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秀敏 作品数:22 被引量:58 H指数:5 供职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合肥市科研计划项目 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11名少牙畸形患者PAX9,MSX1及AXIN2基因突变的检测 背景先天性缺牙是人类最常见的发育异常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为1.6%20%不等,它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以和综合征型伴发。其中少牙畸形(oligodontia)是一种严重的先天性缺牙亚型,表现为非综合征型。缺牙数目均在6颗以上... 徐秀敏关键词:MSX1 文献传递 合肥市某口腔医院学龄前儿童龋齿发病率和致病因素调查分析 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分析某口腔医院学龄前儿童的龋齿患病率和影响因素,为学龄前儿童龋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7月来合肥市口腔医院问诊的154名学龄前儿童龋病相关资料,根据口腔健康状况分为有龋组(n=124名)和无龋组(n=30名),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学龄前儿童龋病的影响因素。结果最终入组154名儿童,龋病率为80.52%。有龋组年龄和女性、喜食甜食、公立医院就诊占比均高于无龋组,父母从事医疗工作、具备口腔知识以及定期口腔检查占比低于无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增加(OR=1.646,95%CI:1.158~2.341)、喜食甜食(OR=0.226,95%CI:0.066~0.775)和在公立医院就诊(OR=3.377,95%CI:1.037~1.173)是学龄前儿童龋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父母具备口腔知识(OR=3.268,95%CI:1.072~9.965)是其保护因素。结论学龄前儿童龋病发病率较高,与年龄呈正相关且好发于女性,可从加强儿童饮食控制、提高父母口腔知识水平、提升非公立医院诊疗能力等方面对龋病进行预防控制。 汪婧 陶冶 徐秀敏关键词:龋齿 学龄前儿童 流行病学调查 BP-RRM与MTA封闭根管上段在年轻恒牙牙髓血运重建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2023年 目的:比较BP-RRM与MTA封闭根管上段在年轻恒牙牙髓血运重建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合肥市口腔医院2022年1—12月收治的年轻恒牙牙髓坏死患者8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牙髓血运重建术,对照组在术中采用MTA封闭根管上段,观察组采用BP-RRM封闭根管上段。对比两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的有效率、治疗6个月和12个月之后的牙本质表面牙骨质样组织沉积率、治疗12个月后的牙冠根比例及牙根管壁厚度和术后1周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患者(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及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牙本质表面牙骨质样组织沉积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牙冠根比例低于对照组,牙根管壁厚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分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MTA封闭根管上段,在牙髓血运重建术中采用BP-RRM封闭根管上段的效果更好,能有效促进年轻恒牙牙髓坏死患者牙根发育增加管壁厚度,值得临床应用。 张莹 任重鸿 徐秀敏iROOT BP在年轻恒牙活髓切断术中的临床疗效 2023年 分析iROOT BP年轻恒牙活髓切断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于2021年10月-2022年10月间收治的68例接受年轻恒牙活髓切断术患儿为观察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后,观察组34例患儿采取iROOT BP技术盖髓,对照组34例患儿采取氢氧化钙盖髓,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成功率、钙化桥长度高于对照组,牙齿变色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不同时间段的VAS评分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年轻恒牙活髓切断术患儿临床干预中,采用iROOT BP技术可提升治疗成功率、缓解治疗后儿童牙齿疼痛问题,值得推广。 权家苗 徐秀敏 陈丽娟 刘苗 汪婧关键词:BP VAS评分 先天性缺牙致病基因的定位及相关基因突变的筛选及临床应用研究 梅陵宣 赵春晖 李午丽 王元银 崔娟娟 徐秀敏 该课题所属科学技术领域为医药卫生中口腔医学领域。先天性缺牙是口腔科的常见疾病,遗传和环境等因素与其发病密切相关。国内外的研究认为,遗传因素可能是先天性缺牙的主要发病因素,虽然PAX9和MSX1基因是较为明确的两个候选基因...关键词: 两种行为管理方式下牙科恐惧症患儿的心率变化 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行为管理方式(1ivemodeling和tell—show—do)在儿童牙科恐惧症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初次就诊的370名儿童采用儿科恐惧量表(children fear survey schedule—dental subscale,CFSS—DS)评估,对其中154例5~9岁儿童牙科恐惧症患者进行随机分组,A组(/7,=51)livemodeling以母亲为模型,B组(n=51)live modeling以父亲为模型,c组(n=52)采用tell—show—do。在口腔检查和清洁过程中监测每个患儿的心率变化,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70名儿童牙科畏惧症发生率为41.6%;在口腔检查和清洁过程中,A组患儿心率低于B组(P〈0.05)和C组P〈0.05);B组低于C组(P〈0.05)。结论:live modeling是一种在儿童牙科中应用的有效行为管理技术,模型的选择与儿童年龄有关。 徐秀敏 梅陵宣 任重鸿关键词:儿童牙科畏惧症 两种窝沟封闭剂在预防青少年固定正畸患者龋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对比Ionosit Seal和Clinpro^(TM) Sealant两种窝沟封闭剂在青少年正畸患者中预防磨牙龋病发生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要求的12~16岁的50例固定正畸治疗患者的200颗第二磨牙,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将上颌和下颌分为A组和B组。对每名正畸患者A组左侧第二磨牙行Ionosit Seal窝沟封闭剂预防性治疗,对侧第二磨牙不予处理作为对照。B组每名患者左侧第二磨牙行Clinpro^(TM)Sealant窝沟封闭剂预防性治疗,对侧第二磨牙不予处理作为对照。6个月、12个月和18个月对复诊患者进行龋病检查,比较A、B两组窝沟封闭剂的存留率和龋病发生率。结果 6个月时,A组的Ionosit Seal侧与B组的Clinpro^(TM)Sealant侧保留率以及患龋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侧相比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及18个月时,A组的Ionosit Seal侧与B组的Clinpro^(TM)Sealant侧保留率以及患龋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龋病发生率均低于对照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窝沟封闭在青少年固定正畸治疗患者中能有效预防第二磨牙咬合面窝沟龋的发生,Ionosit Seal窝沟封闭剂和Clinpro^(TM)Sealant窝沟封闭剂两种材料预防窝沟龋的效果均显著,无差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倪成励 颜传杰 徐秀敏关键词:窝沟封闭 青少年 固定正畸治疗 龋病 336名4~12岁儿童CFSS-DS调查研究 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调查目前合肥地区4~12岁儿童牙科恐惧症流行情况及原因分析。方法对来本科初次就诊的336名4~12岁儿童采用儿科恐惧量表(CFSS-DS)评估分析。结果牙科畏惧症发生率为39.9%。男女生之间发病率没有差异,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打针、钻牙等侵入性操作最易引起儿童恐惧。结论牙科畏惧症的发生与年龄及打针、钻牙等侵入性操作有关。 徐秀敏关键词:牙科恐惧症 牙科畏惧症 IRoot BP Plus材料在年轻恒牙冠折露髓后活髓切断术中的应用效果 2025年 目的:探讨IRoot BP Plus材料在年轻恒牙冠折露髓后活髓切断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实施活髓切断术治疗的80例年轻恒牙冠折露髓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应用三氧化矿物凝聚体在牙髓断面覆盖,观察组采用IRoot BP Plus材料在牙髓断面覆盖。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咀嚼功能及吞咽、发音功能评分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前牙修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咀嚼功能及吞咽、发音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咀嚼、吞咽及发音功能评分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患者咀嚼、吞咽及发音功能评分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年轻恒牙冠折露髓后活髓切断术中应用IRoot BP Plus材料具有良好的效果,可有效提升患者的咀嚼功能及吞咽、发音功能。 王欢欢 徐秀敏关键词:活髓切断术 儿童龋齿患病风险因素的调查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儿童龋齿患病危险因素,并分析与儿童牙科畏惧(DF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合肥市口腔医院收治的128例龋齿儿童作为观察对象,另选取12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和儿童畏惧调查表牙科分量表(CFS-DS)评分差异,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影响儿童龋齿患病危险因素及其与CDF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母乳喂养时间、零食味道偏好、零食食用情况、早晚刷牙、使用含氟牙膏、定期检查口腔、饭后漱口、变形链球菌及CFS-DS评分等资料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乳喂养时间≥12个月、喜爱甜食、CFS-DS评分≥32分以及变形链球菌阳性等因素是影响儿童龋齿患病的风险因素,而早晚刷牙、餐后漱口、使用含氟牙膏以及定期进行口腔检查等行为均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影响儿童龋齿患病的风险因素较多,其中CDF是独立风险因素,临床应针对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汪婧 徐秀敏关键词:儿童 龋齿 影响因素