南省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基本情况,总结了河南省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如健全管理机制、建立激励机制、梳理赋权清单、建立负面清单、简化赋权流程等,阐述了河南省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实践,分析了河南省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持续强化顶层设计、加大政策宣讲力度、创新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模式、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制度及决策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深化职务科技成果改革的对策建议。
刘海礁王瑛李永鑫杨帆邱雅洁上官彩霞张会芳
关键词:职务科技成果
1980—2013年河南省粮食生产特点及安全保障机制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总结河南省1980—2013年耕地面积、农作物播种面积、粮食总产、种植结构、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及生产总值的变化特点,分析土地资源、粮食总产变化趋势及上升空间,就未来河南省粮食安全机制进行探析。结果显示,河南省耕地面积上升及维持与政策扶持有关,继续上升幅度收窄,但耕地质量提高的空间较大。播种面积的波动同耕地面积的波动日益趋同,前者对后者的依赖性渐强。粮食总产增速放缓,稳产能力渐强,粮食产量继续大幅增加的压力较大。生产要素投入整体逐年增加,农业总产值直线上升,但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例直线下降。建议继续完善农业激励政策,稳定现有耕地数量,改造中低产田,提高中高产田的比例及土地利用效率,实现藏粮于地;加快科技创新,继续推进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及"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做到藏粮于技。
张会芳尹海燕冀保毅卓文飞
关键词:耕地面积播种面积粮食总产增产潜力耕地质量
河南联合体区试玉米品种综合性状分析及种质筛选
2025年
搜集河南联合体历年通过审定的玉米品种数据,对品种产量、农艺、品质性状及抗病性等进行分析,并基于综合得分对品种进行评价和筛选。结果表明,2019-2023年河南联合体试验渠道共170个品种通过审定,联合体试验容量呈不断上升趋势,其品种数量占全部省审品种的比例由2019年的12.8%上升到2023年66.7%,且试验组别多样化。品种农艺、产量及品质性状中,整体上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及遗传多样性指数最大,数据离散程度最大、遗传稳定性高;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及多样性指数最小,遗传基础较狭窄。品种抗病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弯孢霉病、穗腐病、南方锈病方面没有高抗品种,在茎腐病、小斑病、穗腐病方面没有高感品种。相关分析表明,大部分产量、农艺性状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综合得分表明,郑单819排名第1,其对茎腐病、小斑病、弯孢霉病、瘤黑粉病、穗腐病、南方锈病均有一定抗性。
张会芳刘桂珍
关键词:玉米性状综合评价
2005~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分析——以水稻、玉米和小麦品种类为例被引量:8
2015年
文章对2005~2014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通用项目)主要农作物——水稻、玉米和小麦品种类(品种及相关技术与方法)获奖项目数据进行了梳理、统计,分析了获奖项目的特点,如在各等级奖项中获奖项目占比随奖项级别升高而升高,科研院所是水稻、玉米和小麦品种类创新主体,河南省获奖数量位居首位等,以期从一个侧面反映品种技术创新与应用的成果进展及在创新型农业发展中的地位,更好地提升我国品种技术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为农作物品种技术创新及科研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卓文飞康世云张会芳
关键词:获奖项目水稻玉米小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